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秦始皇焚書坑儒,然而有一本儒書不但沒有被燒,反而被列為經典!

秦始皇是一個爭議極大的人,一方面他統一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統一度量衡,為國家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成為千古一帝。另一方面又因為他統治過於殘暴,百姓民不聊生,以至於“二世而亡”。

秦始皇的功過是非已經有很多史學家進行論述了,其中有一項暴行最為人熟知:焚書坑儒。大多數人肯定是聽過這個詞語的,但是有不少人並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不知道焚了哪些書,坑了哪些儒。其實早在秦之後西漢初年的著名政治家賈誼的《過秦論》中就有過對此事件的描述:“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秦始皇為了維護統治,便將所有不利於他的言論、人士全部處理掉。

那麼究竟哪些書需要被銷燬呢?我們知道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派學說紛紛出現,秦朝最後採用的是法家思想,因此與之不對口全部需要銷燬,首當其衝的便是《詩》《書》兩本,之後便是各國的史書以及各學派的經典著作。如果有人敢私藏,被抓住不但要被處死,家人還必須連坐。因此大量經典因此遭到損害,僅有少部分學者偷偷藏了一些著作流傳下來,而其中多有漏缺,只能靠後人根據史料一一修補。

在各個學派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儒家學派了,但儒家學派講究的是一個“仁”字,尤其是荀子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理論惹得秦始皇很不高興,因此除了“焚書”還要“坑儒”。

然而,在這種巨大劫難中,有一本儒家經典卻不但沒有被燒燬,反而被秦始皇拿來引用,這就是戰國時齊國人公羊高寫的《春秋公羊傳》。這裡科普一個概念,《左傳》,《穀梁傳》,《公羊傳》都是給孔子的《春秋》做的解釋,不能完全等同於孔子的《春秋》。

《春秋公羊傳》雖然是儒家經典,但是裡面卻有著獨到的見地,比如宣傳了“大一統”“一王大法”理論,這為剛剛建立的秦帝國提供了理論基礎,適應了秦始皇的統治需求,因此雖然是“儒書”,但是卻得到了秦始皇的青睞,名正言順的流傳下來。後來西漢人公羊壽根據儲存的資料,將《公羊傳》的內容整理編撰,記在竹帛上,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