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莫言得諾貝爾獎之前,寫給父親的信被曝光:他的成功並不是偶然

說實話,莫言確實是一個挺沉得住氣的人。自從2012年拿了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就長期被網友質疑。同樣是農村出來的文人,這讓我想起了最近幾年很紅的女詩人餘秀華。

同樣是面對質疑,餘秀華是嬉笑怒罵,有人說她是必定要回懟。但莫言不一樣,基本上他不說什麼,出現在公眾面前永遠是一副笑容可掬、雲淡風輕的樣子。他穿得樸素,以至作家馬家輝上節目直接說他土裡土氣。雖然得獎後,他也經常參加各種節目,有公益的,也有商業的,但基本上他都沒擺過什麼譜。

許久以來,筆者一直搞不清楚,他是如何抗得住這些質疑。直到我看了一檔名為《見字如面》的節目。這是一個專門朗誦文化名人作品的節目,在有一期節目中,曝光了一封莫言得諾貝爾獎之前寫給父親的信。

此信寫於2003年7月14日,當時莫言還沒有拿諾貝爾獎。雖然此時他在文化圈內已有名氣,但遠不像現在這樣家喻戶曉。他的這封信寫得挺長,最重要的內容,筆者覺得有兩段。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兩段,讀懂了就能理解為何他長期被質疑卻還能沉得住氣,能雲淡風輕地面對這一切。

第一段話:他知道他的根在哪裡。大家看下圖:

這其實就是一位離鄉的孩子對家裡的掛念。對於常年在外的孩子來說,哪裡都比不上家裡好。外面的饅頭不如家裡蒸的好吃,連大蔥都不如老家的辣。他說的這些,或許事實上並非如此,但這字字句句都藏著他的鄉愁。

多年來,很多人不理解,為何莫言的小說基本都是寫高密?這就是因為故鄉有他太多的回憶。這一點,就像賈平凹的小說,多數都是寫秦嶺文化,賈老甚至表示:若是覺得迷茫,就回家鄉一趟。是的,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心中有藏著那些兒時的溫暖,他就會變得很堅強,很沉得住氣。不管名氣再大,他都不會飄。

第二段話:他明白嚴厲是為了讓他更好。大家請看下圖:

在這封信的前幾段裡,莫言回憶了父親從小對他們幾個的嚴厲。而以上這段內容,則是母親的解釋。作為一個父親,因為一些客觀原因,要夾著尾巴做人。他希望孩子不要在外面闖禍,這是人之常情。而父親的嚴厲,正是對他們最大的保護。這讓筆者想到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你管不好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自然有人會替你管。

莫言的這段話,正是這個意思。他明白嚴厲是為了讓他成為更好的人。所以對於網友長期以來的質疑,他也是這樣想的,他都能微笑面對。

事實上,多數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以莫言為例,他和很多上一輩人一樣,只有小學學歷。據他後來回憶,之所以會想當個作家,是因為村裡一位搞文字工作的先生,能經常吃上餃子,這就是他創作的動力。後來,他透過再學習,考上了文學系,從此開始了近40年的創作生涯。家境不好,因為各種原因,父親都得“夾著尾巴做人”,所以被嚴厲要求。可以說,他如今的成功,就是從小時候被嚴厲要求開始。

這種能帶著正面的心,接受他人的質疑,並嚴格要求自己,就是莫言能成功的關鍵。還記得有一年春節,莫言毛筆手書了一首詩,卻被網友挑出了有兩個錯字。明眼人一看,這就是毛筆草書時潦草所致,並不是他真的不會寫。但莫言沒有解釋,反而又寫了一首打油詩,於是就有了前後兩首詩,大家請看下圖:

此時莫言已經拿了諾貝爾獎了,但是有錯不選擇刪博,也並不給自己找各種託詞,而是用打油詩的方式來認錯。不少網友看完後,都稱他有氣度。

這篇在《見字如面》上曝光的書信,讓我們看到了莫言更真實的一面。因為明白自己的根在哪裡,所以他很堅強。因為從小被父親嚴厲要求,所以他對“夾著尾巴做人”的理解很正面,對他來說這其實是父輩傳下來的生活智慧。不管走到哪裡,有多少質疑,他都能積極面對。他的成功,並非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