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為什麼有些人什麼道理都懂,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一群擁有正知、正念、正能量的年輕人,盤腿圍坐在一位老先生身旁,老先生吟一句:“知是行之始”,年輕人跟一句:“知是行之始”,老先生又吟一句:“行是知之成”,後生們接著齊聲跟一句:“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這樣被一遍一遍重複,字字鏗鏘,聲聲迴盪,直至老先生眼裡噙滿欣慰的淚,直至後生們周身充滿前行的力量,直至觀眾們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是中央電視臺之前播出的一檔電視節目,旨在重拾國學經典,從古代聖賢之道中擷取,給現代世人以領悟和警醒。這本來是很久之前的節目了,可今晨,筆者無意間刷到,仍然十分感動,感動於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短短四個字,卻從古至今備受推崇,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它簡單、普適、影響深遠。

什麼是知行合一?知是內心的覺知,對事物的認知,行指人的實踐行為,二者互為表裡、密不可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有兩層意思,都是圍繞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展開,後世我們理解的“知行合一”更加簡單一點,知是思想、理念,行是實踐、行為。

按照“知行”的標準給我們每個人進行分類,大體包括:不知不行的人,只知不行的人,只行不知的人和知行合一的人。

我們身邊不乏不知不行的人,這種人總給人一種消極怠惰的感覺。筆者頭幾年從事扶貧工作,見到了太多這樣的人,這種人就是:我啥也不知道,我什麼都不想幹,我沒啥追求,我不想明天和未來,我就是混。得虧“扶貧扶志,扶貧扶智”的指導方針,這才挽救了一大批不知不行的人。

只知不行的人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大學畢業剛入職時,一位前輩跟我分享過這樣一句話:“為什麼有些人什麼道理都懂,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他只開悟,不修行。”這句話已伴隨我職業生涯十年,我每每沮喪、怠惰、不思進取時,總能想起這句話。只開悟,不修行,就是隻知不行,行是知之成,沒有行動的支撐,不付諸實踐,任何想法和理念都止於知的層次,別說成功,知的真偽都無從印證。

只行不知是魯莽。我們身邊魯莽之人也很多:他們看似忙碌、疲憊、不堪重負,實則庸庸碌碌;他們看似在努力奔跑,卻不知道自己在追趕什麼,在追逐什麼,也不知道目標是什麼;他們看似勤勞,卻只是機械式的行動,只會隨波逐流,到頭來一無所獲,只落個自我感動。

我們要努力做一個知行合一的人,這樣,我們才能在各個方面行穩致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一定要敢於、善於、勇於行動,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行動、反思、修正的過程,是一個思想指導行動、行動檢驗思想的相互影響的過程。

不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上,我們都要不斷自省、擇善和奮鬥,做到知行合一,這樣我們才會擁有一份閱歷、一份沉澱、一份氣質,這樣才能使有為者得其位,有志者成垂成之功!(文/李雪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