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施工隊挖出一裹著龍袍的乾屍,專家說:這是史書不敢記載的一幕

在古代如果說誰是最尊貴的人,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皇帝,皇帝的日用品十分尊貴,尤其是象徵著地位的龍袍,普通人要是敢私自穿龍袍,就會被視作造反,不僅會讓自己丟了命,還會連累整個家族,所以一般來說挖到了身穿龍袍的屍身,一定就是某位皇帝。

現代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古墓,墓中人身穿蟒袍,卻用龍袍陪葬,翻遍了整個史書,也沒有關於這位“帝王”的記載,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2006年,北京石景山某施工現場發掘出了一具乾屍,經過專家初步勘測之後,確定為墓主人為男性,屍身長1。75米,令人驚奇的是左腳長著六根腳趾,棺頭上書:“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根據這一線索專家們翻遍了《清史》,卻沒有發現任何關於此人的記載,更加令人迷惑的是在他的棺中有許許多多不同型別的官服。

據考證中憲大夫是一個四品官職,在其官服上面應該繡著鴛鴦才對,但是這具屍身上所穿衣服卻是麒麟圖案,要知道在清朝只有一品武官才能身著麒麟,更讓專家驚歎的是棺中存在“四爪蟒袍”和“五爪龍袍”,一個四品官員卻有親王才夠資格穿的服飾。

此外清朝男性的髮飾都是後面留有辮子,前面剃光,而乾屍的這種另類“髮髻”卻與清朝風格嚴重相悖。

這些矛盾全部集結在一個人的身上,身為中憲大夫,必須要遵從清朝的制度,畢竟清朝對這方面有嚴格的控制,可是黃拙吾這個名字卻是一個漢人名字,因此可能極為反對清朝的留辮子做法,很多漢人在去世之後,都會由家人偷偷的減掉辮子在下葬,在他們看來留著辮子無法面見自己的祖宗,因此可以解釋為何清朝會有沒辮子的官員了。

那麼身穿蟒袍下葬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因此能看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官員,黃拙吾,這個名字並不好聽,甚至還有一點拗口,按照古人取名字的習慣,不該如此,因此只能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名字帶有一定的象徵意味,皇黜吾?難道是一個被皇帝罷黜的原繼承人嗎?

這種推測不是沒有可能,就像當年的康熙皇帝,整整在位61年,很多大臣都勸他讓出皇位,安心的做一個太上皇,可是過度的迷戀權力讓康熙覺得太子是一個威脅,於是他就多次把自己的太子囚禁起來,為的就是獨攬大權,操控天下。

而康熙對這個太子的感情非常複雜,他的生母是康熙最寵愛的皇后赫舍裡,但是赫舍裡因為難產早早死去,只留下了一個孩子,讓康熙十分悲痛。

特殊的身份讓胤礽在康熙眾多的兒子中脫穎而出,深得康熙喜愛,甚至達到了溺愛的地步,曾說道:“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嫗愛惜”,即便日常公務繁忙,康熙也堅持親自撫養這個自小就沒有母親的孩子。

在胤礽年幼時,康熙就悉心培養他,將他是做自己未來的接班人,在他的教育問題上傾注了很多心血,而康熙的厚愛也換來了回報。

胤礽勤奮好學,熟讀四書五經,並且能夠發表自己的見解,曾說過:““溫故知新,盡人以合天,方為不負所學。”

康熙二十五年,十三歲的胤礽曾在文華殿中為眾位大臣講解儒家經典,因為苦學多年,又經過反覆的練習,使得胤礽非常自信,大臣們看到之後紛紛讚歎這位接班人有帝王風範,康熙也十分滿意。

除了文學造詣之外,胤礽在武功方面也有傑出的天分,尤其是騎射,在眾多皇子中堪稱第一人,據記載胤礽馬上功夫了得,甚至還能左右開弓,康熙經常帶著他外出打獵,五歲時曾連發五箭,射中了一頭鹿和四隻兔子,甚至有一次出巡,一頭野獸突然竄出來,胤礽和伯父們一同制服了它,讓康熙非常高興。

等到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康熙慢慢地開始向他傳授治國之道,告誡他一定要遵循祖制,教他如何用兵,如何統率大臣,怎樣識別人心,等到了青年時期,康熙有意培養他獨立處理政事的能力,每當出巡都會把太子帶在身邊,跟隨自己體驗民間疾苦,以便能在日後更好的統治天下。

因為皇太子勤奮好學,有治國之能,朝中大臣都稱讚他善良,康熙非常滿意,經常對大臣門說道:“,太子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與朕心相同,朕不勝喜悅”。

此時的胤礽是一個完美的接班人選,他有朝中大臣的支援,又深得父皇的喜愛,每當康熙出遊,都會叫來胤礽囑託他一定要勤於政事,吩咐下人照顧好太子的生活起居,甚至有時候胤礽沒有及時回覆父皇寫的書信,康熙都會十分著急,在他心中,太子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

當初有多疼愛,在失去的時候就有多痛苦,在胤礽死後,康熙很有可能按照皇帝禮儀將他秘密安葬,此時的康熙只是一個失去兒子的父親,他的心境可想而知。

在墓主人的身份大白之後,暗藏在宮廷鬥爭中的親情也令人動容,而出於一些原因,康熙在後期曾多次出手打擊太子黨,而胤礽也在囚牢之中鬱悶而死,終年5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