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這個有些年頭的“燒腦”遊戲品類竟成了年輕玩家的新寵?

最近,陀螺君注意到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遊戲品類:“海龜湯”。在TapTap和好遊快爆上,兩款“海龜湯”類手遊《你已經猜到結局了嗎》和《海龜蘑菇湯》均有9分以上的高評價,且二者在TapTap上的關注數分別有75萬+及28萬+之多。

而且從使用者口碑來看,玩家對這種以單機向體驗為主、且畫風和整體格調略顯小清新的單元式遊戲表現出了非常高的遊玩興趣和討論熱情(如《你已經猜到結局了嗎》的使用者評論超過了6000條)。好了問題來了,“海龜湯”遊戲究竟有多大的潛力?它值得我們挖掘嗎?

一種歷久彌新的童年驚悚小故事

提到“海龜湯”你一定會想起多年前聽過的一則細思恐極的驚悚小故事:

一個女孩兒走進一家餐廳,喝了一碗海龜湯(另有一說是企鵝肉),然後她就自殺了。

而事情的真相是:幾個月前這個女孩兒曾與男友一同出海,海上偶遇暴風雨船隻失事,二人漂流到一座孤島,即將斷糧之際男友說要外出打獵,隨後負傷帶回一塊海龜肉為女孩兒熬了一碗湯,沒過多久便因失血過多離世了。女孩兒獲救後來到餐廳點了一碗真正的海龜湯,卻發現居然不是在海島上嘗過的那個味道,頓時明白她吃的根本不是海龜湯,於是自殺了。

這個故事就是典型的“海龜湯”。在這裡,上面的一小段話用於簡單闡述事件經過,即所謂的“湯麵”;而下面那段稍嫌冗長的段落則具體交待了事件的前因後果,我們稱之為“湯底”。

湯麵

湯底

當然,“湯底”不會輕易示人。猜謎者只能透過不斷提出問題,儘可能縮小謎題的範圍,以還原事件真相;而對於猜謎者的提問,出題者則僅以“是”或“不是”亦或“沒有關聯”三種答案來回復,除非猜謎者提出精彩問題,不得提供除此之外的任何線索。

以《你已經猜到結局了嗎》的謎題為例,遊戲首先給出三到四個可以從“湯麵”直接提煉出的關鍵詞,玩家需圍繞上述關鍵詞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不是越獵奇、越離奇的問題越好,有時候更具延展性的問題反而更有價值),如若問出“精彩提問”,即可觸發埋藏於表象之下的更有深意的關鍵詞,如此反覆提問直至玩家最終猜出謎底。

比如這個“海龜湯”盤了半天發現真相是:玩家在操縱錢夫人玩《大富翁》

如你所見,“海龜湯”遊戲是一種極其強調邏輯性和推理能力的益智遊戲。在專業術語裡又叫作情境猜謎(Situation puzzle),水平思考遊戲(Lateral thinking puzzle),是十分考驗玩家思維能力的猜測情境型事件真相的智力遊戲。其源頭,亦是“海龜湯”故事的出處:由英國人保羅·尼尼安·斯隆(Paul Ninian Sloane)於1992年至2017年創作的暢銷歐美的橫向思維謎題(Lateral Thinking Puzzle)書籍——《保羅斯隆的海龜湯》系列。

如今,隨著電子遊戲和移動裝置深入千家萬戶,“海龜湯”遊戲的形態也變得五花八門起來。

新奇有趣還益智,但也有其弊病

其實早在2009年,日本遊戲開發商level5就以《保羅斯隆的海龜湯》為基礎,在NDS上推出了《斯隆與馬克貝爾的謎之物語》。這款硬核文字推理遊戲玩法和《你已經猜到結局了嗎》大同小異,玩家將故事提供的關鍵詞與相應片語連線,由此不斷髮問,一旦問及故事核心因素,便能解鎖下一層關鍵詞,最後逐漸拼湊出事件真相。

百度使用者「水野的四葉草」釋出的小品遊戲《第七號列車》(後免費登陸Steam)同樣基於“海龜湯”式解謎,以文字為線索,由玩家自行挖掘女主和主人公身上的秘密。雖然遊戲仍以頗為“老舊”的視覺小說為主要呈現方式,但“海龜湯”玩法與故事本身十分相得益彰。

《你已經猜到結局了嗎》則直截了當地將數十個“海龜湯”故事堆疊到一起,最後再用文字AVG將整個遊戲包裝完整。不過,該作在故事最後採用的逆“海龜湯”模式(即女主發問,玩家來回答“是”或“不是”),倒也令遊戲劇情多了一絲懸疑感。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作了在Steam上開啟了創意工坊功能,且“海龜湯”是一個個獨立自洽的故事,因此除本篇及番外篇外,玩家大可以隨意發揮腦洞,創作形形色色的“海龜湯”故事,在《你已經猜到結局了嗎》的創意工坊中,甚至不乏超越原作的UGC作品(事實上“海龜湯”也是非常適合UGC的遊戲題材)。

除了在文字、推理和故事上做文章,為了讓遊戲表現形式不那麼單調乏味,“海龜湯”還在推理過程中加入了圖片。比如在《海龜蘑菇湯》中,每當玩家猜出部分關鍵詞後,遊戲也會逐步解鎖“故事照片”,輔助玩家推導(但也有一些照片刻意誤導玩家推理)。

此外,相較於《斯隆與馬克貝爾的謎之物語》《你已經猜到結局了嗎》,《海龜蘑菇湯》在玩法上更側重於文字推理——大多數情況下,玩家只能根據十分稀薄的已知資訊量,不停猜測關鍵詞,這多少有點憑運氣、甚至盲目的感覺。

整個故事需要填充的空白太多了

到這裡,你應該也已經發現了,由於“海龜湯”遊戲重文字、重邏輯,也相當費腦子,因此對缺乏耐心以及時間不夠充裕的玩家不夠友好。這也是為什麼“海龜湯”遊戲儘管受小眾群體歡迎,卻遲遲沒有走向更大圈層的主要原因。那麼,如何在這個品類的基礎上做突破呢?

是“海龜湯”遊戲,更是情境式交友

答案很簡單:做社交。

目前,“海龜湯”遊戲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正是一類糅合了劇情殺和社交場景的聚會型“海龜湯”社交遊戲(或者說社交軟體)——《海龜湯》(沒錯,這個App就叫這名字)。其遊戲玩法與大多數“海龜湯”相似:玩家扮演主持人(即出題者)身份,其餘一名或多名玩家依據“湯麵”輪流發問,直到一人解開“湯底”。

引入社交的好處不僅在於增強使用者黏性,龐大的使用者亦可自生產大量UGC向的謎題。並且,基於“海龜湯”遊戲的強互動性,《海龜湯》還可以在遊戲房間內構築大量熟人社交及陌生人社交場景,甚至有一部分現實生活中本已相識的玩家也是透過該遊戲慢慢熟絡起來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龜湯》與其說是一款遊戲,倒不如說是一個混雜了各種多人娛樂場景的社交平臺。譬如,“海龜島”目錄下包含了諸如“血染鐘樓”、“誰是臥底”“盲猜”“聊天派對”等頻道;“海龜湯”目錄下除了組隊玩“海龜湯”遊戲,還有許多語聊派對;“廣場”目錄則擁有像普通社交軟體一樣的同城、發現等功能。

此外,使用者還可以向其他使用者“求婚”、組CP。而鑑於該App使用者普遍比較年輕,其產品調性總體來說頗似融合了劇本殺、“海龜湯”等多人遊戲的社交軟體Soul。

在陀螺君看來,這款名為《海龜湯》的“海龜湯”產品,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海龜湯”遊戲單機屬性強、變現能力弱、內容消耗快的問題。但也從側面反映出,至少目前,想要靠“海龜湯”玩法單獨支撐起一個長線運營的產品難度實在不小,產品往往需要新增其他玩法或元素才能形成一個能夠正常迴圈的商業閉環。未來,諸如《你已經猜到結局了嗎》《海龜蘑菇湯》這類小而美的精品單機遊戲可能仍將是“海龜湯”遊戲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