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范仲淹:從小格局到大格局,人必經的四個階段

作者:洞見ciyu

闖入生命中的人,最終構建出我們的人生格局。

皇佑四年,一生憂國憂民的范仲淹與世長辭。

宋仁宗嗟嘆哀悼許久,賜諡號“文正”。

經天緯地,化成天下曰文;內外賓服,守道不移為正。

這無不彰顯著一個人的格局。

起於青萍之末,最終盛名於世,范仲淹能達到如此境界,是因為他經歷了這四個階段。

01

讀萬卷書

宋人彭乘在《墨客揮犀》中記載了范仲淹“劃粥斷齏”的故事。

年少時,范仲淹孤身一人在醴泉寺閉門苦讀。

每天晚上,他都是一邊煮粥,一邊讀書。等粥煮好時已是深夜,他便和衣而臥。

第二天早上起來時,鍋裡的粥已經涼透凝固成一整塊。

他把粥劃為四塊,早晚各兩塊,再配上醃菜,就是他的一日兩餐。

在這期間,范仲淹讀到許多古代聖賢的故事。

隋代李密替人放牛,騎在牛背上讀《漢書》;

漢朝路溫舒家貧無書,把借來的《尚書》抄在蒲草編的席子上。

范仲淹以他們為榜樣,安於陋巷簞食,不減其志。

不僅如此,他通讀《史記》《左傳》,探究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係,通曉古今興衰成敗的規律。

苦研《論語》《禮記》儒家經典,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深深烙印在心裡,立下了“不為良相,就為良醫”的宏願。

作家凱勒說過:

書籍就像船帆,會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廣闊的海洋。

讀書就如精神上的拓荒,幫我們不斷延伸心靈、意志的邊界。

以書為鏡,可照見自己。

蘇軾讀《範滂傳》,感動於範滂的捨生取義的氣節,凜凜如霜的傲骨,立志要做一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正義之士。

以書為鏡,可照見世界。

張載先攻讀《中庸》,又研讀佛教、道教的經典,最後反歸六經,確定了自己一生的理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每個人面前都有無數扇門,讀書,就是開啟重重門,闖入更廣闊的世界的鑰匙。

02

行萬里路

有一句話說得好:

只行路,不讀書,不過是個郵差;只讀書,不行路,多半是個書呆子。

正因如此,所以古人尚壯遊。

司馬遷22歲開始外出遊歷,來到沅水、湘水,追尋屈原的足跡,到曲阜,觀孔子留下的遺風。

李白大半生也都在漫遊,在蜀中嘆巍峨的蜀道,學習辭賦、劍術;在梁宋、齊、魯等地,結交了許多友人。

一個人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見人世間的參差,才可增閱歷,開視野。

范仲淹也有過兩次遊歷。

在這期間,他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如名士王鎬,道士周德寶、屈元應……

他們或深諳佛道,或精通《易經》,與之坐而論道,讓范仲淹大開眼界。

他接觸到了迥異的塵世風貌。

在京都之中,他看到鐘鳴鼎食之家奢靡成風;在偏遠之地,他目睹了老百姓因大旱餓死病死。

步入仕途後,范仲淹因職位調動,輾轉多地。

他曾任泰州西溪鹽倉監,在那裡見到舊海堤因年久失修,多處潰決,淹良田、毀鹽灶,不由得為黎民百姓慟哭。

他曾戍守西北,見烽煙起,西夏鐵騎的搶掠讓邊疆民不聊生,見戰場殘酷,多少人埋骨異鄉,多少人歸家無期。

范仲淹用腳步丈量著天地,拾起一塊塊拼圖,補全內心的世界。

《人生哲思錄》說,每個人都睜著眼睛,但不等於每個人都在看世界,許多人幾乎不用眼睛看,他們只聽別人說,他們看到的世界永遠是別人說的樣子。

沒登過峰頂的人,領略不到巍峨高山的偉岸;

未見過大海的人,體會不到滄海一粟的渺小。

關於人世間的真實模樣,你可能讀了很多書,可能聽了別人無數形容。

但這都不夠。

只有自己去行萬里路,去認真感知,世界才會真正呈現你的心中。

03

閱無數人

宋代士人交遊之風興盛。

人們依憑各種社會關係,如同學、師生、同僚、同鄉,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交圈。

范仲淹從出身貧寒,到身居高位,在與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嚐遍了人情冷暖。

有人是引路貴人。

晏殊賞識范仲淹的才華和品性,多次向朝廷舉薦。

他在舉薦狀中為范仲淹寫下這樣的評語。

“為學精勤,屬文典雅,略分吏局,亦著清聲。”

范仲淹亦以晏殊弟子自居,終生待之以禮、尊之以師。

有人是一生之敵。

范仲淹因不滿宰相呂夷簡把持朝政,向仁宗皇帝進獻《百官圖》,對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銳批評。

呂夷簡不甘示弱,誣衊范仲淹勾結朋黨、離間君臣。

范仲淹便連上四章,論斥呂夷簡狡詐,因言辭激烈,遂被罷黜。

有人成為患難之交。

范仲淹在官場平步青雲時,門庭若市。

後來因為範呂之爭,觸怒朝廷,被貶官潁州。在范仲淹出京時,無人敢送別。

僅有一位叫王質的官員,雖臥病在床,但仍堅持設宴都門,為范仲淹餞行。

范仲淹問王質,這樣做不怕被連累嗎?

王質表示願做同行之人,絕不後悔。

對於范仲淹來說,凡是遇到的人,都給他上了一堂課。

白居易在《太行路》寫道:行路難,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覆間。

人性難測,人心多變。

我們所經歷的事越多,心智也會越成熟。

而這些闖入生命中的人,最終構建出我們的人生格局。

04

歷艱難事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不躬身入局,對事情就難有深刻體會。

不嚥下痛苦,就難以喂大格局。

范仲淹27歲進士及第開始,在漫長的官宦生涯中,做成了許多事,也受挫了許多次。

他以布衣為名士,在邊境為名將,在朝廷為名臣,獲得他人難以企及的殊榮。

他曾因為慷慨直言,諫言太后還政被貶,上《百官圖》被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一樁樁事,既有春風得意時,也有失落消沉時,這些都孕養著范仲淹的格局。

1043年,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準備大展拳腳,醫治朝政。

可這觸動了當朝官僚的既得利益。

改革步履維艱,自己腹背受敵。

最終,新政僅僅堅持一年多,就宣告失敗。

但越是艱難處,越是修煉格局時。

改革失敗後,范仲淹在《岳陽樓記》裡,寫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的起起落落,范仲淹都以曠達胸襟處之。

范仲淹去世之八百多年後,又一位千古完人獲得了“文正”的諡號。

他就是曾國藩。

他曾過一句話,

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曾國藩組建湘軍,想力挽清軍頹勢時,卻被敵軍相逼跳水自殺兩次。

在處理天津教案時,他想盡力把事端妥善解決,避免法軍藉機滋事,卻因為些許的妥協,被同僚和民眾辱罵。

曾國藩在逆境中磨練了心境,在困境中啟迪了智慧。

這些難走的道路,都成了他向上的階梯。

樹苗不經歷風吹雨打,難成大樹。

人不經歷苦難挫折,也難成格局。

所有云淡風輕的從容背後,都曾是如臨深淵的絕境。

慶曆六年,范仲淹應好友滕宗諒之邀,為重修的岳陽樓作記。

可他未曾親至,如何下筆?

他想起了一輩子的晦明變化,提筆寫道,寵辱偕忘,把酒臨風。

想起心之所向,又寫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人生格局之浩大見諸筆端。

縱觀范仲淹的一生,人生的鉅變不在於一朝一夕,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唯有多讀書、多行路、歷事練心,我們才能觸及人生更高的境界。

點個

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