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個人最通透的活法:少慮、少欲、少言

生活中,幸福的配料,不需要太多。

想讓生命過得更好,不是畫蛇添足,而是刪繁就簡;

不是要擁有越來越多,而是留下來的,都恰如其分。

01

少慮

曾讀過一句話:“所有的不堪和煩惱,只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戀和自虐而已,所有的擔心和疑慮,全是自己的原因。”

多思者必累,多想者必苦。

想太多是對生命的煎熬和折磨,更是一場自導自演的災難。

契訶夫的小說裡寫過一個小公務員的故事。

這位小公務員在劇院裡不慎將唾沫濺到了前排的將軍身上,而將軍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但小公務員心裡害怕,總擔心對方覺得自己是在故意冒犯,誠惶誠恐,不能安心,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

結果惹得本毫不在意的將軍大發雷霆,小公務員也因此嚇得一命嗚呼。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想得太多,會把簡單的事搞複雜。

過度的思慮,只會讓人焦慮不安,既耗廢了精力,還拖垮了身體。

無端的猜想,往往是自尋煩惱。

一個人最大的內耗,就是跟自己過不去,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反覆琢磨。

勤思固然能讓人自省,讓人明理,但過度考慮,只會讓人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淵。

卸下那些不必要的負擔和糾纏,掙脫心靈的羈絆,才能以灑脫的心態,向前奔赴。

02

少欲

《道德經》說:“少取方可獲得,貪多則會迷惑。”

追求少,方可獲得,追求太多,反而會被紛繁的選擇迷了雙眼。

最難感知快樂的人,不是一無所有的人,而是永遠感到“缺乏”的人。

柳宗元有一篇文章叫《蝜蝂》。

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無論遇到什麼,就拿過來放在背上,漸漸地東西越來越重,但筋疲力竭也不肯停下,直到跌倒摔死。

理應讓你開心的東西,反而讓你倍感壓抑。

人如果長期在負重前行,怎會不垮呢?

慾壑難填。

人想要的越多,越難得到滿足,快樂便越來越少。

生活不妨活得簡單一些,一味求多,不一定真的快樂。

節制慾望,不走上一條貪圖享樂的道路,才使人更明白,人的幸福來自內在,並非向外索求。

心中真正的安寧,來自於簡單的生活和豐盈的頭腦,而非外在的奢靡與浮華。

03

少言

“百病從口入,百禍從口出。”愛惜自己,就需管住自己的嘴巴。

言多必有失,語多必傷人。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需要說的話,謹慎言說。

賈詡在曹操手下做謀臣,他深知自己並非曹操親信舊臣,對於生性多疑的曹操來說,無疑是一個潛在威脅,他便用“少言”的方式進行自保。

在當時複雜的政治背景中,為求漢魏嬗代順利完成,年邁的曹操一定要選一位符合他心意的君主替他完成心願。

於是,他找到了賈詡。

賈詡不想捲入這場紛爭,索性來了個“閉口不言”。

不管是對曹操,還是繼任的曹丕,賈詡始終寡言相對。

曹丕即位後,賈詡被封為太尉,死後更配享太廟。

易中天說:“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活得最久,還保全了家人。這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寡言有福。人前不說好壞,人後不論是非。話不言盡,看破不說破,給人留薄面,給己留後路。

聰明的人,從不在言語上與人爭,適時的沉默,是一種智慧,也是一個人最大的自覺。

一個人懂得沉默的智慧,那麼人生的路自然會少許多挫折,過得平順安寧。

正所謂:“寡言養氣,寡慮養神,寡慾養性。”

夫少者,多之所貴也。

凡事以少為貴,方能得到更多。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取捨的過程,與其貪多,不如求少。(渡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