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讀懂了《千里江山》與《富春山居》,就懂了人生!

《千里江山圖》主峰

看過《千里江山圖》的人

是一眼難忘的

山巒跌宕,千山萬壑,氣勢恢宏

山如眾星拱月像無畏少年

水有靜美波瀾有蓬勃朝氣

亭臺樓閣、茅居村舍,漁船客舟

廊橋水榭,有隱士、有樵夫、有遊人

有商隊,空齋獨坐、灑掃庭院,

會友觀瀑、揚帆起航……

每一個細節截下來,都是一幅畫

這幅上縱51。5釐米,橫1191。5釐米

有四層樓之高的《千里江山圖》

竟然是隻有18歲的王希孟所做

《千里江山圖》區域性

陳丹青評價說:

“在《千里江山圖》中

我分明看見一位美少年

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歲

長几歲、小几歲,不會有《千里江山圖》

18歲的少年

人生沒有多少高山流水的經歷

也未曾見過世界全貌

如何能畫出這千里江山

也許所謂千里江山

未必是走過千山

而是心有“千山萬壑”

《千里江山圖》跨江大橋

如果是一位白鬍子的老畫家

一生走過千山萬水

反而更懂得捨去

更有波瀾後的平靜

赭石,綠玉,石青

冷暖、厚薄、輕重、明暗,左右

如光照千里,燦爛更激昂

這青綠是青蔥歲月

是繁盛人生

是少年的意氣風發

也只有十八歲的人生

才能如此

可惜,少年早逝

只留下這唯一的作品

一個18歲的天才少年

和他筆下的千里江山

成為時間裡永恆的傳奇

80歲的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素來有“畫中蘭亭”之稱

畫家黃公望與畫作在時光中的流傳

都是令人扼腕嘆息又萬般慶幸

《富春山居圖》(區域性)

它歷經變賣,遺失,焚火,斷開,雪藏

坎坷之路於今人看來,險境叢生

明代沈周曾經收藏,對它愛不釋手

期間被人偷走變賣

他捶胸頓足,放聲大哭

硬是憑藉記憶臨摹了一幅

《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明  沈周 《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後又經幾代人收藏

其中一任因為太愛它了

想效仿唐太宗要把畫帶到來生

就把畫作扔進火裡

所幸被侄子搶救,但畫卻燒成兩段

從此一分為二

前半截被稱為《剩山圖》

一直流落民間

直到1956年收入浙江博物館

成為鎮館之寶

後半截成為《無用師卷》

在清宮靜靜存在200多年

後來被帶到了臺灣

《剩山圖卷》縱32釐米,橫51。5釐米

與畫作一樣坎坷的

是畫家黃公望的人生

他雖為元四家之首

卻是50歲才開始學畫

46歲的時候還在因上司牽連坐牢

年過半百,事業無成,人生渺茫

但他沒有太多抱怨

走進山水,並在山水中找到共鳴

82歲,他開始畫《富春山居圖》

他知餘生已經不長

所以,在這幅畫裡

黃公望畫下的不止是景色

還有對人生最後的體悟

“五日畫一山,十日畫一水”

不緊不慢,漁舟唱晚

山林寂靜,皆興之所往

在一筆一畫,一枝一葉裡。

“既無巉巖之險,亦無群巒之雄”

有著一種波瀾過後的雲淡風輕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黃公望畫的也不止是個人

而是千年裡漫長的歷史

他也許想說的是

我來,它是富春江

我走,他依然是富春江

王朝的江山常易主

而真正的江山卻從未改變

有了這樣的感懷

再回望他人生的坎坷

或許,就已經釋懷了

如果我們帶著這樣的情境

再一次走進《富春山居圖》

那共鳴度自然就更高了

18歲的王希孟,80歲的黃公望

哪一個更讓我們羨慕

正是少年好時光卻離世

已經垂垂老矣卻頓悟人生

我們不禁會問

最好的人生在什麼時候

這是一個沒有必要回答的問題

因為最好的時光,永遠是當下

任何時刻

只要我們篤定自己想要做的事

那麼,在我們心中

可能都會有少年王希孟

與老年黃公望

這不是什麼時候的問題

而是我們是不是知道自己

心中想要做的事

時光有限,貴在當下

藉此推文與書友共勉

《千里江山圖》 全圖

翻 轉 手 機 橫 向 欣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