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聽說茶沫多的巖茶,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茶湯喝起來更黏稠?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試巖茶,偶爾能遇到一泡茶沫特別多的茶。

剪開泡袋,往蓋碗內投入全部幹茶條索。

燒一壺沸沸的水,快速衝入。

幹茶邂逅沸水的剎那,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噢,不,是湯麵泛起一層明顯的茶沫。

大部分茶客看到這層髒兮兮的茶沫時,都會嫌棄它礙眼,影響美觀。

合蓋時,順手就會將其抹掉。

然而,颳去湯麵的浮沫,快速倒出茶湯後,這層茶沫再次死灰復燃。

受到勢能影響,茶水衝入公道杯後,茶湯劇烈激盪一番。

等到瀝乾茶湯,定睛往下一看。

哎呀,又是一層沫!

話說,為什麼有的巖茶,茶沫會這麼多?

這一切,得從茶沫的組成說起。

《2》

茶沫的組成,分內因+外因。

內因是,茶葉內部含有起泡性茶味物質。

外因是,受到熱水快速衝撞影響。

兩大前提,缺一不可。

網上不少短影片在介紹茶沫時,常會用一句話總結。

“泡茶起茶沫,都是因為茶皂素。”

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但這種說法不夠嚴謹,茶葉內部含有天然茶皂素,只是泡茶起沫的誘因之一。

事實真相是,茶葉內部的起泡性物質以茶皂素為主導,但還有包括水溶性果膠、水溶性蛋白、茶黃素、茶紅素、憎水性固體粉末,以及各種微小雜質等。

雖然,前面那段枯燥的化學名詞,略顯單調。

但大家僅需明白一個道理,巖茶沖泡泛起茶沫,不能想當然地以為都是茶皂素在作怪!

《3》

茶沫的出現,與沖泡手法也有關聯。

同樣一款肉桂拿到手,A茶友泡出來的茶湯,茶沫寥寥無幾。

但在B茶客手上,卻泛出厚厚的一層沫。

一前一後的區別,只能從泡法上找原因——注水、水溫、出湯方式。

注水時,麻花習慣單刀直入,快速往蓋碗內注水。

將燒水壺的壺嘴放低,靠近蓋碗,迅速打圈,往下注入沸水。

但收到過這樣的質疑,注水不是應該沿邊注嗎?這樣才能避免破壞“茶膽”?

什麼,茶膽?!這又是打哪冒出來的新名詞?

好茶不怕沸水,注水時儘管直接“砸”。

從側邊輕柔注入熱水,連幹茶都沒有及時浸溼,哪能泡出茶味?

不過按這種慢動作的溫柔注水方法,從理論上的確能減少茶沫的出現。

同理,降低泡茶水溫,茶沫數量會減少。

將倒茶出湯時,一手出湯,一手將公道杯斜放,讓茶水實現“軟著陸” ,也能避免泡出來的茶湯,被激盪出太多茶沫。

按這種輕柔注水+降低水溫+緩慢出湯方法,雖然能減少茶沫出現,但對茶味表現不利。

拋開別的不說,單衝著水溫這點。

泡巖茶時水溫不足,泡出來的茶湯只是溫吞水,何談巖骨花香?

《4》

茶圈內,茶沫的存在是有爭議的。

有人覺得茶沫是寶,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也有人覺得,茶沫多的茶湯,敬而遠之為好。

前些天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見解”。

“老叢水仙好喝,茶沫多,茶湯入口比較粘稠,比較厚……”

看到這,差點不厚道地笑了。

首先

,茶沫多不是老叢水仙的特點。

叢香馥郁、湯感飽滿、回味清涼,才是優質老叢的硬實力。

其次

,茶沫多的巖茶,口感並不好。

茶葉內部的起泡性物質,以茶皂素為主導。

雖然從各方面資料裡,能查證到茶皂素有著抗菌消炎的作用。

但茶皂素本身的滋味一言難盡,苦澀又辛辣,刺激性強。

茶皂素含量多=茶味苦澀偏辛,並不好喝!

最後

,湯感醇厚,不等於入口粘稠。

咬文嚼字來看,粘稠出現在一杯茶身上,更偏向貶義。

哪怕茶味再豐足的巖茶,泡出來的茶湯也做不到類似膠水那樣“粘”。

粘稠也好,黏稠也罷,這股漿糊才有的特徵,不該用於形容茶味特點。

真正的好巖茶,湯感是醇厚的,茶味層次多元。

“醇”與“粘”之間,詞義相差很遠,不能隨便混淆!

《5》

在茶桌上經常能看到這樣諷刺的一幕。

某直播間,主播在演示巖茶沖泡。

注水沖泡時,剛在口頭上解釋。

“泡茶時,巖茶有茶沫很正常,這是茶皂素,也是好茶的精華風味……”

但話音剛落,下一秒就是刮掉茶沫。

刮茶之後,再合蓋倒出茶湯。

這就讓人不解了,既然說,好茶是茶沫精華,為啥還要刮沫呢?

言行不一,自相矛盾,這又該怎麼解釋?

在其背後,說明大家對茶沫的第一直覺沒有錯。

好茶的茶湯,始終以清澈透亮為好。

茶沫太多的巖茶,肉眼看著髒兮兮的。

湯色不清透,茶湯顏色發暗。

並且,耐心等待了好幾秒,湯麵的茶沫還遲遲沒有飄散。

這層厚厚的茶沫,難免會招人嫌棄。

哪怕嘴上說上一千遍,茶沫很正常、茶沫就是茶皂素。

但真正到了喝茶時,還是過不了自己心裡的那一關!

《6》

有一回聊到水仙肉桂的對比,聽到這樣的說法。

“水仙葉片大,泡茶時茶沫數量會越多。”

但平時試了很多次,從肉眼觀察的情況看,水仙和肉桂之間的茶沫差距,並沒有這麼明顯。

有的巖茶之所以茶沫會這麼多,和具體茶樹品種沒有必然關聯。

尋根究源,以下3點因素影響更大!

其一,原料過分粗老。

茶葉內部的起泡性物質很多,但茶皂素是主導。

茶皂素這一物質,廣泛分佈在茶樹的方方面面,從葉片,到茶梗,到莖皮、再到茶籽,無所不在。

但大致分佈規律是:根>老莖>嫩莖>老葉>嫩葉>籽殼>外殼>籽粉。

(這一資料有論文可查證)

結合到巖茶採摘身上,如果一款茶採茶不及時,青葉採老了。

原料過分粗老的巖茶,不僅會面臨茶味變薄、不耐泡的影響,連泡茶激盪出來的茶沫數量也會更多。

其二,幹茶太碎。

做一個小對比。

同樣一款巖茶,取條索相對完整的茶樣8克,再從箱底找出8克偏碎的茶葉。

分別放進蓋碗內沖泡,不出意料,碎茶激盪出來的茶沫會更多。

猜過去,與泡茶期間,碎茶與熱水的接觸面更廣有關。

其三,投茶量超標

蓋碗泡巖茶,排除茶葉本身品質影響。

每泡包10克、12克、甚至克數遠遠超量的巖茶,沖泡環節更容易出現茶沫過多的現象。

這也不難理解,投茶量超標了,茶味容易泡濃,連茶沫數量也比平日來得多!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