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插畫的繼承與發展:溯古追今 源遠流長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李崢嶸

11月8日上午,“溯古追今——中國插畫源流暨九神鹿繪本館原畫展”在北京紫竹院公園行宮開幕。本次展覽的插畫作品分為古代和現代兩部分。

中國古代插畫部分,上起晚唐,下至明清,時間跨度縱貫1150餘年。涉及領域橫跨哲學、社會、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五大板塊,體現了中國插畫藝術源遠流長的發展脈絡。早在2018年,這批珍貴的中國古代插畫作為第五十五屆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的主賓國活動之一,“東方書韻——中國古代插畫藝術展”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市政廳隆重展出,包括唐朝的《金剛經》、明朝的官修藥典、清朝的餖版大型畫譜在內的超過350幅圖文精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插畫藝術的根脈。

《中國》於大武繪

現代插畫作品主要選自中少總社旗下專注原創的繪本品牌——九神鹿繪本館,大量借鑑中國古代插畫藝術的元素,以及剪紙、篆刻、皮影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多部作品榮獲國內外大獎,版權輸出至美國、韓國、義大利、印尼等,架起了中外溝通的文化橋樑。

本報專訪了九神鹿繪本館團隊以及中少總社圖書中心總監繆惟,請他們談談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

當代繪本如何繼承傳統

▶問:我參觀了在北京紫竹院公園行宮舉辦的“溯古追今——中國插畫源流暨九神鹿繪本館原畫展”,看到珍貴的中國古代插畫與當代優秀中國原創繪本插畫原畫交相輝映。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請問,你們認為什麼樣的選題內容是適合當下孩子的?

▶答: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涵蓋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諸多方面,有太多的題材值得深挖。面對這浩瀚的文化寶藏,如何去選取,如何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介紹給他們,我們也曾困惑過。

孩子對出版物的訴求有別於成人,不同年齡的孩子對讀物的要求差異化很大,因此如何把我們認為有價值、有必要講述給他們的內容,用恰當的方式進行傳達是對童書出版者最大的考驗。這裡面大致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內容的選取,二是如何表達與呈現。例如“九神鹿繪本館”現有的出版物中,有一個以中國經典古曲故事為內容的板塊,目前已出版了《高山流水》《十面埋伏》《廣陵散》《昭君出塞》《梅花三弄》等作品。不可否認這是一套有創意的選題,開創了讓孩子們透過繪本瞭解中國歷史上不朽名曲的先河。但我們策劃這套書的另一個原因,恰是這些名曲之後都有流傳多年且膾炙人口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是對相對抽象的音樂作品最好的詮釋,也是讓孩子們對樂曲能夠產生興趣及情感共鳴的上佳介質。我們策劃這套書的另一個初衷,就是除了面向國內的小讀者,我們更希望把這套書推薦給全世界的孩子,讓他們透過故事、圖畫和音樂,瞭解中華文化的境界和中國藝術的魅力。本著這一出發點,我們在呈現方式上就有了明確的思路,既在保持中國藝術特質和風貌的基礎上,強調創新和國際化。

從目前國內外讀者的反饋來看,我們的思路是正確的。透過這套古曲繪本,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淺薄的經驗,這就是作為編輯,自己再好的出發點和想法,都一定要本著孩子喜聞樂見且易於接受的方式進行表達,一定要蹲下來平視他們,儘可能用他們的視角和思維來看待和考慮童書的出版。

▶問:中國插畫源遠流長,如何在當代盛開出燦爛的藝術之花?

▶答:中國古代書籍插畫藝術歷史悠久,上起盛唐下至晚清。一千多年中,我們的先人創作出了無數可謂驚為天人的優秀插畫作品,而眾多的插畫作品也說明了中國古代書籍出版的強盛與領先。中國古代插畫藝術伴隨著書籍出版的發展與興盛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呈現形式,更是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不斷豐富著自己的表現手法和技藝。從單色的木板拓印到多色的套板印刷,再至技法精緻到無與倫比的餖版印刷,無不顯示著先人們的精湛技藝和匠人精神。

中國古代的書籍插畫,從誕生之日起就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同時也借鑑了中國繪畫及民間藝術的精華,從而具備了蓬勃的生命力,深深影響了後世的藝術家。從已出版“九神鹿繪本館”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創作者在繼承先人藝術精髓的基礎上所做的可貴探索與創新。我們認為一名優秀的繪本畫家,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和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服務於故事的意識和綜合統籌能力,而不僅是技巧的炫耀。一本高水平的繪本,應該是內容與繪畫藝術渾然一體、高度融合的結晶,只有這樣才能帶給讀者強烈的感染力和閱讀的愉悅。

“九神鹿繪本館”的作品中不乏這樣的佳作,例如《一條大河》。作者於大武先生借鑑了中國古代裝飾繪畫的表現手法,以中國畫散點透視的方式,將黃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景緻定格在畫布上。為了呈現黃河的厚重與力量,大武先生並沒有用他擅長的國畫技法來繪製此書,而是用丙烯顏料在油畫布上進行繪製,從而達成了既有中國氣韻又具磅礴之力的視覺效果,這種傳承就極具創新精神。

再如青年畫家於虹呈創作的《十面埋伏》也是在繼承中國民間皮影藝術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優秀作品。在這部作品中,於虹呈不僅借鑑了皮影藝術的造型手法和設色技巧,更是融入了中國畫的水墨技法。在構圖上,作者還借鑑了影視作品中常用的蒙太奇手法,從而形成了強烈視覺衝擊力。

▶問:如果說中國插畫是一條大河,今天如何讓它源遠流長?

▶答:有人說繪本這一形式源於歐洲,也有專家認為咱們的先人很早以前就開始創作繪本。我們認為作為今天的童書出版人,最應該做的則是用繪本這種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去講好中國故事,傳達中國情感,彰顯中國力量,併力爭透過繪本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與藝術的無窮魅力。

作為中國的出版人和創作者,肩負著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重任。要想肩負起這個重任,首先要對中華文化有較深刻的瞭解與認識,插畫也是如此。只有我們真正領悟到中國古代插畫的價值,瞭解其精髓所在,才能傾心去學習與研究,挖掘出其永恆的藝術價值,並加以融會貫通,做到古為今用。這個過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對編輯和創作者的悟性、韌勁和綜合修養是很大的考驗和挑戰。但隨著中國繪本編輯和創作者隊伍的擴大,原創繪本市場的日益成熟,一定會誕生更多優秀的繪本編輯和繪本大家。今後中國原創繪本即使走得再遠,它也不會遠離中國古代插畫藝術這條源流。

對我們來說,從事繪本的策劃、編輯和創作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因為大家對繪本感興趣,所以工作起來並不覺得辛苦。每當看到自己的創意變成了現實,心裡的滿足感就油然而生。

古代插畫選介

→六經圖

《六經圖》為清鄭之僑編輯,內有大量木刻插圖,涉及卦象、日星、疆域、廟堂、服飾、文物、車旗、鳥獸草木等。

→詩傳大全

《詩傳大全》(詩經大全)由明內閣首輔胡廣等奉敕編輯。全書共二十卷,頒行後成為明代科舉取士用書之一。此書以趙孟頫體寫刻,其中版畫插圖非常精美。

→坐隱先生訂棋譜

明徽州出版家汪廷訥編訂。汪廷訥精於劇作、圍棋,與湯顯祖交好。此書雖系棋譜,刊刻正遇木刻版畫光芒萬丈的明朝萬曆時代,這個時代書籍的出版用鄭振鐸的話說“無書不插圖,無圖不精工”。此書中的版畫出於徽州雕版大師之手,為以富麗精工、流暢婉轉見長的徽派版畫上乘之作,被後人稱為木刻版畫的奇作。

→慶賞昇平

清代宮廷昇平署戲曲人物畫像冊,全書共九十七幅戲曲人物畫像,每幅畫像用各種色彩在人物臉部和人物穿著上勾畫而成。

→程氏墨苑

明萬曆年間制墨大師程大約編,著名畫家丁雲鵬繪圖,徽刻名工黃轔、黃應泰、黃應道鐫刻的墨譜。以良紙佳墨刊印成書,是當時出版界的盛事。→方氏墨譜

《方氏墨譜》共收錄方於魯所制名墨造型圖案385式。系方於魯延請徽州著名的畫家丁雲鵬、吳羽、俞康仲按墨模的大小及墨錠的花紋圖案繪成底本,然後由徽州虯村黃氏刻工黃德時、黃德懋等人刻版刊印。丁氏繪畫以線條白描為主,生動纖麗,細入毫髮;黃氏刻工則刀法流暢,摹繪精細,精妙絕倫,其他名家的品評題贊文字亦是手書寫刻上版,該譜是當時徽州一流畫家、刻工和印工完美合作的結晶,堪稱三絕。

→十竹齋書畫譜

明末胡正言編印的畫冊,兼有講授畫法供人臨摹的功能。分為書畫、墨華、果譜、翎毛、蘭譜、竹譜、梅譜、石譜八大類,收入他本人繪畫作品和複製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都配有書法極佳的詩詞。

→芥子園畫譜

《芥子園畫譜》又稱《芥子園畫傳》,是清代繪畫技法圖譜,較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畫(山水畫、梅蘭竹菊畫以及花鳥蟲草繪畫)的基本技法。

→千家詩注

目前《千家詩注》存世只有七絕和七律兩卷,上下冊。一卷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一卷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所用顏料都為天然礦物質顏料,色彩鮮豔,精美絕倫,具有很強的層次感,歷六百多年而不褪色。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也是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全書共十八卷,123幅圖,初版距今已有近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