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窮怕了的人暴富後會怎麼做來看看這位老兄的行為吧!

劉穆之,字道和,祖籍東莞郡莒縣(今屬山東莒縣),後遷居京口(今屬江蘇鎮江),東晉末年著名大臣,漢高祖劉邦庶長子——劉肥的直系後裔。

劉穆之以博學多識,足智多謀而聞名,頗為東晉權臣劉裕所倚重,劉裕長期在外征戰,多以劉穆之任職尚書左僕射,鎮守都城建康(今屬江蘇南京),掌管京城內外事務,併為劉裕出謀劃策。

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劉穆之病逝,時年五十八歲,朝廷追贈侍中、南昌縣侯。

劉裕稱帝之後,追封劉穆之為南康郡公。

劉穆之去世的時候,劉裕大為悲傷,認為自己失去了蕭何一般的人物。

劉穆之確實可以稱得上劉裕的“蕭何”,只可惜他過早離世,否則南北朝是不是存在還真就不好說。

劉穆之雖然出身皇室貴胄,可是漢朝滅亡之後,劉家早已今非昔比。

《南史》記載:“穆之少時,家貧誕節,嗜酒食,不修拘檢。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見辱,不以為恥……”

劉穆之年少的時候,家裡極為貧困,可是他卻為人豪爽,喜歡喝酒吃肉,行為放浪,不拘小節。劉穆之常常去妻子江氏的孃家蹭飯,被大舅哥、小舅子們奚落嘲笑,而他卻不以為恥。

劉穆之妻子江氏,是晉朝世家子弟江嗣的女兒,知書達理,不願意看到丈夫去自己孃家受兄弟們羞辱。

有一次,江家舉辦宴會,江氏特意叮囑丈夫劉穆之不要去參與,可是他還是不請自到。

宴會結束後,江家兄弟嚼食檳榔,劉穆之湊過去討要檳榔。

江氏兄弟嘲笑道:“檳榔消食,君乃常飢,何忽須此?”——檳榔是消食化氣的,你常常捱餓,不需要吃這東西了吧?

劉穆之妻子江氏聽了這話,心如刀絞,於是剪下自己的一頭秀髮,到集市上換錢,買來酒肉給丈夫吃,而此後,江氏因為沒有了頭髮,梳洗沐浴的時候,常常回避丈夫。

劉穆之任職丹陽尹的時候,請自己的大舅哥到家中宴飲。

妻子江氏流淚向丈夫磕頭拜謝。

劉穆之說:“我並沒有怨恨你的兄弟們,你不必為此而憂慮。”

眾人酒足飯飽之後,劉穆之命家中的廚子用一隻黃金打製的盤子,盛裝了一斛檳榔,連盤子一起送給大舅哥,以表達對大舅哥當年賜給自己食物的謝意。

《太平御覽》記載:劉穆之做了官員,發達顯貴了,就更加喜好奢華。

每次吃飯的時候,一丈見方的桌子上擺滿美味佳餚,足夠十個人吃飽。

劉穆之從早到晚,吃飯從來不是一個人,都會有十幾個人陪著。

這些人吃完了,剩下的還夠下人們食用,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習以為常,司空見慣。

劉穆之曾對劉裕解釋說:“我本來出身卑賤,常常吃不飽飯,自從我做了官,食物確實是豐富了一些,此外我沒有做因私廢公的事情。”

當時,很多官員崇尚虛無散淡,對自己分內的事情都懶得去做,正是在這種風氣之下,劉穆之勤於政事,以旺盛的精力和過人的才華,處理著繁雜的政務,為劉裕最終奪取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劉穆之也正因鞠躬盡瘁,最終導致身體每況愈下,不幸過早離世。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建立南朝劉宋政權,懷念起劉穆之的時候,感慨道:“穆之不死,當助我理天下。

可謂‘人之雲亡,邦國殄瘁。’”

——劉穆之要是沒有死,一定會幫助我治理天下。

正所謂:賢人去世了,國家就十分危險了!

光祿大夫範泰安慰劉裕說:“陛下是英明的聖主,滿朝文武都是人中精英,劉穆之雖然在艱難時期有功勞,卻未必和朝廷興衰有關係啊!”

劉裕大笑說:“你沒聽說過驥、騄[lù]這兩種良馬嗎?它們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日行千里!劉穆之就是朕的良馬啊!可惜他去世了,從此人們就會輕視我啦!”

從劉裕感嘆的話語間,足可見他對劉穆之的依賴和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