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煜的一幅畫讓宋太宗睡不著,800年後的歐洲人才解開謎團

雖然在中國歷史上誕生過幾百位皇帝,但是其中的大部分皇帝其實在能力方面都不咋地,很多都是做了沒幾年,不是死了就是被殺了,甚至被篡位入獄。

所以不要怪那些皇帝不行,大部分人其實都沒有能力勝任這個工作,幾百個皇帝裡面,配得上千古一帝名號的10個都沒有。

不過要是從藝術層面去看的話,南唐末代君主李煜絕對是幾百個皇帝中首屈一指的存在,雖然沒有達到千古一帝的級別,

但是千古詞帝的名號,還是坐的非常穩的。雖然國家被滅了,但他並沒有因滅國而死,而是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越走越成功。

然而他的一幅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畫,竟然能夠讓宋太宗嚇到跌下床,這幅畫中到底存在著什麼秘密呢?

01

迫於無奈登基稱帝

李煜,唐玄宗記錄在案的66個孩子之一,光兒子就有37個,女兒達到29個。這37個兒子裡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想要成為下一個唐朝的皇帝,就想著怎麼給其他的皇子施加壓力,怎麼讓朝中的重臣支援自己。

李煜和這些兄弟都不一樣,對皇位他沒有任何的興趣,一心鑽研書畫音律詩詞,是一個文采斐然,書畫造詣很深的皇子。

至於誰能夠成為皇上,他並不在乎,只希望能夠有充裕的時間,讓自己做喜歡的事情。

也就是這樣的思想,加上他在文學和藝術方面的天賦,書法繪畫以及詩詞禮樂這些方面,極為精通,絕對達到了

大師級

水準。

本想著以後就過這個舒服日子好了,但是誰知道,自己的這些哥哥們消耗的太快了。

從二哥哥到五哥哥,裡面沒有一個活著的,死完了之後自己成老二了,老大李弘冀本來是太子的,但是他在講自己的叔叔李景遂給殘忍的毒死之後,沒有多久也離世了。

李煜當時的內心活動是極為複雜的,成為了太子之後,他確實

經過

被父皇叫過去,培養監國之能,但這種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李煜匆忙之中擔任皇上,必然有太多的工作無法一時之間熟悉。

李煜也知道自己的業務能力其實不咋地,在自己成為皇帝之後,確實南唐百姓日子過得也不是那麼舒服。

他心裡委屈,自己也不想當皇上,落到我頭上的,我怎麼辦呢?不如,咱們就這麼毀滅吧!

02

趙光義對其侮辱,趙匡義對其佩服,才子李煜退休生活美滿

李煜的皇帝剛開始做得不咋地,但是好在時間長了,也算是得心應手,問題就在於自己做皇帝14年的時候,一個叫趙光義的狠角色出現了,他南征北戰,打下無數國家,最終將目標放在了南唐。

雖然民間歷史上說,李煜是假裝投降,實則背地裡準備了反擊,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說法不是很站得住。

反擊可能是真,但他的內心可能對此並不是這麼想的,手底下有很多忠義之臣,他們侍奉過幾代先帝,不希望唐朝就這麼滅了,加上平時和李煜的關係不錯,他沒有辦法看著大臣們的報國之心因為自己化為空談,所以也就決定先投降,後抵抗,但他內心並沒有戰勝趙光義的底氣,

很顯然,有了這樣的主君,南唐是萬萬沒有辦法抵擋趙光義的軍隊的,他自己也成為了俘虜,趙光義給到了他一個違命侯的封位,就是為了能夠恥笑他。

李煜估計心裡也挺難受的,但自己沒有力量,那就隨他說吧,世間少有知音,以及已經淪為亡國皇帝,還有什麼可以反駁的?唯有藉著內心惆悵,作詩作畫,

創造

更完美的作品,才更有意義。與趙光義態度相對的,就是趙光義的弟弟趙匡義,他內心是很欣賞李煜這個才子的。

後世所說“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這兩句話是專門形容李煜的,如果他不做皇上,也許後事對他的評價,能夠更好看些。

趙匡義本身也是對文人有好感的,再加上兩人志趣相投,也就成為了朋友,在趙匡義上位之後,也是將其違命侯的屈辱標籤拿掉,改成了隴西公。

趙匡義確實能力極為強悍,一系列的改革方案,讓國家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燕雲十六州都有條不紊

收了回來。李煜死後,趙光義很難過,一位摯友的離開,代表著心痛,同時也意味著李煜的那些藝術品都會成為自己的東西。也就是他收藏的李煜的一幅畫,讓趙匡義在某一天夜晚,如同噩夢般被驚嚇到。

03

李煜繪畫思想極為前衛,嚇到趙匡義,讓歐洲人驚歎

趙匡義最喜歡的收藏之一,就是李煜的一幅牧童放牛圖,也是李煜價值最高的幾個畫作之一。趙匡義總是會在閒暇之時觀摩這幅畫作,

然而有一天他突然之間發現這幅畫竟然會動,被嚇的從床上掉了下來。

原本這幅畫的內容,是一個牧童坐在牛兒的身上,揮舞著鞭子,牛兒閒庭信步,看上去非常祥和。

但是那天晚上,趙匡義看到的畫面,竟然是牛兒在牛圈內安睡,場景的不同讓趙匡義感到恐懼。當時很多太監聽到聲音趕來,也發現了畫作上的奇怪景象!

坊間傳聞,趙匡義當時甚至害怕到去皇后寢宮度過深夜,第二天他就讓很多有才學的學士來看這幅畫到底有何玄機,結果叫了一大堆,都沒給出什麼有建設性的建議,自這以後,趙光義經常做噩夢,甚至到了最後他都沒辦法入睡。

這時候就有人說了,不會李煜的亡魂回來了吧?為此趙匡義還去到了李煜墳前祭拜,希望他的亡魂能夠放下仇恨,不再皇宮流竄。

好在之後宋朝鑑賞名家善莫看出了其中玄妙,其實李煜就是用了一種當時並不主流的方式,讓這幅畫能夠出現兩種景象,是一種非常高深的繪畫方式。

800年後,歐洲人解開了這個謎題,

其實李煜就是用了兩種不同材質的顏料,在不同程度的光線下,才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從這個角度去看,當時李煜的繪畫水平不僅高,而且擁有極強的創造力,對藝術的研究概念,已經達到了突破壁壘的水平,是在令人欽佩!

作為皇上,李煜的能力確實有限,但如果在宋朝藝術家這個行列,他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名家才人!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