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以金釧兒與王夫人的感情,被攆後至少可以遠嫁,為何非要自盡?

因為金釧兒是個“糊塗人”啊。

“糊塗人”是薛寶釵對金釧兒的評價。原話是:“他在上頭拘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處去玩玩逛逛,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

有人據此批判薛寶釵冷酷無情。其實在親姨娘王夫人傷心落淚的時候,作為外甥的薛寶釵,說這樣的話,和襲人說晴雯“是個什麼東西”一樣,是再正常不過的。難道對著傷心的王夫人,還能義正詞嚴地批評:“你太狠心了!要不是你,她也死不了”才算“有情”?那不是有情,是二百五。

雖然是安慰之語,寶釵的話也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是沒道理的胡話,那也起不到安慰的效果了——中國有句很有智慧的古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韓信就是忍受了“胯下之辱”,才有了後來的“登壇拜將”;項羽正是拘泥於“無顏見江東父老”,才失去了“捲土重來未可知”的機會;總設計師如果熬不過“三起三落”,怎麼能“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圓”?

和識時務的偉大人物比起來,一口濁氣上衝,就投井“烈死”的金釧兒,的確是個“糊塗人”。

可是,金釧兒就是一個小女孩,一個小姑娘,一個雖然地位低身份賤、卻有著自尊心的普通人。用唐朝末年名將南霽雲忍辱不死、“欲將以有為也”的理想,來要求金釧兒,是不是太脫離實際了?

況且,即使是歧視女性的中國傳統裡,也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倡導。而文天祥寧死不降,也被人們懷念傳唱了上千年。那個墜樓而死的綠珠,既是為了石崇而殉情,也是為了潘岳孫秀等人的強逼、自己將陷入不可自主的困境,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而死。

從實用的角度來說,金釧兒之死,的確是糊塗;從尊嚴的角度來說,金釧兒之死,又是勇敢而壯烈的。

王夫人是惱火、是討厭金釧兒,但她也不想金釧兒死。她倒不是珍惜一個丫鬟的一條小命,而是金釧兒這一死,使她的“慈善寬厚”的“菩薩”形象,大大打了折扣。至於由此引發的寶玉捱打,更是出於她的預料之外了!

這樣的事與願違,不是別的,完全是因為在王夫人的狹隘的理解能力範圍內,根本沒有“丫頭也有尊嚴”這個命題。

她根本理解不了“糊塗人”金釧兒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