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繼于丹之後,又一位國學大師被趕下神壇,網友:她也配叫大師?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四項古典文化都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若說其中最熟悉、最信手捏來的那一定是詩,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背誦古詩詞,李白、白居易、蘇軾更是耳熟能詳。

李白一生為國為民,總想要一展宏圖,卻失意官場: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便是李白這一生真實寫照,這幾句詩,就算不會背,大家肯定也都聽過。

《中國詩詞大會》是傳承、宣揚中國古詩詞文化,加上趣味的闖關環節,讓詩詞大會也紅火了起來,不過這麼多的詩詞,難免也會有一些詩詞難倒大師們。

“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是一句家喻戶曉的詩句,那麼這句詩那個字錯了呢?詩詞大會82位才子全部答錯。

這首詩是出自唐朝韋應物《簡盧陟》,全詩如下: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咔餘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一壺和一瓢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所表達的意思和詩詞意境完全不一樣。

在古語中“一壺”有三種不同的含義,即指:一盛食之器、道教仙境、一壺酒。特用一壺酒時,往往都是指著好事發生,元好問《後飲酒》寫有:當其得意時,萬物寄一壺。

一瓢,往往是指相對清苦的生活,《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韋應物寫這首詩的時候,是安史之亂剛剛結束三年,雖然過了這麼久,但戰亂並沒有平息,詩人心憂國家,即便生活清苦,也打算用手中僅剩的一瓢酒來平息這場戰亂,若是做一壺酒,那就失去了原本的意思了。

若是才子、才女弄錯了這些詩詞的意思,能夠理解,國學大師蒙曼在解讀《憫農》時,同樣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從小背到大,蒙曼到底理解成了什麼,才跌落神壇呢?

蒙曼是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畢業生,歷史學博士,2007年擔任《百家講壇》主講人,枯燥無味的歷史,往往都是男講師較多,很少會有女講師,以前倒是有一位國學大師于丹。

蒙曼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唐玄宗與楊貴妃》,她講解的古代史非常有意思,她的名字甚至超過了于丹,她從《百家講壇》也是火到了中國詩詞大會,她擔任特邀點評嘉賓。

在其中一場《中國詩詞大會》當中有這麼一道看圖選詩的題目,女選手一共看到了ABC三個選項。

A選項是唐朝詩人崔道融的《過農家》:欲羨農家子,秋新看刈禾。蘇秦無負郭,六印又如何。詩人是借用蘇秦佩六國相印這個典故。

B選項是則是宋朝范成大的《秋日田園雜興》: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C選項就是現在大家最為熟悉的《憫農》,這三首詩都有一個特點,講得都是農村生活,但是選手沒有接觸過這麼多的詩詞,一時間難以反應過來,蒙曼就需要一一的進行解讀。

解讀《憫農》時,卻引起了諸多非議,蒙曼說“鋤禾日當午”是農民種植莊稼的過程,頭頂烈日,汗水都滴在了土地當中,十分辛苦,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

後半部分解讀還算是正常,但“鋤禾日當午”解讀顯然錯了,從我們讀書開始,老師就跟我們說這是農民伯伯頭頂烈日在鋤草,而蒙曼卻理解成了種植莊稼,到底是我們從小學錯了,還是蒙曼解讀錯了呢?

即便不懂古詩詞,我們也有基本的生活常識,中午到下午那段時間是一天當中最炎熱的時期,這個播種莊稼或是給農作物澆水都是極為不妥的,新的莊稼若是這個時候被太陽炙烤,就很難存活下去。

同理而得,這個時期除掉田間的雜草,也是最見效的,蒙曼失誤,也讓網友們紛紛質疑她的學術水平,有網友直言說:她也算是大師?

但也有網友認為,蒙曼的專業是古代女性歷史,並不是古詩詞專業,常言道:人有失足、馬有失蹄。每個人都會犯錯,不應該斤斤計較,不過網友又翻出了蒙曼對其餘古詩詞的理解,這下她徹底跌落神壇,讓我們看看她的失誤有多嚴重。

杜甫《春夜喜雨》想必很多人都學過: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後,來到了成都,建造了杜甫草堂,在這裡他過上了幾年的安定生活,親自耕種,種花養菜,跟農民打著交道,春天的雨一到萬物復甦,成都城內必然也是繁花盛開,

本來杜甫描寫的是春天的美景,然而,蒙曼卻將“曉看紅溼處”翻譯成了杜甫聞到了熱辣辣的紅油火鍋,春天如同仙境一般的美景,一眨眼就變得非常俗氣。

這些古詩詞被蒙曼一解讀完全就變了味道,人們質疑蒙曼,也實屬正常,因為她確實出了犯下大錯誤,不過古代文史卻非常受歡迎,她的學術倒不至於出問題,只是恐怕要多積累生活的常識。

蒙曼雖然跌落神壇,但並不影響《中國詩詞大會》,隨著這檔節目的熱播,也是掀起了一陣閱讀詩詞的熱潮,越來越多人的開始注重詩詞,不僅僅是為了背誦,增加知識,而是人們理解了詩詞背後的文化,背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