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會斟酒、撐傘的木偶人,您見過嗎?

原創:唐伊

千百年來,張掖人民透過辛勤的勞動和對生活的熱愛,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化,為後人積澱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其中包括張掖邵家杖頭木偶戲。隨著文化消費的多元化和新興文化產業的崛起,傳統的杖頭木偶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這幾年由於加大了保護力度,再次生髮出新的活力。

邵家班子木偶戲屬杖頭木偶,古稱“託偶”或者“託戲”,俗稱“三根棒”,在張掖民間也稱為“肘娃娃”。邵家杖頭木偶是由藝人操縱木偶進行表演的一種戲曲形式,是一種融合雕刻、服裝、道具、表演、劇本、音樂等諸多元素的民間戲曲藝術。據《張掖市志》等相關資料記載,張掖杖頭木偶戲是明初由於朱元璋大規模移民從秦晉一帶傳入的。至清代中期以後,木偶戲進入全盛時期。

在舊時,較為著名的木偶戲班有三個:一是道光初年的雙盛班(即邵家木偶戲班),已有八代傳人;二是道光年間楊傑創立的皮影班(義和班);三是由魏學富、魏學劍兄弟倆在光緒三十四年建立的全盛班。這三個戲班都是由家族成員組成,實行班主管理的家傳世襲制。邵家木偶戲班是由家族成員組成,實行家傳世襲的班主制。戲班多在婚喪嫁娶、歲時節慶進行演出,演出場地不受限制。到了1952年,在政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以邵家班子為主,將當時頗有影響力的邵家、魏家、楊家合併,成立了張掖縣(現甘州區)前進木偶劇團,班主為邵家第七代傳承人邵延年。

邵家班子杖頭木偶戲演出所用木偶、服裝、道具均由藝人自行設計製作,木偶在造型上十分注重傳統藝術的繼承和發展,它既借鑑了民間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等造型和技法,也吸收了戲曲臉譜的表現手法。木偶藝人集唱、做、念、打和奏樂於一身,表演講究舉動、捻動和步功,操作時講究穩、準、正、平,同時,還借鑑了戲劇表演中的亮相、鷂子翻身等表演程式,以此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其完美的性格刻畫和豐富的表情特徵,達到疑似真人的藝術效果。

木偶人的動作十分形象、惟妙惟肖,它不僅能轉頭動眼珠子,還能開合扇子、寫字、拿書、斟酒、撐傘、燒香點燭、射箭、舞劍等。不僅如此,還能做噴煙噴火、殺頭、開扇、搬物等高難度特技動作。有意思的是,木偶人的頭部以泥土雕塑,幹後彩繪成各類角色,頸部用鐵絲與偶身相連,偶人軀幹四肢以木刻制,偶頭和偶身可以相互搭配為不同的角色。木偶的臉紅的紅,白的白,與京劇的臉譜較為相似,由此可以分辨出人物的忠奸、善惡。

邵家班木偶戲的唱腔是以秦腔和眉戶劇為基礎,內容多取自歷史演義、民間傳奇、神話故事,現留存的傳統劇目有《八義圖》《進妲己》《馬武取洛陽》等幾十種。它的唱腔、劇目、服裝、表演等方面均與秦腔程式相同。因此,能演木偶戲的人也能登臺演秦腔,尤其生、旦、醜的表演,仍保留著秦腔的古老動作方式。

邵家班子裡,藝人們都是在張掖土生土長的鄉親們,手勁足、嗓音亮,二胡、三絃、銅鑼,還有羊皮鼓,齊齊發聲,不用擴音的話筒,在很遠的地方也能夠聽見。木偶戲班多在婚喪嫁娶、歲時節慶進行演出,演出的場地不受限制,在劇場、茶園、場院、宅院、草坪上都可以演出,是一項深深融入當地群眾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戲劇表演藝術,也是一門融會了美術、服裝、表演、劇本、音樂諸元素的民間戲曲藝術。

邵家班子木偶戲有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地域性以及多樣性的社會功能,具有豐富、獨特的民族造型藝術和服飾文化價值,是研究秦腔、甘肅隴東道情和皮影有機結合的例證之一,透過對邵家班子杖頭木偶戲的表演方式、身段、場合、習俗等方面的研究,有助於我國木偶藝術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