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只要掌握這個公式,你就能做到任何事情!

作者:小懶21天生活筆記

大家除夕夜快樂哈

《福格行為模型》這本書,我看了很久,特別喜歡!我要是拖得越久,我會越不想寫讀後感,所以我趕緊在今天碼出來啦!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每次想早起、運動、戒掉熬夜等想要做的事,但總有這樣那樣的理由,讓你做不到。

接著就會把失敗的行為歸結到自己:是不是我自己性格某方面問題?是不是我不夠自律?

但是!

福格行為模型能讓你自己正確的分析行為產生的原因,讓你擺脫自我抱怨,進而真正讓自己變得更好!

這還是一本關於不依靠意志力,藉助行為設計的方式,幫助你養成好習慣,戒掉壞習慣的實操手冊。

而且它主張“讓你開心的實現改變”,看得我激情澎湃nice!

微習慣的精髓——讓你透過感覺良好而不是感覺糟糕來實現改變。

解決方法,就是這個萬能公式:

行為=動機+能力+提示

什麼意思呢?

當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時出現的時候,行為就會發生。

動機是做出行為的慾望,能力是去做某個行為的執行能力,而提示則是提醒你做出行為的訊號。

回到開頭,想早起運動讀書,我們有這些“動機”還不行,還需要“能力”和“提示”。

或者說以後要是行為失敗了,如果只是單看動機原因,那就很容易責怪自己意志力不堅定或缺乏執行力。

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動機是最不可預測和最不可靠的,僅靠動機,無法獲得持久的改變。

這可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人的本性就這樣,你我他都這樣。所以,應該要把“能力和提示”也一起分析。

在分析和改變行為的時候,從提示入手是最容易的,可以先考慮提示,接著考慮能力,最後考慮動機。

那巴拉巴拉這麼多,怎麼做呢?

1。先找出黃金行為。

什麼是黃金行為?那些與你最匹配,最能實現你願望的行為。

黃金行為有3個標準:

· 這個行為能讓你實現願望(影響)

· 你想做出這個行為(動機)

· 你可以做到這個行為(能力)

具體怎麼做呢?繪製焦點地圖(Focus Mapping)

1)。先明確你想要做成的事,再列出能達到這個願望的多種行為方式(10個以上)。這個過程就像頭腦風暴一樣,可以不切實際的先寫出來。

2)。然後把1中想出的行為,分類放進下圖,重點關注右上角圈出的行為(其他行為就拋棄),右上角就是你的黃金行為,大概有4-5個能有效實現你的目標。

如果沒有黃金行為,那就繼續回到1,再頭腦風暴一下。

知道了黃金行為,還不行,還要把它設計、融進我們的生活中,讓新的行為習慣,簡單到你隨時順便都能做!

怎麼做呢?

2。用「微習慣」培養習慣

人類的天性,決定了我們是無法長時間堅持做痛苦的事情。但可以持續做容易的事情。比如你天天刷某音,是不是很容易持續刷下去?

「微習慣」的原理是:如果把行為拆解到極小,變得很容易做到,即使動機很弱或沒有動機也能做到。

那怎麼把行為變微小呢?可以有2類:入門步驟、縮小規模。

1)入門步驟:理想行為的第一個動作。

比如我看過一個TED,主講人能堅持每天運動的入門步驟,就是每天穿上運動鞋。

比如我想堅持閱讀,一開始是規定每天閱讀20分鐘,偶爾覺得有壓力,我又會自動調整為:每天打看閱讀軟體。

這是不是容易到令人髮指!我要是不做,真是太對不起我了!現實情況是,我一般打開了,就開始看一點。

2)縮小規模:理想行為的縮小版。將理想行為縮小到極小的規模,再開始行動。

比如看書,縮小版可以是每天看1頁;

比如我最近開始的運動,縮小版是每天運動10分鐘。再不行,可以縮小成每天做一個動作,做1分鐘之類的也行。

這是書中的入門步驟和縮小規模範例,有需要可以參考一下:

我的其他想法:

1.改變會帶來改變。改變要從人們想改變之處開始。

我以前看不起小行為,覺得那麼小的行動,對我最終想要的,能發揮多少作用?

但是,在我堅持每晚塗唇膏,成功產生變化後。我就開始想每天堅持運動,堅持運動後,感受到每天運動帶給我的好狀態,我最近又開始想開始練習體態。

一點小改變,真的會引發其他的改變。

這在書裡,被稱為:習慣繁衍。等我們習慣了微習慣後,會從這個微習慣繁衍出更多新習慣。

再舉個我的栗子,我需要每天運動10分鐘,但在做運動之前,我看到地板有點髒東西,我就拿掃把掃一下。其實我這已經是在養成打掃衛生的習慣了。我有一次把地板打掃完,又拖了一次地。。。

但這個繁衍出新習慣的前期是,你開始的那個新習慣已經持續很久了。不然的話,一想到運動之前,還要打掃衛生,反而會讓我覺得很麻煩,連運動都不想開始做。

2.其實看人的行為習慣,可以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比如書中作者的生活習慣:

如下是我的一個生活習慣:每天早上,我都會在便攜水杯裡裝滿過濾過的水,再帶著便攜水杯出門。但它實際上可以拆解為3個微習慣:把水倒進過濾器、把過濾過的水倒進便攜水杯、帶上便攜水杯出門。所有這些習慣都是微小的,你或許會覺得它們無足輕重,但對我來說,它們是意義非凡的。受我在斯坦福大學的學生的影響,我已經無法心安理得地喝那些裝在不可降解的塑膠瓶中的瓶裝水了。我不想成為那種浪費資源的人,也不想在學生眼中成為漠不關心地球生態的人。這關乎我的身份認同感。

又或者說,為了養成習慣,可以

給習慣賦予有能量的意義。

我現在堅持喝水,戒掉可樂,少喝太甜的飲料,不想熬夜,純粹是為了讓我面板狀態好。

3.書中講了一個如何讓別人改變的具體案例,對我很受啟發。

前言是一個家庭的父母,覺得他們的兒子生活情商能力不足,需要為他時時擔心,嘮叨管得太多了,又會引起兒子的反叛。

他們用了福格行為模型後,整個家庭都開始停止抱怨和生氣,一起向好的方向走。

邁克和卡拉發現,克里斯的憤怒和沮喪其實是他不知所措時的表現。當他們要求克里斯做一些大任務時,比如打掃房間或按時支付訂單,克里斯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他感到羞愧和生氣,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但是,當邁克和卡拉將具體的事情拆解成微小的行為,並提出諸如“你能把用過的毛巾放到洗衣籃裡嗎”或“你能把餐盤放到水槽裡嗎”之類的問題時,克里斯就得到了可以支撐他完成更大任務的立足點。透過完成這些小任務所帶來的成功,克里斯獲得了完成更多工所需的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邁克和卡拉一直陪伴著克里斯,小心地慶祝他所取得的勝利。

我突然頓悟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每當他憤怒的時候,他是否只是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做,他的生氣是為自己感到羞愧,而不是針對我想反抗我。

我或許可以改變策略,要給他任務分解,並且在他做完要及時對他鼓勵。

而且,我發現,如果是管理團隊、教導新人也是一樣道理和策略。

以上就是我從《福格行為模型》得到的感悟啦

希望能幫助大家更輕鬆的養成好習慣、戒掉壞習慣。在新的一年裡,做更好的自己。

碼字不易,麻煩點個贊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