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展覽在故宮舉辦!亮點有這些

天下聞名的書房“三希堂”,收藏了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可面積不過8平方米;劉禹錫給自己書房寫的一篇作文——《陋室銘》,一千多年後成為學生們的必讀篇目;還有宋代何筌在《草堂客話圖》中仔細描繪的書房,令今人駐足細品……悠悠歲月,中國人在容膝之處書情意,寄情懷。

以書房為題,故宮博物院在午門展廳舉辦“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展覽。展覽策展人、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說,展覽先後11次修改大綱,希望以星空開啟書房的無限空間,以家國情懷擁抱古今,以雅集唱和開啟書房的未來。

展廳裡,虢叔旅鍾、米芾行書《蘭亭序跋贊卷》、正誼明道匾等100餘件文物展品,按“委懷琴書”“正誼明道”和“結契霜雪”三部分,講述書房裡傳承不斷的文脈故事。

觀展亮點

《窠石平遠圖軸》被故宮專家評為“神作”

郭熙《窠石平遠圖》

所謂標準器,一般是指具有高準確度且可作為一個標準的器具。數千年璀璨的中華文明史上,可以稱為某領域標準器的,數量寥寥。細看展覽,能發現有一批低調的“標準器”露臉了。

唐寅《雙鑑行窩圖並書記冊》、米友仁《瀟湘奇觀圖卷》、原濟《搜盡奇峰圖卷》……展廳裡展出的古畫,件件大有來頭。但有一幅接連被兩位見慣了大場面的故宮專家評為“神作”——午門展廳最西側,郭熙《窠石平遠圖軸》。

這幅畫獨享一個展櫃。縱120。8釐米,橫167。7釐米的畫面裡,一派深秋景色。近景,裸露的岩石縫隙鑽出幾棵雜樹。雖無蒼松挺拔,但仍刺破天空。雖葉已落盡,但仍老枝遒勁。中景溪水緩緩流淌,雖然不算噴湧,但帶來生命的希望。遠景天空清曠。

“宋神宗十分推崇這位畫家,一整座大殿內只掛他一人作品。”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許彤說,中國山水畫取景構圖的“三遠”法則就是郭熙首先總結出來的。所謂“三遠”,即高遠、深遠和平遠。《窠石平遠圖》採用的是“平遠”法。郭熙對此的解釋是,“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畫中取景,視平線在下部約三分之一處,平視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過中景而望遠景,層次分明,表現出縱深的空間距離,畫面雖著墨不多,但境界闊大,氣勢雄壯,使人觀之精神振奮。

郭熙存世作品不足10幅,這幅署有年款,是理解他美術理論的絕佳作品。此前二三十年,這幅宋畫一直被小心翼翼地收藏在故宮的文物庫房裡。

《敬齋箴冊頁》

作者被明成祖譽為“本朝王羲之”

沈度《敬齋箴冊頁》

書法作品中有一件是沈度的楷書冊頁。對於沈度的介紹,說明牌濃縮成了一句“永樂初以能書入翰林”。展開說,明永樂二年,朝廷大規模徵召擅長書法計程車人入翰林院以備任用。沈度當時被任命為翰林院典籍,參與撰修《太祖實錄》。而後奉命書寫《孝慈皇后傳》和《古今列女傳》等。他婉麗端莊的字型令皇帝非常滿意。此後,沈度每天陪伴皇帝左右,凡詔、誥、制、敕及御製詩文碑刻,無論是朝堂使用、內府收藏,還是頒賜屬國,皇帝都要沈度書寫。對沈度的字,明成祖朱棣愛不釋手,甚至把他譽為“本朝王羲之”。

王子林說,明代初年,臺閣體書法統治書壇,沈度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可以說,他引領了從永樂到弘治間一百多年的書法風潮。從永樂年間開始,在皇帝的提倡下,天下士人競相模仿沈度的字型。後來,舉子為求高中,無不苦練沈字,一時沈字遍天下。直到吳門書派興起,沈字的壟斷局面才被打破,但也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清代的館閣體、狀元字都濫觴於沈度。

此次展出的是沈度楷書《敬齋箴冊頁》。內容是訓誡君子日常居處應對應有的端重之態和莊靜誠實的內外修養。

乾隆楷書《大寶箴》

最初曾是“候補隊員”

午門展廳有兩件重磅展品其實是“候補隊員”。

一件是乾隆楷書《大寶箴》掛屏。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館員劉國樑說,《大寶箴》是唐代張蘊古所作,是對君主的規勸警誡。認為君主應該嚴格自律,勵精圖治,愛護百姓,大公無私。雍正把其中一句改寫為“惟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乾隆更是親手抄寫,製作成巨幅掛屏,陳設在乾清宮西小殿內。這裡是皇帝辦理政務和讀書的地方,掛屏的目的是提醒他時時自警。

另一件是《待漏院記》,陳列在掛屏斜對面。這篇文章是宋代文學家王禹偁的作品,以宰相待漏之時的不同思想狀態,將宰相分為賢相、奸相、庸相三個型別,褒貶之意非常鮮明,反映了作者對現實政治的憂慮、批判與幻想。

王子林說,在眾多文物中最後又補充了這兩件文物,是希望它們可以表達出文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

乾隆的書房

為何被喻為“天上圖書庫”

西雁翅樓復原五經萃室

書房展中,體量最龐大的兩件展品是東西雁翅樓各復原了一間乾隆的書房。

西雁翅樓復原五經萃室。岳飛之孫岳珂校刻的《易》《書》《詩》《禮》《春秋》五經,合在一起存於昭仁殿後西小間,所以命名為“五經萃室”。

方寸之地,佈置簡潔。上方懸掛乾隆楷書“五經萃室”匾,下方陳設的《五經萃室記》炕屏紫檀作框。還有一張楠木十六屜炕桌,曾經存放五經,供乾隆隨手取閱。

“書房”外是一片“星空”——兩束燈光聚焦在兩顆星上。因為它們在室宿的東邊,很像室宿的牆壁,又稱壁星或壁宿,有“天上圖書庫”的比喻。

“兩側的牆壁指代魯壁。”王子林說,《〈書〉序》記:“至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斗文字。”後世以“魯壁”借指古代文化典籍。“在壁宿的照亮和指引下,天上的壁星和地上的魯壁聯絡起來,也拓展了我們對書房文脈的思考和書房空間的想象。”

東雁翅樓,光影“營建”出另一座別緻的書房——香雪。明明是室內,卻用白石依牆堆砌成山景,西北東三面依山牆到頂鋪滿壁畫,烘托“書房山”的氛圍。觀眾站在“書房”內,一扇冰裂紋朱漆門外,“白雪”映襯,翠竹、蒼松挺拔。“書房不僅是看書、寫作、藏書的空間,裡面蘊含著情懷和傳承。”王子林說,希望觀眾可以走進古人的書房,“委懷在琴書”。

觀展解碼

藏在“樹幹”裡的年款

宋代何筌的《草堂客話》圖頁,將草廬與亭組合在一起,使人想起“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畫面中,帶工字廊的草堂裡,主客正在屏風前端坐對話。溪水橫過門前,小童正引客人進院。隨石階而上是一座子云亭,一人於榻上高臥,其後桌案上擺有不同的書籍。許彤說,書房也可以是一座亭子,四面皆山水,讀書、觀景、小憩,與自然融為一體。

有趣兒的是,這幅畫在後世流傳過程中,被製作成扇面,後又被裝裱為冊頁,細看畫面可以在中縫處看到曾經扇骨留下的痕跡。而且這幅畫的年款是藏在畫面最左側的一個大樹樹幹裡。

一場虛構出來的文會

明《西園雅集圖卷》宛若一部“紀錄片”,生動地記錄了北宋王詵邀請蘇軾、蘇轍、黃庭堅、米芾、李公麟、秦觀、劉涇等文士在西園一同雅集的場面。圖中眾人或提筆揮毫,遣興翰墨,或品茗怡神,聚坐談禪,或欣然撥阮,以酬知音。

但其實,這是一場虛構的文會。劉國樑說,但透過作品仍可以展現出文人嚮往的一種優雅生活——曲水流觴,唱和雅集。所以這次雅集被後世畫家反覆描繪。

一隻能變身的文具箱

文房四寶是書房裡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貫以奢華著稱的乾隆,為了旅行方便專門定製了一套考究精緻的文具——紫檀木製成的長方形箱子裡隱藏著的活動桌腿。支起腿,再把木箱整體翻個個兒,文具箱便會轉化為一張高40釐米的書桌。

木箱中另有兩個長方形錦盒,盒中設定層、格、槽等,用於精細物品的放置。仔細看,這套旅行文具箱所藏文房器物,包括琺琅、漆器、玉器、瓷器在內的各類工藝精品。王子林說,它便於攜帶,適宜使用者在出行途中加以使用,滿足了乾隆帝作為一位文人隨時抒發雅興的需求。

觀展提示

■時間:至10月23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

■門票:展覽憑故宮門票免費參觀。可透過“故宮博物院”微信小程式實名預約。

流程編輯:U022

【來源:京報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