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駱駝祥子》:一輛黃包車,三起三落的人生,祥子的故事耐人尋味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名叫祥子的黃包車伕,整部小說都是圍繞這一人物形象而展開的。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東大學朋友談起他僱傭車伕的經歷與見聞:一位車伕買了“洋車”不久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後還是受窮。當時老舍覺得該題材可以寫成一部小說。老舍的朋友隨後又說起另外一個車伕的故事:這個車伕被軍隊抓去了,哪知轉禍為福,他趁著軍隊轉移之際牽回三匹駱駝,這便是《駱駝祥子》故事的原型。

老舍決定把駱駝與車伕結合到一起,用駱駝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場。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蒐集材料,不斷潤色祥子的形象。此後,老舍辭去教職,專心地投入到《駱駝祥子》的寫作中。1937年1月,小說在《宇宙風》連載。

《駱駝祥子》祥子是一個進城務工青年,剛進城時,祥子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也對人生做好了規劃。

祥子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子,甚至逐漸擁有更多的車子,開一個車行。不僅如此,祥子對生活還有著進一步的憧憬:等事業穩定了,再娶一個能誠實、吃苦耐勞、年輕力壯、體面規矩的鄉下姑娘當老婆。

為此,祥子努力工作,而小說的名字“駱駝祥子”也恰如其分地體現了祥子的這一點,小說中寫道:祥子的勤勞使他累彎了腰,弓著的後背像駱駝一樣。這句話形象又生動地體現了祥子吃苦耐勞的特點。

劉四爺的女兒虎妞之所以愛上祥子,和他的勤勞與對生活報以熱情也是分不開的。但是,社會的現實沒有讓祥子如願以償。相反,祥子的一生充滿了艱辛與磨難:小說以祥子買車的三起三落為主要線索,祥子和虎妞的愛情結合也是一條線索,兩條線索相互交錯,卻又相互獨立。

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劇,在小說中有一段中肯又貼切的寫照:祥子拉洋車是為了抄近道,可是誤入了羅圈衚衕,轉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除此之外,小說還用大量筆墨對祥子周圍的人的生活面貌進行了細膩描繪,這些人的階層不同,性格迥異,他們的生活圈相互交錯,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生活面貌。老舍先生透過對不同的人物的描寫,全面揭示當時的社會現狀,進而渲染了祥子命運悲劇的必然性。

作為《駱駝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是舊社會底層勞動者的代表,祥子是一個勤勞、善良但缺乏覺悟的車伕形象。小說以 20 世紀 20 年代的北平為背景:破產的失地農民祥子從農村來到北平,成為北漂。

為了謀生並能在城市立足,祥子幾乎嘗試了所有的體力工作,他忠厚老實、吃苦耐勞、勤勞上進。初進城的祥子幾乎是完美的,是個絕對好人,他善良、勤勞、堅毅,並且又有著強健的身體和明確的生存目標。

正如作品所寫:這個小夥子“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餘的肉,脖子可是幾乎和頭一邊兒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他確乎有點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在生活上,祥子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賭錢,沒有任何嗜好,祥子之所以常年保持這樣的生活習慣,是因為他為自己制定了長遠的目標,並規劃好了自己的人生。

祥子沉默寡言,但是卻不願仿效城裡人的言行舉止,進城後的他依舊保持著來自鄉村的口音和生活中歷練出的勤勞。可以說,祥子雖然生活在城市裡,但是他的心態和價值觀念完全是農民的心態和價值觀念。

祥子的終極目標是攢錢買一輛黃包車,然後憑藉拉車能在城市立足。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祥子儘可能地縮減不必要的開支,就是生病了,他也捨不得花錢買藥。

祥子不僅有充滿青春活力的健壯外表,而且有一個勞動者、一個淳樸農民的善良本性,正如作品所寫:“他不怕吃苦,也沒有一般洋車伕的可以原諒而不便效法的惡習”;祥子安貧樂道,他知足、不爭,拉車從不與別人爭生意,有時候甚至不肯要價,只說聲“坐上吧,瞧著給”。

就這樣,經過三年的打拼,祥子終於攢夠了一百塊錢,買了一輛車子。這輛車子是祥子名下的真正屬於他的資產,他開啟了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的車伕人生,並依靠拉車維持自己在城裡的生活。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尤其是放到祥子身上,可以說是切中肯綮。祥子思想保守,甚至有些自私,他沉默寡言,很少與他人談吐心事,他從不與別的車伕接觸交流,獨自生活在自己的封閉世界中,在上世紀20年代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裡,祥子對世事不聞不問,一如既往地拉著他的車。

有一次,在拉車的途中,他明明知道事情不妙,甚至預感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但他放不下所謂的面子,繼續拉車,結果剛買了半年的屬於自己的車被兵痞搶去。祥子人生中的第一輛車就這樣匪夷所思地丟失了,但要強的祥子是不甘心的,不擁有屬於自己的車,不拉上自己的車,祥子的生活瞬間就沒有了目標。

買上自己的車子,開啟拉車的人生,這是祥子的人生目標和人生意義。在這種心理作用的驅使下,祥子又開始攢錢,準備再買車。祥子性格中要強的一面幫助他繼續去實現自我,早出晚歸拼命拉車,對自己的飲食也節約到讓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為了能夠攢錢再次買車,祥子不惜鋌而走險,在他歷經生死偷來兩匹駱駝後,仍然是想著賣了駱駝買車。祥子在賣掉駱駝後,逐漸攢夠了第二次買車的錢。

方太太讓祥子把錢存在銀行,祥子卻固執地認為把錢放在自己手上最好,但是拼命賺來的血汗錢,包括祥子藏在瓦罐的三十多塊錢被孫偵探一洗而空。

孫偵探威脅恐嚇祥子時,懦弱的祥子不敢反抗,更不敢呼救,此時的祥子在自身負面性格的作用下逐步喪失自我。祥子認為自己沒辦法反抗,就此不了了之,這是祥子理想的第二次落空。

在第二次買車階段,祥子在不斷實現自我同時也在不斷喪失自我,看到別人喝酒吃煙去青樓,受了委屈的祥子很羨慕,覺得他們是對的。祥子自此覺得,煙和酒不會花很多錢但可以安慰他。不過此時,在自我實現與自我喪失的心理天平中,自我實現還是佔了上風,祥子內心還是拒絕染指菸酒。

為了攢夠錢買上車,祥子骨子裡自私狹隘保守的一面又呈現出來。以前的祥子,是忠厚老實、吃苦耐勞、勤勞上進的,這是他進城時的初衷,他不會和別的車伕搶生意的,更不會和別的車伕發生衝突。但此時的祥子為了實現人生的小目標,他放棄了初衷,這個過程中,祥子也經歷了痛苦的心理抗衡。

第三次,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錢幫祥子買了一輛車,這次祥子雖然區域性實現了自我,但最終是徹底喪失了自我。與虎妞的婚姻不是祥子的本意,祥子迷失了人生追求的方向。

虎妞相貌醜陋,是個38歲的老姑娘,而且雄性化。虎妞,人如其名,虎頭虎腦,黑鐵塔似的,長著虎牙,這是老舍對虎妞身體的醜化。相貌很抱歉、性格很潑辣的虎妞,做起事來卻是手腕狠、動作快。虎妞還喜歡罵人,許多說不出口的汙言穢語,虎妞卻是脫口而出,張口就來,而且說得很自然,簡直就是出口成髒。

虎妞是一個工於心計但又大膽追求愛情的女性形象。作為劉四爺的獨女,虎妞幫著劉四爺打理家業,在打理的過程中對車伕刻薄、吝嗇,有一種盛氣凌人之感。

虎妞對祥子有好感,為了達到和祥子在一起的目的,她精心謀劃了一番:虎妞對祥子說她懷孕了,最終和祥子生米煮成熟飯。因為虎妞的計謀,祥子與自己並不喜歡的虎妞結為夫婦,但祥子娶虎妞並不是自己的意願,因此這也就讓他放棄了人生的理想。

祥子本打算透過自己的努力買上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他一廂情願地認為賺錢買車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虎妞的威脅及小馬兒和老者的遭遇使祥子把一切希望都放下,最後,祥子無奈地向現實做出了妥協。

結婚之後,虎妞對祥子嚴加管教,雖然在所謂的事業上祥子算是暫時實現了自我,但祥子內心極度痛苦。在情感上祥子喪失自我,他也逐漸失去了對自由與理想的嚮往。

祥子對老婆的美好幻想破滅了,但打擊還沒有結束。在虎妞難產的時候,祥子心疼錢沒有送虎妞去醫院,虎妞在難產中去世,祥子不得不賣掉車子給虎妞辦喪事,虎妞和孩子的逝去以及車子的又一次失去對祥子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祥子雖然依靠虎妞實現了買車的理想,但是他內心極度痛苦最後還因為虎妞的去世而不得不賣掉車子,這使得祥子徹底喪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後來,祥子遇到了小福子,與小福子相戀了,小福子完全符合祥子對老婆的幻想,小福子的出現也使祥子又燃起了一絲對生活的希望,小福子是一個善良卻又可悲的人物,她被父親賣給軍官,在軍官被調走後她第一時間回到孃家。

祥子喜歡小福子,但他看到小福子的父親和弟弟後,自私、狹隘的祥子卻做出了離開小福子的決定。小福子回到孃家,正是悲劇命運的開始,父親酗酒成性並打死了母親,兩個弟弟無依無靠,家庭即將破碎的小福子被父親賣到了妓院,難以忍受屈辱的小福子選擇上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自此之後,祥子逐漸變得麻木不仁、墮落、懶惰、自私、貪婪起來,他不再像年輕時一樣拼命地拉車賺錢,而是對打車、勞作產生了濃厚的厭惡。

祥子不再像年輕時一樣尊老愛幼,他不再誠實勞動,他開始搶病弱老人的生意,到曹先生家騙吃騙喝,最終淪為一個欺凌弱小的人、一個近乎無賴的人。更準確地說,此時的祥子儼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無賴,就這樣,祥子徹底墮落了,並在墮落中走向消亡。

三次買車失敗,三次抗爭,最終祥子完全喪失自我,這是與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祥子在城市裡的人生軌跡。祥子想靠自己一個人的微薄力量在那個世界裡奮鬥顯得那樣蒼白而無力,最終祥子向命運屈服,並在墮落中無限沉淪。

祥子的性格導致了他人生的悲劇,祥子思想和性格上的缺陷決定了他的孤獨與脆弱以及必然失敗的命運。

由於心疼錢,祥子沒有送虎妞去醫院,導致虎妞在難產中去世;小福子孤苦無依的時候,祥子沒有去解救她,從而間接導致小福子自盡。可以說,是祥子的怯弱、自私、無能、小氣和認知,間接地導致了她們的去世,而這些因素也成為祥子最終墮落的誘因。

《駱駝祥子》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小說以祥子為中心,以其在買車問題上的“奮鬥、掙扎、幻滅”三起三落為主線,立體地展現了市民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全景圖,從而構成了一幅色彩鮮明的二十年代初北平市民社會的風俗畫卷。

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的開篇寫道:“祥子,不是駱駝,因為‘駱駝’只是個外號。”“駱駝——在口內負重慣了——是走不快的,不但是得慢走,還須極小心的慢走,駱駝怕滑;一汪兒水,一片兒泥,都可以教它們劈了腿,或折扭了膝。駱駝的價值全在四條腿上;腿一完,全完!”老舍把祥子比喻成駱駝,對駱駝的描寫不是純客觀化的,而是帶有較強的感情色彩。

駱駝的性情、駱駝的脆弱折射了祥子的命運。祥子為卑微的生活苦苦掙扎,他是那麼不起眼,“不但吃的苦、喝的苦,連一陣風、一場雨,也給他的神經以無情的苦刑”。儘管他身上沾染了各種各樣的“可以原諒而不便效法的惡習”,有時甚至是可恨可憎的,但所有的那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生活的風雨刻印出的深深印記。

祥子是個絕對的好人,同時他的生活願望又是那麼普通,但是這樣的祥子在當時的社會里卻無法生存。為此,作品設計的四個關鍵性情節決定了祥子的悲劇,它們分別是被軍閥搶劫、被孫偵探敲詐、被虎妞強行佔有以及小福子的死亡。作品設計的其他情節,比如夏太太勾引祥子,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醜惡腐爛。這些都是社會外部環境的因素,是社會現實,把祥子逼到了絕路,使他墮落。

老舍先生談到《駱駝祥子》的創作時強調:他所要觀察的不僅是車伕的一點點的浮現在衣冠上的、表現在言語與姿態上的那些小事情,而是要由車伕的內心狀態觀察到地獄究竟是什麼樣子。車伕外表上的一切,都必有生活與生命上的根據。老舍試圖找到其根源,透過寫出勞苦社會好人沒好報的故事,質問“好人”所生存的社會環境。

老舍說:“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來,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裡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也在小說中感慨萬分地說出:“一個拉車的,要立在人間的最低處,等著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擊打。”這句話道出了祥子的毀滅與整個舊社會有著莫大的關係。

縱觀祥子生活的社會現實,既有反動統治下政治的黑暗、時局的動盪;又有戰亂、天災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的擠壓,致使下層勞動者生活在罪惡的地獄裡。祥子的形象,是在當時那個黑暗社會層面上、在他與各種社會力量的複雜關係中凸顯出來的,他的悲劇是社會的產物。

作為一個農村破產的失地農民,想要實現在城市擁有一輛自己的洋車做一個自食其力的獨立勞動者的夢想,在當時暗無天日的舊社會簡直比登天還難。黑暗的社會環境終究擊垮了祥子美麗的夢想。祥子的悲劇就產生於他生活在地獄般非人的環境裡,他一次又一次地同命運搏鬥,所有的幻想和努力都化為泡影,惡劣的社會毀滅了一個人的全部。

老舍以小說的形式,透過祥子的悲劇,向世人呈現了舊社會城市底層勞動者的艱辛與無奈,揭示了導致祥子悲劇命運的因素,小說有著強烈的寫實意義和現實意義。《駱駝祥子》對社會的批判,是以人為本的社會批判。老舍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上,對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弱者寄予深切的關懷和同情,對於摧殘人的社會進行無情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