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人出殯時要讓長子摔瓦盆,流傳千年至今,這其中有什麼門道?

我國由古代流傳到今天的風俗習慣有很多,今天我們介紹的是中國的葬禮習俗,喪葬白事是無法避免的民俗之一,在中國,死亡的重要性等同於出生,我們將死看作是人生命的最後一個歷程,對它十分敬畏。

其實,人死後,他的葬禮和他自身的關係就沒那麼大了,更多的是他親近的人,為了悼念他舉行的。中國的喪葬習俗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在那時候,人們不知道死究竟意味著什麼,就將上升到迷信的層面,出於敬畏,百姓對此也極其重視。

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出殯都是作為葬禮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個環節,它是指:將死者的靈柩從家裡,運送到墓地並下葬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一環是需要長子摔瓦盆,這個習俗一直流傳至今,這其中究竟有什麼門道?

中國喪葬習俗

在中國古代,由於地域差異,再加上交通不便,導致各個地塊,人的交流沒有那麼密切,導致不同地區的喪葬習俗差異很大。不同的喪葬習俗代表著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是一個地域的文化符號,就算是相鄰的兩個村子,喪葬習俗都不一定完全一致。

由於人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在以前人們沒辦法找到死亡的原因,也不瞭解死究竟意味著什麼,對於神秘的東西,人們就喜歡把它歸咎於神神鬼鬼,所以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對於“靈魂”這個詞就有了模糊的概念。

後來到了西周時期,人們認為人死後,只是肉體損壞不能用了,但是靈魂還是存在的,他們將死後的人與天上的神仙做比較,認為人死後也需要活人祭拜他、燒紙錢、送貢品。這樣他們在那邊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庇佑子孫後代。

在中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階級所遵循的喪葬習俗差異很大,有火葬、土葬、水葬還有天葬等等。而且我國的葬禮主要是由黃白兩色組成,所以我們也習慣稱葬禮為白事。

當然,在古代奴隸社會,不可能和現代人人平等的和諧社會相提並論,在古代,不太將人命當一回事,尤其是那些僕人、丫鬟。

在當時人殉是很流行的,代表著尊貴的身份,就像古代皇帝很多就會有很多人陪葬,比如一些給皇帝建造皇陵的工匠、還有很多宮女甚至是妃子都可能作為陪葬。

這些在我們今天看來荒唐又恐怖。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社會制度,人殉這種極其殘忍的殉葬方式也被徹底廢除。

由長子摔瓦盆

對於長子摔瓦盆的習俗大家應該不會很陌生,在我們身邊這種習俗還都存在。這個摔瓦盆裡面可是很有說頭的,不是說隨便就能摔的。

它需要在死者出殯當天,死者的長子站在棺木的正前方,將瓦盆摔碎,有一種說法是,摔瓦盆的聲音越大,那麼就說明越孝順。如果出現差錯,不小心沒能摔碎怎麼辦呢?當然不能拿起來再摔一次了,不可能會這麼隨便。

而且一般說,瓦盆只能摔一次,摔多了對死者不好,當然也不是沒有補救措施了,如果摔一次沒有成功,那可以讓抬棺材的人將它踩碎,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這個瓦盆也是特製的,盆底的孔洞越多,代表著死者的年齡越大。但是肯定還有沒孩子的人家,就那就會找個子侄輩的摔盆,當然摔瓦盆的這個也是有資格繼承遺產的。而且對於父母,也有不同的規矩,如果是給父親摔瓦盆要用右手;給母親摔瓦盆則用左手。

現在再來說說,為什麼規定是由長子摔瓦盆,首先古代男尊女卑,而且以長為尊,其實在現代社會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長子不離家的說法,就是長子要擔負起主要的贍養老人的責任,當然長子也就會繼承主要的遺產。

摔瓦盆的歷史淵源

其實摔瓦盆這種習俗到底從何而來,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但是流傳最廣、最被大家所認可的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有個教書先生名叫張生,他娶了一個姓何的妻子,兩人十分恩愛,婚後沒多久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取名叫金生。

但是由於生產時沒有護理好,金生剛出生不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這個張生雖然中年喪妻十分悲痛,但是覺得這麼小的孩子不能沒有母親,於是就又去娶了一任妻子,名叫慧娟。

大家可別覺得後媽就一定很惡毒,這個慧娟可不是這樣,相反,她對這個兒子很好,完全和親生的沒什麼區別。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張生因為患病去世了,這樣就只剩下慧娟和金生。

慧娟對這個繼子依然如故,有什麼好吃的都留給他,並將這些都放在一個床前的瓦盆裡,方便金生隨時拿著吃。

後來等到金生長大成人,也非常爭氣,考上了秀才,但是因為常年的辛苦勞作,慧娟還是病倒了,金生也非常懂得感恩,像是對待親生母親一樣照顧後母,直到慧娟去世。金生對於後母的死訊感到十分悲痛。

每當看見床前的那個以前總是裝滿食物的瓦盆,就會想起後母對自己的好,每每都傷心的飯都吃不下,周圍的朋友見他這樣,擔心他這樣下去身體就垮了,於是偷偷將這個瓦盆摔碎。

金生知道後雖然非常傷心、不捨,但是也知道朋友的好心,也知道如果後母還活著,也一定不希望自己在這樣鬱鬱寡歡。

於是,金生開始振作起來,這也就是摔瓦盆這個習俗的由來,大概寓意著:讓魂魄不再留戀人間、生者也揮別死者,繼續向前、繼續新的生活。

小結:

這些被流傳下來的習俗,我們可能對它們背後的這些故事典故都不太瞭解,所以會覺得這些就是一些封建迷信的風俗,但是其實這裡麵包含有咱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一些樸素的情感。

就像是這個簡單的,但是又很有講究的摔瓦盆,就蘊含著古往今來,我們對於逝者的尊重,也是對孝道的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