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白鹿原》鹿子霖:為什麼“聰明”的人,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作家陳忠實在世時,

一直有個心願,

寫一部“去世後可以放在棺材裡墊做枕頭的書”。

1988年,

46歲的陳忠實,

走遍了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翻遍了浩瀚史料,

開始了創作之旅。

一千多個日夜裡,

他窩在書桌上,

佝僂著背,埋頭寫作。

最終,

耗費四年完成了小說《白鹿原》。

小說圍繞

白家、鹿家兩大家族的興替起伏,

與三代人的恩怨紛爭展開。

在那片廣袤的關中平原上,

有無數在命運的揉搓下掙扎著的小人物。

有一生“仰不愧於天,俯不作於人”,

堅守仁義的白嘉軒;

也有坦蕩厚道、

勤勤懇懇做人做事的鹿三;

比起正直仁義的兩人,

更有詭計多端、陰險狡詐的鹿子霖。

有讀者曾這樣評價鹿子霖:

“鹿子霖這人聰明有餘,

良知不足,自制力差,

才會一錯再錯,

落個家破人亡、門庭寂涼的結局。”

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源

並非命運薄待於他,

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鹿子霖做事習慣投機取巧,

未達目的不惜經營算計;

做人也是貪婪無度,

最終一步步迷失在慾海裡。

看完了鹿子霖的一生,

也許我們會明白,

有些“聰明人”,

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投機取巧的“聰明”,只會討苦吃

白、鹿兩家是白鹿原上最富庶、體面的人家。

然而,多年來,兩家人面和心不和;爭鬥一直不斷,尤其是鹿子霖一直都在暗中打壓白嘉軒。

為此,鹿子霖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爭奪族長之位失敗後,不甘於人後的鹿子霖,一心想為自己謀取個一官半職。

可一個沒有學識與眼界的莊稼漢,想如願以償,何其困難。

於是, 被嫉妒和不甘矇住了心智的鹿子霖,無視了捷徑的風險與代價,開始為仕途遊走奔波。

鹿子霖先找族中田福賢套近乎,見對方並不反感,特地備好一桌美酒佳餚。

在飯桌上,鹿子霖恭敬之餘,還不忘向田福賢敬酒。

一頓飯下來,田福賢被哄得心花怒放,在他的極力推薦下,鹿子霖當上了“白鹿原鎮第一保障所鄉約”。

上任之後,不但沒有給鄉親謀福利,反而利用權力逼著鄉親們交苛捐雜稅。

而他則隱匿賬目,靠著從賦稅中的大量抽成,來中飽私囊。

在他的步步欺壓下,鄉親們發起一場抗稅運動。

不僅成功罷免了縣長,還廢除了繳稅令。

最終,鹿子霖因行為失察和監管不當,受到牽連鋃鐺入獄。

鹿子霖依靠歪門邪道得了一時的便利,最終因自己貪功求名栽了個大跟頭。

作家培根曾說:

“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

不管做什麼,總想著一步登天,習慣取巧,遲早會誤入歧途;想靠捷徑來完成逆襲,只會作繭自縛。

而命運從來都是公平的,曾經設法逃避掉的路,最後都需要十倍奉還。

與其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提示能力上,少一些好高騖遠;踏踏實實地做事,才能一路劈波斬浪,而後稱心遂意。

工於心計的“聰明”,註定作繭自縛

作家劉震雲曾說:

“生活本沒有輸贏,但如果你一旦有了勝負心,那便是輸家。”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很多結局早已註定。

作為管轄十個村的鄉約,鹿子霖以權勢逼迫族長白嘉軒,要求全族如期繳納糧食。

等鄉民們不堪重負怨聲四起,便利用鄉約的身份挑動鄉民鬧事。

果然,一群人聽了鹿子霖的挑撥,將矛頭對準了白嘉軒。

就這樣,無辜的白嘉軒背上了造反的黑鍋,被人興師問罪。

看著白嘉軒被人責問,鹿子霖眉頭舒展,一臉笑意。

然而,他機關算盡,自認為做得不露痕跡,可因果際會都寫進了命運的伏筆裡。

很快,罪魁禍首被抓,造反真相浮出水面,白嘉軒蒙受了不白之冤,鹿子霖的真面目露了出來。

出逃的叛亂者趁機報復,闖入了鹿子霖家,老父親成了刀下亡魂。

這時,他才後知後覺,一直以來,所有的算計與手段,竟然成了自家人的催命符。

可一個被精明算計填滿的人,怎麼可能會輕易認輸呢?

為了徹底敗壞白家積攢的名聲,他借田小娥之手,唆使白孝文抽大煙、賤賣房產,最後被趕出家門淪為了乞丐。

然而,白孝文並沒有自甘墮落下去,而是慢慢迴歸正途,做了縣長。

而鹿子霖的兩個兒子生死不明,只剩下他拖著積勞成疾的身體苦苦支撐。

正如投資家查理·芒格曾說:

“即使你擁有最精於計算的頭腦,但始終無法克服慾望的糾纏,那麼你註定將粉身碎骨。”

其實,算計就像一把雙刃的刀,對別人插圈弄套時,更會兩敗俱傷。

所以,真正清醒的人,懂得行有所止,欲有所戒。

不計較一時的所得與所失,懂得真誠待人,懂得踏實幹事。

貪婪無度的“聰明”,最終自食惡果

知乎上有人曾問:

人活一輩子,靠什麼立於不敗之地?

有個高贊答案是:“止欲。”

一個人只有知欲止欲、修身自守,方能行走暢通。

鹿家原本就是數一數二的富戶,可鹿子霖卻無法剋制自己的貪念,一步步在慾望的漩渦中越陷越深。

就像鹿子霖當上“鄉約”後,靠著手中的權力,偷偷為自己撈好處,對族人各種壓榨,搜刮來的糧食囤積了一屋。

與此同時,他多次踐踏道德底線,在原上四處留情,做盡了傷風敗俗的事。

但他不知道的事,命運給予的饋贈,都在暗中標註好了價格。

氾濫的貪念就像是不見五指的黑洞,慢慢吞噬了人心;短暫的貪慾被滿足後,終會成為惡的根源。

因為兒子鹿兆鵬敏感的身份,鹿子霖被抓進監獄整整三年,受盡了非人的折磨。

那段暗無天日的日子,並沒有讓他掙脫慾望的枷鎖、認清內心。

很快,重見天日的鹿子霖與田福賢沆瀣一氣,再次當上了壓榨百姓的爪牙。

一朝權力在手,耀武揚威了一輩子的鹿子霖,再次陷入了對財富的瘋魔中。

他公然勾結其他負責人,貪汙了更多的錢財糧食,整日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做了縣長的白孝文,將屠刀伸向了田福賢等人。

躲在人群中的鹿子霖,看到昔日同僚被無情槍殺的場面。

在不安與恐懼的刺激下,成了一個胡言亂語的瘋子。

事後,妻子不滿多年來帶給她的背叛,狠心將他推出門外,任其自生自滅。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痴傻的鹿子霖被凍死在了自家柴房裡。

貪心不足的鹿子霖,最終在慾海裡慢慢沉淪,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人活一世, 越是貪得無厭,不知滿足的人,往往會失去更多。

誤把一時的貪念當做真正的需求,為虛無縹緲的慾念,疲於奔波。

最終會被傷得遍體鱗傷。

正如文學家王陽明所說: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唯有節制慾望,克己自律,及時認清現實,學會知足常樂,方能收穫充盈美好的生活。

《白鹿原》中有這樣一段話:

“聖人能看一丈遠的世事;凡人只能看一步遠。”

可很多時候,我們卻執迷於眼前的利弊,而無視了長計遠慮。

就像鹿子霖,他聰明一世,也糊塗一時。

為了勝負欲,一次次踐踏底線,任由貪念的牢籠困住心智;一次次被慾望反噬,放任行事浪蕩,肆意妄為。

最終,所有的謀求與算計,將他推進了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

做人做事,“太過聰明”反而會自食惡果。

真正的聰明人,懂得踏實務實,不執著於算計、不成沉溺於貪慾,活得瀟灑恣意。

行有所止,欲有所制,才能進退自如,把命運牢牢攥在自己手裡。

點個

“在看”

,願你卑以自牧,含章可貞,活得赤誠坦蕩。

作者

| 令橙

圖片

| 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