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老虎"、豆漿滄州人沒少吃,可寫它們的詩你聽過嗎

在滄州市區維康路口的一個早餐店內,豎著一塊黑板,上面寫著一首《臨江仙·豆漿》:“黃豆精挑淘淨水,千磨方始成漿。久經爐火得醇香,浮糜終略過,一碗暖心腸。甘露相提仍遜色,任由百品千嘗,人間至味是平常,思來猶勝酒,沉醉了時光。”

這首詞以豆漿為題,寓意人生需歷練的哲理,有情有景,平仄工整。人們或許以為這是詩詞達人所作,其實是這家早餐店的店主高洪彬所寫。初中畢業的高洪彬,苦學詩詞10餘年,創作了數百首詩詞作品,被別人親切地稱為“油條詩人”。

從小愛好詩詞

“五一”長假,記者來到高洪彬的早餐店,高洪彬正在忙著炸油條,偶爾有顧客看看黑板上的詞作,一個小男孩還站在黑板前輕聲讀了起來。“老闆真有才,寫得真不錯。”孩子的母親輕聲說道。

“詩詞只是我的業餘愛好,這些年寫了不少詩詞,現在的水平儘管還是不高,但比初學時已經強很多了,現在再看自己以前寫的詩詞,都是些打油詩、順口溜,不能算是真正的詩詞。”高洪彬說。

高洪彬今年52歲,東光縣人,他自小喜歡讀書和寫作。由於家庭原因,他初中畢業後沒再上學,但讀書寫作的愛好卻始終如故。

1993年,高洪彬來到滄州市區,開始做早點生意。每天凌晨3時多就得起床進貨、準備食材,一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的覺,非常辛苦。生活的艱辛讓高洪彬感觸很多,而性格內向的他就想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寫下來。“每天下午會有些空閒時間,我就琢磨著寫詩,那時候根本不懂平仄,就寫成了順口溜。”高洪彬說,從那時起,寫詩成了他抒發感情的一條途徑。

曾受詩詞高人指點

深夜學習創作詩詞

2009年,高洪彬買了臺電腦,開始利用電腦學習詩詞寫作知識。從模仿開始,學習詩詞的平仄韻律等知識,並加入了幾個詩詞和楹聯愛好者的QQ群,詩詞水平慢慢有了提高。

“真正創作詩詞得從2012年算起。”高洪彬說,平時看到、聽到的事,都是他詩詞靈感的來源。“有時騎著三輪車突然來了靈感,我就會趕緊停下來,拿手機記下來,然後在閒暇時,再整理琢磨,創作成符合韻律平仄的詩詞。”他創作的詠春四首詩,其中《詠春四》中有兩句“岸柳搖新綠,黃鶯唱好風。”就是路上偶得。獅城的夜景,公園的春色,忙碌的市民,家人的溫情,都被他寫成了詩詞,留下了歲月的記憶。

高洪彬說,已故的滄州詩詞協會原會長王永樂是他非常尊敬的師長。“這兩年水平有所提高,王老先生對我的幫助非常大。”據他介紹,2018年,王老先生曾專門來早餐店找過他,由此相識。後來,他拿著自己創作的詩作上門拜訪王老師,兩人攤開詩作,按照古韻、平仄對格律,逐首、逐句、逐詞、逐字地推敲研究。“我記得王老先生對我說,你的詩詞寫得很不錯,可以‘出師’了。”這句話讓高洪彬既高興又感動。

10餘年創作近500首詩詞

一開始,高洪彬把自己寫過的詩詞都記錄在了QQ空間裡,後來又發到了微信朋友圈裡,朋友的鼓勵讓他非常高興。10多年來,他創作了大約近500首詩詞,寫景、狀物、抒情,越來越像模像樣。市民李洪軍是高洪彬的朋友,很有書法造詣,也是一位水果批發商,晚春時節,他來到朋友店裡,看到辛苦勞作的朋友和店裡琳琅滿目、新鮮翠綠的蔬菜,來了詩情,為好友做詩一首:“本作擎天柱,還為弄墨人。行車更載月,納貨影披晨。暄市終懷志,靜時焉道辛。縱觀三室色,四季俱如春。”李洪軍看了高洪彬的詩非常高興,“老高把我的大高個的特點、寫書法的愛好和每天勞作的辛苦都寫出來了,我會好好珍藏這首詩。”

精讀《唐詩三百首》成了高洪彬的習慣

2018年的一天,高洪彬因家中有事需要歇業,就在黑板上寫了一首詩,將歇業的意思表達出來,豎在了早餐店門前。“別人一看就明白,這讓我非常高興。”之後,早餐店的黑板就成了他發表詩詞作品的一個“視窗”。“現在,經常有人專門來看我寫的詩詞,這也給了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高洪彬說。

昨天,高洪彬又以《滄州一絕·炸老虎》為題創作了一首詩“獅城獨一絕,餐點有文章;雞蛋做心膽,容顏化虎妝。坦然由火烈,自在品油香;不與山林嘯,任人稱大王。”高洪彬說,現在,他的詩詞創作已經越來越熟練了,而且為了提高自己的古文學修養,他開始利用閒暇時間學習中國歷史,並練習書法。“中華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越學越覺著自己的知識短淺,但這也讓我更有興趣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