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以下原生家庭,容易養出“討好型”孩子,總是處處隱忍、不懂拒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上過這種型別的人:

她與人相處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過分在意他人的感受,對別人有求必應,生怕令對方不開心。

在心理學上,稱其之為“討好型人格”。

而它的形成,其實與原生家庭有一定的關係。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其性格和心理上的影響深遠而持久。一個好的原生家庭能夠治癒孩子的一生,反之則會讓孩子用一生去治癒。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路,圖文均無關

以下原生家庭,容易養出“討好型”孩子

1、父母情緒不穩定的原生家庭

易怒父母日常是什麼樣的?

作家王蒙在《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尺度》中有過一段描述,感覺非常貼切:

“當父母寂寞時,就責備孩子不夠活潑;當父母想午睡時,就覺得孩子弄出的噪音令人生厭;當父母煩心的時候就更不必說了,一定又是看孩子不順眼了。”

“易燃易爆炸”是這類父母的特質,而且每逢情緒失控時,孩子總成了受氣筒,把自己的怒火都發洩到小孩身上。

長期承受父母怨懟的小孩,內心往往會壓抑難受,父母無端的指責、怒罵,一點就著、一驚一乍的性子,都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折磨。

使其習慣性自我懷疑,思考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日子過得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犯錯又惹怒父母。

而這類小孩長大以後遇上矛盾衝突,往往也會習慣性地透過自己的

妥協和讓步

來討好對方,避免矛盾激發。

2、父母掌控慾望強的原生家庭

這類父母的典型特性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己是掌權者,孩子是附屬品,對方要完全順從自己所有的決定。

“你要聽話”“爸媽都是為了你好”,成了父母們的口頭禪,它往往會給子女帶來兩種傷害:

一是孩子服從了父母的掌控,“自我”這個本體被消滅,他們真的成了父母所期望的那個聽話懂事的小孩,但“討好型”人格也隨之形成。

討好、迎合,成了他們的性格底色

,遇事只會聽從別人的意見,毫無個人主見,對自我的評價也來源於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個人的發展非常有限。

二是孩子學會了控制,從最初的受害者,慢慢變成了像父母一樣的人,也開始喜歡控制別人,常見於伴侶、孩子身上,最終導致悲劇重現。

3、父母都是“老好人”的原生家庭

很多時候,父母的性格往往也會遺傳給孩子,如果父母是“老好人”,他們有“討好型人格”,也會用同樣的邏輯來教育孩子:

讓孩子不能給別人添麻煩,凡事總要先讓給別人,總是以他們的感受為先,這種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小孩,容易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低人一等,過分在意別人的情緒,甚至形成“討好型人格”。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孩子6歲以前,往往是三觀和性格成型期,在這段時間,父母的教育方式特別重要。

如果你們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尋找到自我價值,或者是缺乏對孩子的關愛和陪伴,小孩成年後普遍容易出現安全感缺失、性格自卑敏感,而這些性格特性,都可能為接下來“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埋下伏筆。

如何避免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往往是在原生家庭長期的滋養中出現的,因此,父母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1、尊重孩子的靈魂

紀伯倫說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出於生命自身的渴望所誕生的孩子。”

所以養育子女,我們就該做到尊重他們的靈魂,尊重他們生命個體的獨特性。

那麼就需要你們能做到,學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不要把自己所有的期待、未完成的夢想都寄託在孩子身上,並且宣稱這些都是為了他們好,這種道德綁架對孩子的發展會造成很大的阻礙。

2、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不要試圖去掌控孩子,而是要學會把選擇的權利還給他們。

作家汪曾祺就表示過: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未來都應該由他們自己來設計。

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蹲下來傾聽孩子真實的想法,讓他們學會做選擇,並且支援和鼓勵孩子的決定。

3、正面鼓勵和讚美孩子

哲學家詹姆斯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特別是對孩子而言,他們的自我認識尚且沒有成型,父母的評價成為了孩子們對自我評價的標準,你們的正面鼓勵和讚美,就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

一個有自信、對自我評價是正向的小孩,未來往往不容易討好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