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筆記本是要介面全,還是要介面先進?

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我在做筆記本體驗的時候,一直很在乎一個點:那就是介面全不全。

之所以有這麼一個小執念,大概還是多年前遇到的一件小事:某次出差,拍完照片想導到電腦,卻發現電腦沒有 SD 卡槽,我也沒帶讀卡器,好在附近有小米之家,於是在一臺小米遊戲本上插卡上傳雲盤,再在自己電腦上下載。

許久之前這次照片的奇幻漂流讓我充分認識到,介面不全帶來的不便。

但時移世易,見的機器多了,對技術和設計瞭解多了之後,又在反思,對介面的執念是否可以放寬點兒。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想法,是由於 ThinkPad X1 Nano 這款筆記本,為了極致輕薄,它採用了碳纖材料,也只保留兩個雷電 4 介面。看到這款裝置的時候,我也產生了一種,其實介面少也可以接受的想法。

進一步地,我也開始考慮,如果我可以接受介面少介面種類單一,是否可以考慮以介面為線索,升級工作裝置?

還沒想明白這事兒,然後啪的一聲,蘋果更新了 MacBook Pro,把 MagSafe 和 HDMI 介面還有 SDXC 卡插槽給加回來了。此所謂,編輯思考未半而中道崩殂。

於是乎,這份思考也出了岔路:為什麼介面先進和介面全,不能兼而得之呢?

當然,岔路也有交匯口,那就還是雷電 4 介面。

現在售價在 5000 元以上的電腦當中,90% 的都至少有一個雷電介面(雷電 3 或者雷電 4)。不過由於現在 USB Type-C 介面混亂的局面,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電腦其實已經擁有了非常先進的雷電介面,還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 USB Type-C 介面。

雖然雷電 4 介面和 USB4 標準介面,都使用 USB Type-C 的形狀,但是隻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的區別:那個閃電標誌。

即便形狀一樣,但雷電 4 和 USB4 等介面的區別還是相當大。甚至有些時候我們在買廉價充電器附帶的充電線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這根充電線只能充電,卻不能進行資料傳輸。

此外,有的介面與線纜在傳輸資料的時候,也有速率和種類的區別。

與其千言萬語去解釋幾乎沒法解釋清楚的 USB 介面名稱與規範的歷史與現狀,不如直接給一張表,來展示什麼叫做「不選貴的,只選對的」。

為什麼在此強調雷電 4 是對的呢?

因為它是最省心的,一個介面一根線可以幾乎所有連線需求。

比如得益於雷電 4 的最高 100W 的雙向供電能力,我們完全可以用一根線搞定筆記本與顯示器的連線,以及筆記本的供電。也就是如果顯示器有雷電 4 介面且內建電源的情況下,顯示器接插座,然後用支援雷電 4 的資料線連線筆記本,此時顯示器給筆記本供電,筆記本給顯示器傳輸影像訊號,全都透過 2 個介面一根線完成。

得益於高達 40Gb/S 的頻寬,以及多合一的能力,雷電 4 除了方便之外,也有非常優秀的拓展能力,比如外接顯示卡塢,讓輕薄本變成遊戲本;或者外接支援雷電 4 介面的硬碟,讓影片工作者享受更好的儲存和傳輸體驗。

菊花鏈和支援雙 4K 顯示,也方便了諸如證券從業者,遊戲玩家,影片剪輯師還有攝影師等對超清多屏有需求的群體。

這裡可以總結一下雷電 4 的諸多特性:

可靠性:無論介面還是線材想要獲得那個閃電標誌,就得接受強制認證,確保相容性和可靠性

一線搞定:雷電 4 線纜可以同時進行高速資料傳輸,影片輸出和最高 100W 的裝置供電

頻寬高效能強:40Gb/S 的總頻寬,並且可以動態分配給影片和資料傳輸

支援高畫質高刷,多屏連線:同時支援 2 臺 1080P 240Hz 顯示器,或者 2 臺 4K 60Hz 顯示器

當然,在消費電子領域,又強又省心基本上等於貴,所以如果以雷電 4 為線索,去升級裝置的話,就會發現,無論是線纜,拓展塢,或者硬碟,都並不便宜。不過願意花錢升級的人,其中有很多是能夠從裝置升級,效率升級當中獲益的從業者。

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在產品選購上,儘可能選購帶雷電 4 介面的產品肯定是有益無害,同時不少產品也會主動去接入新介面標準,比如要想透過英特爾 Evo 認證,那麼就必需帶有至少一個雷電 4 介面,蘋果的新款 Mac 產品,也都支援雷電 4 介面(蘋果將其命名為雷靂 4)。

所以,在電腦端,選購帶雷電 4 介面的產品並不難,我甚至可以在此建議大家優先選擇。

從產品形態變遷的角度來看,消費電子產品的進化方向,肯定是朝著一體化無孔化的目標走的。當然,並非所有廠商和消費者都會接受這個方向,比如日系的 VAIO 就很喜歡保留多種介面,這當然有非常現實的因素,那就是舊技術在日本社會淘汰得非常慢,以至於現在還有不少人在使用 VGA 介面的顯示器。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也有一個「又不是不能用」的現實問題:是一個裝置壞了卡了才換,還是一個裝置不先進了才換?

如果以網友的論調,那當然是裝置不先進就需要換了;但是現實卻是裝置壞了,或者實在不好用了才需要換。最明顯的例子便是由於網課和居家辦公這樣的強需求,才促使很多人換掉已經使用了五年以上的膝上型電腦。

到這裡其實我們也可以下一個不太像結論的結論,或者說更像是一個建議:先進的介面不是大眾消費者換機的強驅動力,但是消費者換機的時候,需要留意一下,能選雷電 4 介面裝置,就別選普通的 USB Type-C 口,畢竟買新不買舊,買強不買弱。另外,如果是對傳輸速率要求很高,靠生產效率賺錢的人,那未必需要等到裝置到了卡頓階段才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