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嚴嵩的蛻變史:,從忠臣到奸臣的轉變,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很多史書記載當中都將嚴嵩歸到了奸臣一列,但若是拋開那些政治作為,嚴嵩也是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文人形象。嚴嵩的字寫得非常好,就連乾隆皇帝都讚不絕口,雖然覺得順天府鄉試大殿上掛奸臣的書法很不合時宜,但無奈找不到足以媲美的替代品。

再來說嘉靖皇帝,他之所以重用嚴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嚴嵩的青詞寫得好(準確的說是嚴嵩兒子嚴世蕃的青詞寫的好),這一點對於嘉靖帝來說非常關鍵。其實,嚴嵩剛剛進入官場的時候並非貪戀權勢,只不過當時的朝局比較複雜,這才讓他慢慢改變了初衷。

嚴嵩的出身非常普通,甚至可以用艱苦來形容,當時他的家族家道中落,所以全家人的生活都比較困難。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嚴嵩開始奮發圖強刻苦學習,對於那時的寒門子弟來說,科考幾乎是唯一的出路。況且嚴嵩的家境一貧如洗,除了依靠自己以外,他的身邊沒有任何助力。

官場仕途向來水深複雜,嚴嵩考上進士以後才發現,光考得好是遠遠不夠的,沒有根基不懂逢迎的人註定走不長遠。最重要的是,那時的寒門學子科考只為做官謀利,很少有真心報效國家的人,所以自然得不到皇帝的青睞。

嚴嵩考中進士後不久便因病回家休養,並且一待就是將近十年,按理來說此時的嚴嵩正值青壯年,究竟是多麼嚴重的病症呢?其實,嚴嵩之所以稱病回家,只是為了躲避別人的鋒芒而已。當時的朝政由權臣劉瑾把控,嚴嵩格外看不慣這種宦官當道的情形,所以只能選擇隱居,待到時機合適再行出山。年輕時的嚴嵩躊躇滿志,他覺得只有擁有權力,才能讓自己的抱負有實現的機會。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嚴嵩費盡心思往上爬並且得到皇帝的信任,只是沒想到會將自己變成奸佞之臣。

直到朱厚照駕崩,楊廷和代理朝政,嚴嵩正式入京,在他看來,一展宏圖的時候終於到了,但是讓他想不到的是,再次入京的他已然成了一個閒人,在哪都不受待見,並且被排擠到南京翰林院。“大禮儀”事件過後,因為好友的幫助,嚴嵩由南京調回京城。

坎坷的人生、狡詐的官場改變了嚴嵩,奸臣當道、寧王叛亂,進京受盡屈辱,慢慢的,他向現實妥協了,他改變了自己、開始左右逢源、阿諛奉承。儘管這樣,在朝堂上他依舊直言不諱,毫不顧忌。在他看來,所謂左右逢源、阿諛奉承只是為了生存,再無其他。由此看來,這時的他還是一個有原則的人。

三、 墮落

如果說那時的嚴嵩是一個有原則的人,那麼經過了“稱帝附廟”之後,他的這個原則就被徹底打破了。

明世宗朱厚熜在追認他父親為皇帝后,並且打算把他父親搬進太廟,這是禮部管轄的範圍,而此時正處於禮部尚書位置上的就是嚴嵩,同意會被唾罵、不同意會被處罰。在原則和利益兩條路上,嚴嵩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這時的他已經五十八歲了,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累,現在的他追求的就是利益,無盡的利益。那一晚,他奮筆疾書,寫下了《慶雲頌》和《大禮告成頌》,用以紀念明世宗的英明決定。

面對現實的殘酷,他選擇了妥協。當代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中有這樣一句話評價這時的嚴嵩:

“只要能飛黃騰達、位極人臣,可以不擇手段!可以背叛所有的人,背棄人世間所有道德。”

這時的嚴嵩已經成為了一個為了達到目的不折手段,完成了一代忠臣到奸臣的轉變。

結語:

從嚴嵩的一生中不難看出,很多有原則、有底線的人在坎坷的經歷下,都會在慢慢的轉變,有的人繼續剛正不阿,不忘初心;有的人為了利益改變的原則,謀求更多的利益。少年的嚴嵩也許不會想到自己會為了利益改變原則,但是因為現實的打擊,讓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選擇了另外一條不歸路。

我想如果那時的嚴嵩可以在堅持堅持,哪怕最後于山川草木之間放飛心性,遠離俗世,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