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觀唐習律85|李昌符的行為和陳子昂類似,用桃杖虎靴之法出圈

前言

前幾天說過芳林十哲中的張喬,今天再介紹其中的另一位詩人:李昌符。

晚唐時期,有兩個李昌符,一個是鳳翔節度使李昌符(?-887年),887年,他挾天子不成,全家被殺。

另一個就是今天要說的李昌符,仕歷尚書郎、膳部郎中等職,晚唐的著名詩人。

一、膳部郎中李昌符

晚唐時期有十位詩人被並稱為“芳林十哲”,他們是:鄭谷、許棠、任濤、張蠙、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

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是號稱鄭鷓鴣和一字師的鄭谷,鄭谷曾經有詩《寄膳部李郎中昌符》雲:

鄠郊陪野步,早歲偶因詩。自後吟新句,長愁減舊知。

靜燈微落燼,寒硯旋生澌。夜夜冥搜苦,那能鬢不衰。

可知李昌符當時任職膳部郎中,這個官職屬於禮部,主管祭祀用祭器、祭祀用酒膳等事。《舊唐書·職官志》中介紹到:膳部郎中1員。(從五品上。龍朔為司膳大夫,咸亨復也)。

二、揚名的捷徑

李昌符當年久困考場,多次名落孫山。許棠曾經作詩《題李昌符豐樂幽居》說了當年李昌符的窘境:·

詩家依闕下,野景似山中。

蘭菊俱含露,杉梧為奏風。

破門韋曲對,淺岸御溝通。

莫嘆連年屈,君須遇至公。

莫嘆連年屈,君須遇至公。沒有人提拔舉薦,再大的本事也沒有辦法。

在鹹通四年時,苦悶的詩人心生一計,找到了一個揚名的方法。李昌符作了五十首《婢僕詩》,寫成之後被廣為傳播,一下子成了長安城中的網紅詩人。結果就在當年,竟然進士及第了。

宋朝孫光憲《北夢瑣言》:

唐鹹通中,前進士李昌符有詩名,久不登第,常歲卷軸,怠於裝修。因出一奇,乃作《婢僕詩》五十首,於公卿間行之。其間有詩云:

“春娘愛上酒家樓,不怕歸遲總不憂。推道那家娘子臥,且留教住待梳頭。”

又云:

“不論秋菊與春花,個個能噇空肚茶。無事莫教頻入庫,一名閒物要些些。”

諸篇皆中婢僕之諱。

浹旬京城盛傳,為妳嫗輩怪罵騰沸,盡要摑其面。是年登第。與夫桃杖、虎靴,事雖不同,用奇即無異也。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無論什麼時代,流量為王。

桃杖、虎靴典故,出自《梁書·蕭琛傳》,得不到賞識,便故作怪誕裝扮,引起注意,以展示才華:

琛年少,未為儉所識,負其才氣,欲候儉。時儉宴於樂遊苑,琛乃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儉坐,儉與語,大悅。

當年陳子昂長安城中千金碎琴,其實也和李昌符、蕭琛的行為一樣。

才子名聲不顯,詩文無人問津,只好藉助這些旁門左道引人注目。一旦有了名聲,榮華富貴似乎也就跟著來了。

三、李昌符代表作

李昌符傳世詩歌僅有二十餘首,律詩居多。老街看的這本唐詩鑑賞辭典,選了這首五律《邊行書事》,又名《塞上行》:

朔野煙塵起,天軍又舉戈。陰風向晚急,殺氣入秋多。

樹盡禽棲草,冰堅路在河。汾陽無繼者,羌虜肯先和。

朔野煙塵起,天軍又舉戈。這首詩不知道寫於何時,晚唐內憂外患,藩鎮割據,宦官亂政,農民起義,胡虜入侵。每一次都在病入膏肓的大唐殘軀上踩上一腳。

汾陽,指平定安史之亂、匡扶唐祚的郭子儀(697年-781年) 。其實郭子儀當年也沒有解決藩鎮割據和吐蕃佔據河湟的問題,何況,晚唐時也沒有郭子儀這樣的大將呢?

李昌符比較有名的七律,是這首《秋夜作 》:

數畝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雲凝。芙蓉葉上三更雨,蟋蟀聲中一點燈。跡避險巇翻失路,心歸閒澹不因僧。既逢上國陳詩日,長守林泉亦未能。

這首詩的頷聯頗受人注意:芙蓉葉上三更雨,蟋蟀聲中一點燈。

這首詩的頷聯,與溫庭筠《更漏子》同是悽清之語: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蘇軾後來化用為: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南宋時,周紫芝又用在了自己的詞中: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既逢上國陳詩日,長守林泉亦未能。陳詩,朝廷採集並進獻民間詩歌。《禮記·王制》:“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意思是朝廷需要人才,我呢,歸隱林泉不合適,還是想繼續做官。

結束語

李昌符的生卒年均不詳,僅僅知道他在唐懿宗鹹通四年進士及第。

但是《唐摭言》中說,鹹通十一年,李頻主京兆府試時,李昌符與鄭谷、許棠等10人參加府試,人謂“十哲”。時間上有些矛盾。

李昌符因為婢僕詩受益,但是後來又因此被人彈劾輕浮而丟官,賦閒終老。

結束時,老街依照慣例作詩一首為今天作業,五言排律《桂林虞山橋即景》:

虞山橋上客,煙雨訝靈奇。

不見水窮處,但看雲起時。

碧流移畫舸,青岫動風姿。

漠漠蘭洲遠,悠悠白鷺遲。

願為垂釣者,長坐絕還期。

@

觀唐習律84|於濆為什麼說,凌煙閣上人,未必皆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