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大唐女詩人排座次,這三人個個都是傳奇

大唐是一個屬於詩歌的朝代。詩壇的天空,群星璀璨,又怎能少了女詩人的灼灼星光呢?

從武周皇帝武則天,到女道士魚玄機;從寵妃江採萍,到名妓薛濤;還有上官婉兒、杜秋娘、李冶、陳玉蘭、葛鴉兒、劉採春、晁採……

僅《全唐詩》收錄的,就有120多位女詩人創作的600多首詩。若加上男詩人或題或贈女詩人的詩,就更加蔚為可觀了。

可以說,大唐詩歌的星空,女詩人就像一條銀河,甚至從某一程度上說,正是這些燦如繁星的女詩人,才照亮了大唐的天空。

小編越是深入研讀大唐的女詩人,就越是被她們悽婉的故事、絕世的才情所吸引、折服。她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足可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動人篇章。但受篇幅所限,小編今天只推薦心目中的三大才女,算是拋磚引玉。

有興趣深入瞭解的親,可關注頭條號“暗盒子”,聽小編以後為您細細道來。

——寫在前面

1

要提大唐女詩人,武周皇帝武則天絕對不能繞過。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的影視劇如《武媚娘傳奇》、《武則天秘史》等,就不下10種,想必大家對她的故事都耳熟能詳了。

但她的詩歌才華,估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全唐詩》收錄其詩作46首。其中《唐享昊天樂》12首,《唐明堂樂章》11首,《唐大饗拜洛樂章》14首。這些樂章都是朝廷典儀中的歌詞,並無多少個人情感在其中。我們先看《唐享昊天樂》中的一首——

瞻紫極,望玄穹。翹至懇,罄深衷。

聽雖遠,誠必通。垂厚澤,降雲宮。

(武則天《唐享昊天樂》第二)

三字一句,讀來鏗鏘有力。小編一直認為,要想直抒胸臆,又要氣幹雲霄,字數越少越好,而要表達婉轉百回的情愫,則是非七言五言不可。因此,這首詩可謂宮廷詩的力作,甚至不需要讀,只要看上一眼,一種威嚴氣勢就撲面而來,可謂力透紙背。

當然,這些詩都是受命所制,沒有多少個人情感。我們再看一首——

看朱成碧思紛紛,

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

(武則天《如意娘》)

這首詩寫於感業寺。武則天14歲入宮為才人。太宗駕崩後,她居感業寺為尼。這是她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她在這裡寫下《如意娘》,據說是寫給高宗李治的,以表達自己的相思之苦。或許,正是這首詩,讓她的命運出現轉機,繼而完成了千古霸業。

2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溼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蓆,夜深閒共說相思。

(薛濤 《牡丹》)

該詩用擬人化的手法,在人花之間的感情中反覆往回,造就情意綿綿的意境,構思新穎別緻,擁有醉人的藝術魅力,歷來廣為傳誦。

首聯不寫眼前花開,卻從去年與牡丹的分離寫起,拉大了時空感;額聯借用宋玉《高唐賦》和陶淵明《桃花源記》典故,化牡丹為情人,細膩傳神,一詠三嘆;頸聯寫人花之戀,頗有“心有靈犀”之魅;尾聯更是用語新奇,花欄邊“安枕蓆”,深夜敘相思,從而將詩情推向高潮,又戛然而止,餘音嫋嫋,情思無限。

提起薛濤,名號可多了:其與李冶、魚玄機、劉採春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同時與蘇小小、李師師等人並列中國古代十大名妓。在唐代,她已頗有詩名,與當時的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據稱,她居浣花溪上,自制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稱“薛濤箋”,被後人仿製,成了她的一大發明。

當然,她最為人稱道的,是與元稹的愛情。兩人見面時,薛濤已是半老徐娘,而元稹新科不久,風華正茂。薛濤詩贈元稹《四友贊》,讓元稹大為驚服。兩人墜入情網,無法自拔,元稹以松花紙寄詩贈薛濤,薛濤則造十色彩箋以寄。直到許多年後,元稹移情別戀,遠走他鄉,薛濤仍作詩相寄,深陷其中——

詩篇調態人皆有,細膩風光我自知。

月夜詠花憐暗淡,雨期題柳為歌欹。

長教碧玉藏深處,總向紅箋寫自隨。

老大不能收拾得,與君閒似好男兒。

(薛濤《寄舊詩與元微之》)

就是這樣一位曠世才女,卻無法收穫愛情,反而成了權貴們相互贈送的禮物,以致晚年遁入空門,清幽度日。

公元832年,秋日黃昏,薛濤香消玉殞,享年65歲。

如今,在成都四川大學校園內,尚有薛濤墳;在東郊望江樓公園,有一幅楹聯,寫盡女詩人繁華而悲苦的一生——

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

大江橫曲檻,佔一樓煙雨,要平分工部草堂。

3

在大唐女詩人評比中,能夠拔得頭籌的,是杜秋娘無疑。

杜秋娘何許人也?她的詩你一定熟悉——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娘 《金縷衣》)

該詩平直易懂,卻成為《唐詩三百首》收錄的唯一一首女詩人作品,且為詩集“壓軸之作”,可見杜秋娘在大唐詩壇的地位。

要說去杜秋娘的身世,那可幾乎就是半部大唐的風流史詩。她出生於江南,年紀輕輕就才藝色俱佳,成為鎮海節度使李錡的小妾。李錡後來起兵造反,被唐憲宗消滅,杜秋娘則被納入後宮,成了“秋妃”。沒想到,唐憲宗剛寵幸了秋娘,就死了。

隨後,杜秋娘以弱女之身,先後經歷了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等幾代。她還被任命為漳王李湊的傅姆,差一點兒將李湊推上了皇位。不成想,事敗,漳王被廢,杜秋娘則賜歸故鄉,悽慘度日。杜牧經過金陵時,曾見過兩鬢如霜的杜秋娘,為之感嘆,遂做長詩一首《杜秋娘詩》,講述了這位傳奇女子命運多舛的一生。

作為大唐第一才女,杜秋娘流傳下來的詩作,只有這一首《金縷衣》,但這已足夠!

讓我們再來細品此詩。

一般人認為,該詩是及時行樂的頹廢之音,專供青樓權貴歌舞之用,屬於豔詩;也有人一反其意,認為該詩催人上進,是激勵人把握少年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小編認為,都有些道理,但又都沒把此詩說透。

小編覺得,該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且為“壓軸之作”,絕非簡單就可理解。實際上,這首詩恰恰真實地反映了唐人開朗樂觀的精神。盛唐時代,人人都想活得精彩,既享受快樂,美人歡歌一醉方休;又想建功立業,趁年輕銳意進取,成就一番事業。這兩者,缺了一樣,都不算是精彩的人生。這首詩,正是這種精神的生動寫照。

所以,作為大唐女詩人的壓卷之作,我們只有懂得了唐人的精神和氣質,才能讀懂這首《金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