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在以下幾種情況下,你捨得請人吃飯,說明你相當厲害

《舌尖上的中國》裡有句臺詞:“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燃起灶火。”

人活著,就得好好吃飯,如果難以下嚥了,往往是活不長了。

當下,吃飽不是問題,吃好卻很難。到底是一個人吃獨食,還是“眾樂樂”,需要認真琢磨。

按照“人多力量大”的規則,一個人要變得厲害,就要藉助大家的力量。

不得不承認,請人吃飯是拓展人脈資源的重要方法,符合人們的習慣,也能在輕鬆的環境中,辦成大事。

01

連請客吃飯都不會,就別談說明人脈了。

看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在城裡打拼的男人,為了升職加薪,設立了一個飯局。特別邀請了好幾個上司,還讓幾個要好的同事、同學來作陪。另外,他安排了一個談得來的客戶,參與飯局,其本意是體現自己的工作成績。

到了吃飯的地點,男人發現該來的人都沒有來。上司、客戶都很忙,把飯局推掉了。

幾個“一喊就來”的同學,聊得不亦樂乎,絲毫不在乎男人難堪的表情。

本來是下午六點上菜,被推遲到七點半。眼看,飯局要冷場了,男人臨時起意,把父母接過來吃飯。

一群人陪伴父母吃飯,父母受寵若驚。

顯然,男人的飯局,浪費了錢,也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要是事後被別人嘲諷幾句,就是戳心。

失敗的飯局,有很多。

比方說,春秋戰國時,中山君款待下屬,大夫司馬子期沒有吃到羊羹,於是跑到楚國,勸說楚王滅了中山國;鄭國的將軍華元犒勞士兵,唯獨沒有給馬伕羊斟喝湯,兩軍對壘的時候,羊斟氣憤地把華元的馬車趕到敵營。

不合時宜的飯局,常常會出現在我們面前。如果臨時改變主意,又會陷入到另外的尷尬。

不合適的人,出現在飯局裡,就起到了“一粒老鼠屎,毀掉一鍋粥”的效果,比沒有人來吃飯更糟糕。

過分熱情的飯局,難免會出現“勸人喝酒、彼此算計”之類的情況。要是誰喝醉了,或者被戲弄了,組織飯局的人,難辭其咎,吃飯的人,也會受到牽連。

也有一些人,動不動就“討厭飯局”,認為自己不去參與任何飯局,就沒事了。但是這樣做,對於自己的人脈關係,是有影響的,甚至會被人孤立。

社會上,有大圈子,也有小圈子。在大圈子裡,可以自由一些,但是小圈子裡的人,難免要聚一聚。幾次相約,你都不參與,很容易被冷落,甚至有人懷疑你改變了圈子。

可見一斑,請客吃飯的學問,成年人不得不學。

02

關鍵時候的一碗飯,可以讓你成為“貴人”。

俞敏洪在一次演講時說過:“想當領袖就不能小氣,要捨得請朋友吃飯。”

成事的方法,要靠自己的能力,還得靠自己的凝聚力,缺一不可。當你明白了請吃飯的重要性之後,建議你抓住以下幾種情況,留下“一飯之恩”。

第一種情況:在別人落難時,請吃飯,救人也救己。

你請土豪吃小龍蝦,人家不稀罕。但是你把小龍蝦給窮親戚吃,一定會“被感動”。當窮親戚成功翻身之後,會感激你。這就是為什麼要請落難的人吃飯的理由。

秦穆公外出時,馬被人偷了。他查探一番,發現一群窮人在吃馬肉。看著面黃肌瘦的窮人,他拿出酒,說“吃馬頭,怎麼能夠沒有酒呢”。

後來,秦穆公在戰場上被困,一群人在身邊拼命保護。原來,他們就是吃馬肉的人。

對於窮困的人來說,一碗飯就是“一條命”那麼重要。如果你就是施捨的人,那麼你就會得到“拼命”的回報。

第二種情況:幫人孝順父母的飯,大恩大德。

有一種愛,叫“愛屋及烏”。

你愛護了別人的父母,別人會對你感激不盡。同樣,你關心別人的兄弟姐妹、朋友,別人也會感覺到暖意。

公元前607年,晉國的大臣趙盾外出打獵,遇到一個帶病的窮人靈輒。他毫不猶豫地施捨了一碗飯;當他得知靈輒的母親也沒有飯吃時,又增加了一籃子飯和肉。

這份情,靈輒牢記在心。趙盾被晉靈公謀害時,靈輒保護他外逃。

現實告訴你,如果你的上司出差去了,上司的父親或者母親忽然生病了,你幫忙去照顧。

這時候的一碗飯,勝過一萬塊錢的飯局。

任何時候,孝順老人是沒有錯的。正如孟子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三種情況:給別人面子的飯,提升了自己的層次。

你在吃香喝辣,身邊有服務員在倒水裝飯。你會覺得,這是應該的,畢竟給了服務費。當服務員不夠周到的時候,你也許會憤怒。這不奇怪,這是人性而已。

西晉名人顧榮的做法,就不一樣了。他把自己的烤肉分給服務員吃。還說:“哪有整天端著烤肉的人,不嘗一嘗肉的味道?”

戰亂時,該服務員變成了顧榮身邊的保護者。

有一個企業家,吃飯時,身邊的人刁難服務員,他卻說:“人家小姑娘,出來混,不容易。”友好的態度,給現場的人留下了好印象。

03

很多人說:“請客吃飯過時了。”

其實不是這樣的,是“吃吃喝喝”過時了,助人為樂、真誠做人,永遠不會過時。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讓自己富得流油,而是讓身邊的人一起好好吃飯。自己吃飽喝足了,還得看一看,有沒有人在捱餓。

美酒就像海水,喝多了,口渴;一飯之恩就像甘泉,送給了誰,就滋養了誰。

往後餘生,用心吃飯,吃嘛嘛香。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