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解手”一詞為何是“上廁所”之意?其中有什麼歷史淵源?

古代遷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忙忙碌碌,或忙著上課,或忙著上班,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但是,不管怎麼忙,我們都避免不了正常的生理需求——解手。你有想過為什麼“解手”是上廁所之意嗎?其中是否有什麼歷史淵源呢?

一、關於“解手”的歷史傳說

關於“解手”的歷史傳說,目前為止,有兩個說法影響比較大:一是

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說;二是清初湖廣填四川說。

在兩個傳說中,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說受關注度更高,也曾被某些書籍和相關報道引用,傳說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明朝初期以前,朝代更迭之時,戰亂四起,南方的百姓飽受戰亂之苦,為求生存,大多數人選擇逃離家鄉,前往相對安穩的山西生活。說到這,你應該意識到這是一種不科學的遷徙。所以,在明朝建立之後,明太祖為解決山西人口繁多而江南缺乏勞動力的問題,便下令讓之前逃離江南的百姓重返故鄉。在洪武、永樂年間,政府明確下令要求百姓遷回原籍,並將他們集中於平陽府洪洞縣大槐樹下集中押送。

為防止由於遷徙路程漫長,途中有人心生不願而逃跑的情況發生,朝廷便派人強行押送,甚至為了更保險,還想出用一根繩子把遷徙者全部拴住,一個接著一個魚貫而行的辦法,以至於在遷徙路上如果想上廁所,就得請隨行官兵幫忙解開繩子,等到方便完後,再請他們重新綁上。慢慢的,次數多了,請求語言也就凝練起來,“解手”就演變成了上廁所的專有代名詞。

清初湖廣填四川說與上面所說的也差不太多,只是主要流傳於四川,且故事發生的背景轉換到了清代。

顧頡剛先生曾對此做過一番考證,得出:這一遷徙是因為清初統治者為彌補明末因張獻忠屠殺而銳減的蜀地人口數量,恢復四川農業生產,便下令從他地移民,先用湖廣的百姓填補,後遷徙江西的百姓填充。被迫遷徙者,皆用繩子捆綁,一個牽制一個前行,如遇內急,便解開繩子,後遂以“解手”代指上廁所。

沒想到“解手”一詞背後竟隱藏著如此“悲慘”的故事。但是,這樣的故事是真實的嗎?目前看來,還是尚存疑點的。

二、關於兩種傳說存在的問題

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說很明顯的疑點就是把遷徙之事過度強硬化,試想遷徙工程如果沒有當地人的支援,不要說拿繩子綁著人牽著走,人們會不會聚集到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都是一個問題。可能有人會說是官府騙他們來的,但是如果仔細想想你就會知道這種說法禁不起推敲,因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只要某一個村落的被強制帶走(考慮到遷徙人數眾多和遷徙的安全秩序等因素,不可能一口氣把所有人全部遷徙),訊息就會流傳出去。

但是這些都只是推測,最為有利的證據要屬被遷徙者自家的族譜記載。例如

山東曹縣《武氏家譜》

有載:“大明太祖軫念山右人滿地狹,山左地闊人稀,隨降綸音,播西東遷,以均輯乎民命焉。” 還有

河南新鄭縣大司村《始遷祖墓碑記》

載:鞏縣王氏, 洪武七年自山西洪洞斷橋河遷來,“欽命侯監理察院大學士率遷民三千七百四十丁,牌二十有四,至鞏之背陰,分業務農。吾祖季昆三人,牌分地十七,遷鄭遂家焉。計奉諮時,每丁口紀銀若干兩,米若干石,又每歲以五十金,付伯始祖。令主管城講院”。類似這樣的記載還有很多,這都足以說明,遷徙者對於遷徙之事是知曉的。並且針對遷徙之後的種種問題,政府也做出了妥善的安排,這也吸引著人們主動遷徙。百姓之所以在山西洪洞大槐樹下聚集,可能是因為受著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的安土重遷情結影響,當他們知道自己將要離開這片土地後感到不捨而集聚到樹下辭別,畢竟樹是不會走的。

而關於清初湖廣填四川說,除了以上說的存在疑問的地方,它還有一個最大的疑點,就是遷徙的時間、地點問題,為什麼只有在清初四川才有“湖廣填四川”的說法呢?有關學者也給出了說法:四川這個地方在元末和明清之時遭遇了十分慘烈的戰爭,人口大量銳減。等到明朝真正統治了四川以後,統治者就安排了移民,這依據遷徙者的家譜可得到有力證實,

如民國《吳氏族譜》載:“明初抽填四川。”

但是戰事持續時間太長了,所以這就導致人們可能把元末的遷徙政策與明初的遷徙政策混淆了,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

把發生於明初的“奉旨”入川的時間,都歸結於洪武二年。例如民國《榮縣誌》所說的:“明太祖二年,楚人入蜀者,動稱是年由麻城孝感鄉入川, 人人言然。”

而事實上四川是在此之後才被收復的(有一說是洪武四年)。再加之其實“湖廣填四川”的說法,在清初即有流行

,例如道光年間魏源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清初)“有江西填湖廣, 湖廣填四川之謠”。

所以在清初,四川存在因戰亂、自然災害喪失大量人口,而興起大規模移民運動時,沿用之前流傳的“湖廣填四川”說的嫌隙,但是清初百廢待興之時,各地都需整頓,只從湖廣調人口進入四川,明顯是不太可能的。總之,可能因為“以訛傳訛”,所以四川至今流傳著清初“湖廣填四川”運動的說法。

三、“解手”一詞的多重意思

這兩個最主要的傳說,都把“解手”的產生與官府強制百姓遷徙聯絡在一起,但是實際上“解手”在歷史上可不止“上廁所”這一個意思,它的含義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

一是它的字面意思,“解開捆綁的手”。例如魏徵的《隋書·麥鐵杖傳》中曾記載:“逆帥李稜遣兵仗三十人衛之,縛送高智慧。行至慶亭,衛者憩食,哀其餒,解手以給其餐。”

大意就是:賊軍大將李稜派遣了三十個士兵押送麥鐵杖,把他綁好送給高智慧。當押送部隊走到慶亭的時候,押送者們停下來休息吃飯,可憐他也飢腸轆轆,於是解開他的手給他飯吃。

二是“分手、離別”之意。如韓愈在《祭河南張署員外文》中寫道:“兩都相望,於別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君出我入,如相避然。”

其中的“解手背面,遂十一年”就是“分手、離別不見面,已有十一年”之意。

三是“解除危難或解決辦法”之意。在南朝沈約的《宋書·庾仲遠傳》裡說:“庾仲遠乃當送至新林,見縛束,猶未得解手。”

這裡的“解手”就是此意。

四才是逐漸發展而來的“上廁所”之意,而且關於此意的記載是在“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說之前的宋代。

在宋代話本《錯斬崔寧》中曾有這樣一段內容:魏鵬舉在京邸,有個同年來訪,“敘了些寒溫。魏生起身去解手,那同年偶翻桌上書帖,看見了這封家書,寫得好笑”。

值得說明的是,其實這話本原本是沒有註明作者的,但是後來人們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醒世恆言》第33卷中發現其成書於宋代。

所以,“解手”一詞並不只有“上廁所”這一層含義,而且也不是在明代才出現這層意思。早在南朝歷史學家沈約的《宋書》裡就已經使用了這個詞。那這樣的話,其實我們不妨也可以猜想,古代其實早有流放之刑,而且他們一般都是手腳戴著枷鎖前行,或許是因為他們在路上需要解開枷鎖方便的原因,才有“解手”的叫法。所以,如果在講解“解手”的第四層意思的起源時,就直接用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或清初湖廣填四川做解釋,當然是不確切的。

文史君說

“解手”是“上廁所”之意的兩種起源傳說都來自民間故事,是經過藝術加工的產物,所以與真實的歷史存在偏差。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對待口述史料時不能全盤接受,而需要經過仔細考證,避免張冠李戴的事情發生。

參考文獻

陳世松:《“解手”的傳說與明清“湖廣填四川”》,《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3期。

馬懷雲:《明初洪洞移民捆綁押解說辨析——解手一詞並非源於明初洪洞移民》,《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侯博:《“解手”的歷史語言探釋》,《湖南工業大學學報》 2015年第20卷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梃梧)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