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侗族音樂劇《平簫玉笛》精彩上演

1月4日19點30分,侗族音樂劇《平簫玉笛》在玉屏侗族自治縣文化藝術中心迎來首演。

演出現場。

該劇講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玉屏簫笛製作技藝五百年的發展歷程,以及1915年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金質獎章的故事,為玉屏縣委宣傳部、文體廣電旅遊局創排的原創音樂劇,也是貴州省第一部原創侗族文化音樂劇,可謂是精彩紛呈、看點十足。

看點1:還原生活的故事情節

該劇以“戲中戲”的形式,呈現了玉屏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為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排演侗族歌舞劇《平簫玉笛》,講述的故事是玉屏簫笛發展歷程中的一部分,劇中的鄭家、姚家是玉屏簫笛製作技藝的主要傳承人,其中提到的“刨外、刮竹、選材下料、打音孔、水磨、修眼”等是簫笛製作時不可或缺的十個環節。此外,劇中《太陽山砍紫竹》《大水無情》等片段,展現了玉屏簫笛傳承人不畏艱難製作簫笛的精神。

演出現場。

看點2:貫穿全劇的侗族元素

劇中曲子、舞蹈均採用侗族文化元素進行編排;唱詞中所說的“侗族趕坳節”是侗族人民慶祝生活富足的一項民俗活動;服裝在尊重玉屏北侗的簡約、素淨的服飾基礎上,進行侗漢服飾融合設計,繡以侗族圖騰,加之侗族傳統頭飾銀簪配飾相點綴;舞臺主體是機械化轉檯裝置,關閉狀態時為題有“簫笛名都 侗聽玉屏”的圓柱形建築,展開狀態為侗家傳統民居吊腳樓;在舞臺佈景中,採用螢幕投屏方式,其投影出來的風雨橋、鼓樓等均為侗族特色建築。

看點3:專業性極強的主創團隊

總導演林波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是原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編劇、導演,曾獲文華獎、金獅獎、白玉蘭獎。編劇林盛青、林亞軍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其創作作品多次獲省文藝獎劇本一等獎,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金獎。

此外,該劇的舞美、燈光設計、音樂創作、執行導演等均為國家二級專業及以上,擁有極高的藝術鑑賞力,對音樂劇的劇本、臺詞、舞臺設計、選角等方面進行整體把控,並對演員進行一對一專業化指導。

演出現場。

看點4:本土化的演員陣容

除男女主角之外,該劇的演員均來源於玉屏本地。10餘名演員為玉屏文化館的專業工作人員,其餘的為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演員陳婉君便是其中之一,作為玉屏縣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從排練到演出,她付出了60多個日日夜夜,雖然辛苦,但很值得,學到很多東西的同時,也將音樂劇呈現得越來越好。

演出現場。

這是一部難以用文字形容的精彩劇作,它展示了一代代簫笛傳承人在傳承玉屏簫笛傳統制作技藝中的堅守、努力,以及平簫玉笛的生生不息,是一部必須去現場感受的音樂劇佳作。因為——“新時代向我們召喚,要挑起文化自信的重擔,方能迎接民族文化燦爛的明天”。(圖/文 徐雪、張金芳、張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