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對話有“職稱”的河北職業農民:種地有門檻,農民也是技術人才

11月1日,出差返鄉的於江終於拿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專業職稱證書,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於江表示,這是他透過石家莊市農民職稱評定後,第一次有了成為“職業農民”的實感。於江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鹿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拿到證書的那一刻,意味著他成為了全市最先取得初級職稱的新型職業農民。他說:“我的妻子是一名老師,具有專業職稱,我一個種地的農民,現在也獲得了專業職稱,我很高興。”

河北職業農民於江。受訪者供圖

從零開始的職業農民培訓

1976年出生的於江,擁有中專學歷,2011年他回到家鄉鹿泉區宜安鎮馬山村,一番試驗後,2012年在村子裡成立了鹿馬種植專業合作社,以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於江說:“以前村子以水泥產業為主,後來為了環保廠子關停,留不住人,年輕一點的人都外出打工了。”可於江選擇了回村,他說,自己在成立合作社之前乾的是化肥銷售的工作,與農業生產比較沾邊。

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時候,於江才發現種植和銷售完全不是一回事。他說:“最開始我什麼都不懂,只能依賴村民們種植的經驗,但是收成並沒有那麼理想。”開始投身農事生產的於江,對種植技術一竅不通,參與合作社的村民也都是村裡年紀較大的人。他介紹,村子裡的年輕人往往選擇去村莊四五十里地外的城市打工,在合作社裡的工人,年紀平均在五六十歲。“年紀大的人就不往外走了,合作社也是給他們提供一些崗位,能賺點錢貼補家用。”

有一次,由於經驗的缺乏和疏忽,於江三四百畝地裡的麥子全被暴雨淹了,損失嚴重。於是,對發展現狀不滿意的於江,開始探求變化發展。近年來,河北省石家莊市為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與各單位合作,建立起一套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機制,透過對農民的職業培訓,進一步提升農民能力。於江抓住這個學習的機會,他說:“每一年都可以報名參加,再忙我也會去上課,連續一個月每天都會上課。”

連著三四年,於江都在職業農民培訓中獲得了結業證,併成為當屆的優秀學員。他介紹,培訓會根據農業不同領域劃分成不同的班級,自己所在的班級就是種植班。於江說:“培訓分成理論課和實踐課,小到農事基本常識,大到最新的農機技術,都會學習。”

科學的知識比經驗更重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在完善人才戰略佈局層面,報告提出堅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而早在2018年中央一號檔案中就明確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各地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事實上,如今像於江這樣的新型職業農民並非少數,根據河北省釋出的資料,2018年到2020年三年間全省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超過20萬人,參與培訓的農民參加專家講座,學習技能,透過結業考試之後,才能拿到結業證書,這也是河北省評定職業農民職稱的門檻之一。

於江的職業農民職稱證書。受訪者供圖

職業農民培訓帶來的收穫,讓於江把合作社越做越好。他說:“最開始根本不懂這些知識,是在培訓中聽農科院的專家、科學家上課才懂的。”於江說,小麥種子下種,按照以往的經驗,一畝地平均要下四五十斤,但是聽完專家的培訓之後,才瞭解到,結合自家耕地的條件,最合理的配比應該是一畝地三十斤種子左右。

“最開始我就是按照一畝地四五十斤去種的,後來發現收成沒想象的好,參加完培訓之後,我就按照專家教給我的方法去種植小麥,在新一年的收穫中,就感受到這個培訓的好處,真正幫助我們獲利了。”於江回憶,自己按照專家的方法種植小麥之後,當年的小麥收成平均每畝地產量提升了兩百斤,他說:“在種植這件事上,分毫必爭,一畝地多一公斤產量,農民就多一份收入。”不僅節省了成本,還提高了小麥產量,於江真正嚐到了種植科學知識的甜頭,也明白了種地這件事不是有手就能幹。

學成的於江,漸漸上手了合作社的各項事務,合作社如今的規模也擴大到超百人,擁有三千多畝耕種土地。配合著合作社的種植端,於江開拓發展了家庭農場、產品公司等專案,形成了一條從種植到產品銷售一應俱全的農產品產業鏈。如今,他的農場託管區域輻射了56個村莊,讓1。75萬小農戶的勞動力有更多的時間去參與經濟社會活動,農民成員每人每年增收3萬多元。

村裡唯一的

農業

技術員

擴大經營規模,讓農產品走出村莊,也是於江從培訓中學習到的經驗。於江回憶,在一次培訓實踐的過程中,他了解到當地一個合作社社長把農作物變成商品售賣到南方去,這一舉動觸發了他想要聯通各地的想法。於江說:“我要讓農產品走出村莊,讓別的地方也能吃到我們村莊種植出來的糧食。”

藉由他人的經驗,於江在山西建了兩個糧油超市,裡頭售賣的小麥粉都是自家合作社種植的小麥磨出來的,在當地得到的反饋不錯。“小規模的種植生產,只能自產自銷,但是培訓中我也學習了別人合作社經營的經驗,明白要讓產品走出本地,走向更大的市場。”

連續幾年的培訓學習,讓於江在經營上也有了新的思路,同時,往返于田地和市場的他,也成了半個農事專家,經過多級推薦,他成了馬山村唯一的一名“農業技術員”。他說:“如何打藥,檢查病蟲害,進行一些農業新技術的指導和傳達一些預防措施,這些都需要我來做。”

農業技術員的要求很高,於江也是在一步步的成長中獲得了村民的信任,就連和村民聊天的過程中,他都能幫著解決一兩件村民在種植上遇到的難題。“比如誰家麥子得病蟲害了,我就上地裡幫他看看,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於江有一個工作記錄本,專門記錄村民們找他詢問的困難,一年下來,記錄在冊的大問題超過五十件,他說,村裡資訊牌上有我的電話,只要村民需要我,我就會趕過去幫忙。

種地必須要有門檻

如今,於江的三千多畝土地,全部運用機械化生產,在僱傭的農民裡,年輕技術人員的比重也漸漸變大。於江介紹,合作社裡的土地噴藥工作,都由無人機完成,技術人員也都是有無人機駕駛證的,而用作耕地的拖拉機則是目前區裡最大型的農用拖拉機,每天耕地工作量超過一百畝。“現代化發展,農業也要跟上,種地已經不是過去那樣用鋤頭就能幹了,對農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於江說。

於江(右一)和他的農用無人機。受訪者供圖

“農民也是技術人才,也需要認可。”拿到專業職稱證書的於江,心情很激動,他說,感覺自己終於被認可了。“原本大家都是拿經驗說話,現在發現經驗有時候也不管用了,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把地種好,大家看到我被官方認可了,對我就更加信任,對專業知識和技能也會有新的認識,願意去學習新技術,接受新思想。”

種地也需要評職稱嗎?面對自己評定職稱後部分網友提出的質疑,於江說,“種地必須要有門檻,只有多學習、多培訓,才能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發展,種出好糧食。”正如於江所說,農民評職稱,是對職業農民技術的肯定,也只有劃分門檻,才能讓加快農民職業化步伐,迴應鄉村振興的要求,培養真正愛農業、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於江說:“我們農民,前方也有等待被征服的星辰大海。”

新京報記者 陳璐

編輯 唐崢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