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二月二為何與龍抬頭聯絡在一起?有哪些習俗和禁忌?老傳統不能丟

農曆二月二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對於二月二日節日的起源早在唐代就有了記載,但那個時候只是和遊玩、踏青、賞春等活動有關的節日,還沒有與“龍”有何關聯。農曆二月二日和“龍抬頭”這個說法為什麼後來聯絡在一起?又有哪些民間傳說?

農曆二月二日正是農耕的季節,過去生產力落後,都希望這一年有好收成,所以都和春雨有關,如果沒有雨露澆灌莊稼,哪裡會有好收成,在古代人們認為能夠呼風喚雨的只有“龍”,於是各種傳說都和“龍”有關聯。

傳說在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的女兒厭倦了龍宮的生活,想到人間尋找真愛,於是來到了人間,當時正值人間乾旱,於是這位龍公主不忍看到人間的境況,就主動為人間降雨,使得莊稼地裡一片綠色。並且,在人間還遇到了有情人,於是就沒有再回龍宮。龍王知道後大怒,不讓龍母去見女兒,可龍母對女兒日夜思念,每年農曆二月二日就會浮出海面,抬頭遠望女兒離開的方向痛哭,龍母的哭聲形成了春雷,龍母的眼淚化作了春雨。

我國古代人們一直都有將龍和雨聯絡在一起,反映了古人們對農業節氣的認識。農曆二月,萬物開始復甦,農民開始忙著春耕、播種。於是人們都祈求上天,希望能風調雨順,一年能有好收成,這一定需要神龍相助且行雲布雨,從古代傳說來講,只有“龍”家的人才能有這個本事。所以,俗語中“二月二,龍抬頭”也就是反映了古人們祈盼神龍降雨,從而取得豐收的美好願望。

二月二的風俗活動,有很多,例如引龍、打囤、煎餅燻蟲、擊梁闢鼠、炒豆報捷等風俗活動。最有特色的活動應該是“打囤”了,陸游詩中“處處遙聞打囤聲”,正是寫到這樣的場景。

另外,神龍除了有降雨的職責,還有對百蟲震懾的作用,使得蟲類不敢糟蹋糧食,所以二月二這一天很多地方有舉行“避蟲驅鼠”的風俗儀式。

二月二為了體現對龍的敬意,除了要舉行各種祭祀活動,,還有很多禁忌。例如,婦女不準幹針線活、動刀剪子,怕戳了龍眼;太陽出來前不能出門,怕踢了囤尖,砸了一年的收成;不能推磨,怕壓了龍頭,等等許多習俗。

古代技術水平落後,“靠老天爺賞飯吃”,農耕主要受自然條件的制約。這些民間習俗充分表達了對“二月二,龍抬頭”的重視,寄託五穀豐收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