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年輕人立遺囑,朋友、初戀變繼承人?他們遠比你想象得更認真!

前不久,上海“中華遺囑庫”來了一名剛滿18歲的遺囑人小紅。為了表達對朋友的感謝,她決定將自己銀行卡里積攢的兩萬多塊錢留給朋友。並表示如果後續遺產增多,可能會重新訂立遺囑,增加遺囑繼承人。十八歲的花樣年華,在許多人看來正是生命剛剛綻放的時候,為什麼會想到很多成人七八十歲以後才會考慮的事情呢?你以為是年輕人在開玩笑,但其實他們的態度很認真!

根據2020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目前庫中登記保管的19萬份遺囑中,像小紅這樣的00後、90後訂立遺囑的年輕人並不少見,最小的年僅17歲。其中40歲以下年輕人所立的遺囑約有1650多份。對於老年人訂立遺囑時的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年輕人訂立遺囑的時候目標更加明確。

今年29歲的小莉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3個小時內就完成了遺囑登記、精神評估、情感錄影等流程。內容也非常簡單,一套房產留給母親,幾萬塊存款留給初戀男友。“雖然早已和他分手,但我始終感激那段感情,在我幾近崩潰的成長過程中,是他拉了我一把,一直陪在我身邊!”

據統計,三十歲以下的人群中,除了選擇將父母或配偶作為繼承人,還有很多同小紅一樣把繼承人設定為同事、朋友。這樣的結果一方面說明,年輕人思想越來越開放,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年輕人和父母的關係不再像以前那麼緊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意味著我國過去那種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傳承基礎正在瓦解,人們在作出判斷的時候更加依賴於現實利益的情感。

現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避諱生死,訂立一份遺囑並不僅僅意味著在交代身後事,更可能只是表達了當前的一份感情寄託。就像小紅說的那樣,訂立遺囑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除了情感的寄託之外,年青人訂立遺囑更多的是出於現實的考量。小莉也是在經歷家庭變故後,早早意識到世事無常,交代身後事也算得上一種未雨綢繆。

隨著人們的法制觀念越來越強,年輕人也越來越重視透過法律的手段來規避風險和給自己保障。訂立遺囑更是表明了一種生活態度,活在當下,為自己負責。就像網上常說的那樣,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個會先來,我們既要認識到死亡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要以死觀生,反思生活的意義、強化面對挫折的處理能力,從而達到敬畏生命、珍愛生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