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公元164年,瘟疫大流行時,一個14歲少年救了全村人的命

張仲景(約公元150—219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鄧州市和鎮平縣一帶)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所著《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南陽五聖之一。

張仲景生在南陽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他的父親張宗漢曾在朝廷做官。他的家裡有很多藏書,張仲景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典籍,尤其愛讀醫學書籍。他讀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覺得非常神奇,欽佩扁鵲的高超醫術,也想做一名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醫生,他對醫學發生的興趣與日俱增,大量的閱讀和鑽研醫書,為後來成為醫學大師奠定了基礎。

當時的名士何顒,非常賞識張仲景的才智,曾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意思是說他才思過人,善思好學,聰明穩重,但是沒有官員的氣質和風采,不宜做官。只要專心學醫,將來能成為良醫。

這使張仲景受到鼓舞,更加堅定了學醫的信心,從此更加刻苦學習,博覽醫書,廣泛吸收各醫家的經驗用於臨床診斷,進步很大。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當時,張仲景有位遠親的伯父叫張伯祖,是南陽郡極有聲望的醫生。他在宛城開了個“回春堂”藥鋪。他性格沉穩,對醫學有深入的鑽研。給病人治病,認真細緻,他治療的病人,絕大多數都能治癒,深受百姓尊重。

張仲景12歲那年,父親病故,母親無力供他讀書,他到宛城跪求伯父收他為徒,被伯父嚴詞拒絕。但張仲景並沒有灰心,仍孜孜不倦地鑽研醫學。

兩年後的秋天,一場瘟疫在宛城四周蔓延,災難波及到張仲景的村裡,她的母親染上瘟疫,一病不起,老族長派人去宛城裡請張伯祖回來救人。而宛城同樣瘟疫爆發,病人擠滿了回春堂,張伯祖分身無術。

正當村裡人不斷病倒、死亡時,14歲的張仲景從南陽伏牛山裡採集和收購來一大車草藥,在家裡對藥材用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消除、減低藥物的毒性,加強療效。炮製好藥材後,他又借來大水缸燒火煎藥。

大缸藥湯煎成後,他把老族長和鄉親們請來,他對大家說:“小時候,伯父在家開藥鋪行醫,他的號脈、問病、開方、製藥等我都記在心中。加之讀了大量醫書,拜訪了很多名醫,博採眾長,也蒐集了大量的土單驗方,對醫道略懂一二。現在這場疫病,叫做傷寒,可以醫治。喝一碗我的藥湯,會立時見效;喝上三五天,定可起死回生,大家如若不信,請當場飲用一試。”他把一碗藥湯捧到大家面前,沒人敢相信他的藥管用,無一人接碗。

張仲景為了打消眾人的顧慮,他把那碗藥湯喝了。這時,她母親為給兒子撐腰打氣,也喝了一碗藥湯。老族長非常感動,招呼眾人:“還愣著幹啥,有藥治病總比等死強,給我也來一碗。”

眾人如夢初醒,紛紛拿起碗,喝起藥,一大缸藥湯喝個精光。幾天後,全村人把那一車草藥煎完喝光後,病人一個個痊癒了。

訊息傳到了張伯祖耳裡,他非常高興,覺得張仲景是塊好料,當即把他召到宛城,收為徒弟。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又刻苦鑽研,就向他傳授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張仲景認真跟師傅學醫,外出診病、抄方抓藥、上山採藥、回家炮製,做到一身不閒。有了名師指點和言傳身教,張仲景醫術大大提高。

張仲景非常重視向前人學習,吸收前人的理論經驗,提倡“勤求古訓”,對《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深入學習和鑽研。《素問》中的“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的理論,對他很有啟發。

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所有因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叫做“傷寒”。他還對前人“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深入研究,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

張仲景平時注意博採眾長,廣泛蒐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藥和民間驗方,研究這些方藥和驗方對治療疾病的作用,收集了大量資料。他對民間常用的多種具體治法認真研究,熟悉針刺、灸烙、溫熨、藥摩、坐藥、潤導、洗浴、浸足、灌耳、吹耳、人工呼吸等治療方法。

經過幾十年的奮鬥,他不僅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更主要的是打下了深厚的醫學理論功底,他成了遠近聞名的醫生,醫術超過了老師張伯祖。何顒在《襄陽府志》中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