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天門有個長江中游史前部落文化遺址,史前玉作巔峰,城壕總面積約180萬平方米

考古人員正在對石家河文化遺址進行發掘。

圈媒聯盟 天門日報融媒體記者付磊磊 攝

7月28日,一場直播讓人們認識到石家河遺址是4800年前的“豪宅”。盛夏時節,探秘品鑑石家河,走近武漢都市圈天門市石家河文化遺址的“前世今生”,讓人感受到燦爛文化可溯源。

從1955年開始,石家河地區的玉器被陸續發現,這些玉器數量多、造型精美、寓意深遠,改寫了中國玉文化歷史。

“石家河文化玉器,標誌著一個史前玉作的巔峰,代表了一箇中國玉文化發展空前絕後的時空座標。”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對天門石家河文化玉器的“評語”。

改寫中國玉文化歷史

出土史前玉鳳的石家河遺址,是1954年冬在當地興修水利工程中發現的。當時,湖北文物部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成立文物工作隊赴石家河及其鄰近地區進行考古工作,1955年開始,石家河地區的玉器被陸續發現,也由此被稱為石家河文化玉器。

石家河遺址主要出土了三批玉器,分別發現於石家河遺址群的羅家柏嶺、肖家屋脊、譚家嶺。2015年譚家嶺遺址最新發現的玉器代表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發展的最高水平,出土的240多件玉器,顛覆了學者們構建的古玉體系。這批玉器距今4000多年,造型別致、生動逼真,被專家認為代表了當時中國乃至東亞琢玉技藝最高水平,改寫了中國玉文化的歷史。

譚家嶺玉器的發現,是石家河遺址繼羅家柏嶺、肖家屋脊之後第三次發現玉器;也是肖家屋脊發現石家河文化玉器之後,又經歷了20多年沉寂以來的一次最為重大的發現。

譚家嶺古城與石家河遺址另兩處遺址點,曾出土玉器共計近500件,包括人頭像、龍、鳳、鷹、虎、蟬等造型,其中,有“中華第一鳳”之稱的玉團鳳,被認為是鳳文化重要源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稱,這些玉器數量多、造型精美、寓意深遠,可以看出石家河文化與同時期的龍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多有交流,是文化上“早期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史前玉器工藝最高水平

考古專家、原石家河考古隊隊長劉輝曾在中國石家河文化玉器主題研討會上表示,石家河玉器工藝水平代表了史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峰。

譚家嶺遺址位於石家河古城的核心,2015年發現的後石家河文化時期的出土玉器,超過了以往的總和,種類、造型極為豐富,另外還出土大量玉料,工藝水平最高,“其普遍採用的圓雕、透雕、減地陽刻、淺浮雕線刻等工藝,代表了史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水平。”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館員、石家河遺址勘探與發掘專案現場負責人李曉楊表示。

石家河文化的玉雕不僅在工藝技術上達到了較高的水平,而且在藝術風格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那些以人面、獸面、蟬、鳥、龍為題材的雕刻中,有不少都堪稱時代的珍品,其中以人面雕像尤為珍貴,因為在我國新石器時代雕刻史上,至今只發現極少數的作品是表現人物的。石家河文化的人面雕像如同一幅幅肖像畫,真實而形象地再現了4000多年前江漢地區土著民族人物的風貌,這對於我國古代民族史、美術史、服飾史等研究工作,無疑是難得的資料。

工藝受黃河流域和長江下游影響

石家河出土的玉鳳。 圈媒聯盟 天門日報資料圖

有考古專家認為,石家河文化玉器品種主要分裝飾品和生產工具兩大類。裝飾品包括人頭像、虎頭像、蟬、環、玦、鷹、鹿頭像、羊頭像、璜、墜、珠、笄和管等,生產工具有紡輪、刀、錛和鑿等。

石家河玉器最鮮明的特點,是有一組包括人、蟬、虎、鷹、鳳、鹿、羊等形象在內的雕像,且很多玉器造型為石家河文化所特有,這在其他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少見或罕見。

石家河文化玉器的藝術造型豐富多彩。在那些以人面、虎面、蟬、鷹、鳳和龍為題材的作品中,有不少都堪稱新石器時代的珍品。值得注意的是石家河文化的某些玉器,如帶獠牙的人頭像、鳳和鷹等,在加工方法和紋飾特徵上,與山東龍山文化的作品十分相似,而良渚文化中流行的玉琮,在石家河文化中也有發現,說明石家河文化的玉雕工藝受到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下游的影響。有專家表示,譚家嶺遺址等發現的一些典型器形,如神人頭像、鳳鳥形透雕玉佩、玉蟬等,為散落於海內外的一批被稱為龍山文化和商周時期的玉器找到了家,這些玉器都應該來源於石家河文化。

4800年前的“豪宅”

7月28日,一場直播讓人們認識到石家河遺址是4800年前的“豪宅”。

盛夏時節,草木蔥蘢。在石家河遺址譚家嶺考古發掘現場,李曉楊帶領隊伍正在土方坑裡開展發掘作業。“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尋找石家河遺址大型高等級建築基址,要探明它的性質、等級。”李曉楊說。

作為現今發現的長江中游規模最大、時間跨度最長、等級最高、附屬聚落最多的都邑性聚落,石家河遺址已探明城壕內總面積約180萬平方米,其中城內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

經過20多次考古發掘,目前在石家河遺址發現了多座殘房基。從已揭露的部分看,房屋平面接近長方形或橢圓形,室內地面用黃土鋪墊,設有灶膛。“我們發現的其中最大的一間房屋長約4。88米,寬3。5米,室內還散落著10多件陶器,還有盆、罐、石斧等物品。”天門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徐同斌說,其中一間房屋室內地面鋪設的蘆蓆,雖已碳化,但編織紋路仍然十分清晰。

徐同斌表示,目前,考古專家正在將當年的發掘區向外延展,在800平方米範圍內進行發掘,以確認譚家嶺古城是否存在高等級建築,並進一步揭示古城的結構、佈局等情況。

(圈媒聯盟 天門日報融媒體記者鄧慧遐 付磊磊 長江日報記者高喜明)

【編輯:汪宇瑾】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