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湯顯祖:我可不只是戲曲家,教書育人也是大師,更有“青天”之名

說起湯顯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這樣:“明代著名戲曲家、文學家”。當然了,有些歷史教科書還會寫道這樣的關鍵詞:東方的莎士比亞。

其實,後世認為湯顯祖最突出的成就是戲曲與文學,但湯顯祖本人或許並不是這樣看的。在他看來,他畢生所追求的或許是:

育人以君子之道,教授以聖賢之學。

那麼,歷史上的湯顯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不妨和梅子一起走進教科書之外的“湯顯祖”。

書香門第,“負篋曳屣”不改青雲之志

在16世紀中葉的江西臨川,其實湯顯祖的家境是相當不錯的,湯家是當地有名的書香門第,更是以家風清正被當地居民所敬仰。湯顯祖的高雅情操大概是受祖輩影響的,他的曾祖曾經在家中建起了藏書樓,藏書達到了驚人的四萬餘卷,對家族子弟的教育也是重視萬分。

那時候,湯家的家塾正是熱鬧非凡,整個院子俱是朗朗讀書聲。有這樣的風氣,湯顯祖的湯懋昭在當時的儒林中可謂德高望重,父親湯尚賢雖然略有不及,但也當得上“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評價。

都說“富不過三代”,但湯顯祖作為家境殷實的“富三代”卻將家族風氣發揚光大,不僅自小對聖賢之道倍加崇敬,更是在青年之時就踐行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13歲那年,湯顯祖在家中的精心挑選下以師徒之禮拜了東鄉才子徐良博。

徐良博或許大家並不熟知,但此人其實頗具風骨。他曾經官至吏科給事中,為官之時秉承仗義執言,多次因諫言而觸怒權貴,後來更是被下入昭獄。在那牢獄中,徐良博雖然被“刀斧加身”,依然“不易其志”,最終因得罪首輔夏言而被削職為民。

其實,以當時湯家的人脈,大可以尋找在仕途上平步青雲之人作為湯顯祖的老師,但卻還是選擇了已經被貶為民的徐良博。

大概就像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一般吧,江南七怪雖然武功並不卓越、江湖地位也並不高,但若論對郭靖的大俠之風影響最大者卻還得首推他的“七位師傅”。

想來也是如此,後來的湯顯祖在步入仕途後,依然效仿恩師,始終不願意阿諛權貴,又多次捨命冒死進諫以匡時弊。如此也就不奇怪,湯顯祖會在晚年時撰寫《負負吟》懷念恩師,稱之為“先覺”、“德鄰”,直言“契念甚深”。

在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湯顯祖17歲的時候,他拜入了第二位恩師,也就是心學大師羅汝芳的門下。

羅汝芳此人在萬曆五年時曾官至右參政,對於儒家各種學問都有所研究,卻也是至情至性之人。他有著當時極其珍貴的人道主義精神,不僅同情下層人民的悲慘命運,還對老百姓的需求相當尊重,有時候還會開啟庫藏饋贈給貧苦的百姓。

羅汝芳見湯顯祖資質聰慧,為人更是正直,將他視為自己的得意門生。而湯顯祖可謂不負恩師所望,不僅繼承了他對“大道只在自身”的理解,還將恩師那種不畏權威的德行在自己的宦海生涯中一以貫之。

忠肝義膽,雖千萬人吾往矣

雖說“英雄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但湯顯祖顯然不是如此。在跟著兩位恩師求學後,湯顯祖決心將自己的才華用在對國家的貢獻上。

當我們把眼光放到萬曆十九年,會發現那時候的明王朝搖搖欲墜,內憂外患。

而明神宗則宛如做戲般來了一場“下詔切責”,一貫剛正不阿的湯顯祖面對國政危急的情況又如何能夠視而不見呢?

湯顯祖沒過多久,寫了份《論輔臣科臣疏》,經歷一番周折終於上呈皇帝。其實,這份奏摺所陳述的社會現狀可謂句句屬實,分析也切中要害,一時間引起了朝廷上下的議論與震動。

而明神宗為了穩定朝廷(其實是有點鴕鳥心理),便下詔將湯顯祖貶謫徐聞。

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湯顯祖並沒有因此就鬱郁不得志,反而效仿自己的恩師羅汝芳,在徐聞縣大辦教育。

由於湯顯祖素有賢名,當地計程車子們雖然知道他被貶謫,依然快把他家的門庭給踏破了,只為了能拜入他的門下。

後來,為了更好地給學生講課,湯顯祖更是在縣令熊敏的幫助下建立了貴生書院,開始為學生們講授儒學思想,特別是傳授他所認為的君子之道。

在明朝時期,八股取士的選才策略實際上已經對士人產生了極其消極的影響。很多士人所鼓吹的學問其實都是應試文章,至於所謂的君子六藝、聖賢學術早已經被拋之腦後。

不過,在湯顯祖和他的學生們看來,這些“六藝”反而是彌足珍貴的,認為就算是對科舉沒有什麼用處,也不應該荒廢修行。為此,湯顯祖還專門在《遂昌縣相圃射堂記》中對射箭的好處進行解釋。

他認為士大夫射箭本來就是古代禮儀活動的一種,在射箭中能夠用來進行必要的社交,而且射箭還可強身健體,是男子保護自身的必備技能。此外,古代就有用弓箭射向四方來表達男兒志在四方的傳統,這對於弘揚勇武的精神也有益處。

潛心教學,傳承君子之道

在後世的我們看來,湯顯祖顯然很有綜合素質教育的理念,也很懂得寓教於樂。

為了能讓自己的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對處世之道有更深的瞭解,達到知命、全性、明德、依禮,他鼓勵學生進行辯論,教他們寫詩,有時候還會鼓琴,甚至還會聽戲曲。這樣生活活潑的教學方法,安能不讓學生喜歡呢?

想來也是因為如此,就算湯顯祖去世後,依然有不少學生寫信問候,還有不少人不知其已經溘然長逝,依然登門請求拜師。

何謂君子之道?湯顯祖對此的理解或許可以概括為:知行合一,耕讀合一。

在古代的農耕社會里,往往除了官僚,其他社會底層會形成兩大群體,那就是農民與讀書人。

那時候,一些人認為讀書人就該勤於讀書,不宜荒廢時間在農事上。但湯顯祖卻不那麼認為,他認為耕種是一個人的根本,不應該因為讀書而忘本。

本來,湯顯祖就把自己為官時的俸祿捐了不少用於修建縣學,生活自然是清貧。有一次,他的弟子在遊學途中前來上門拜訪,卻發現湯顯祖正在田間勞作,不由得大吃一驚。

湯顯祖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與弟子們細緻講了農耕與讀書的關係,認為讀書人若只讀書,那麼就不可能領悟真正的學問。後來,湯顯祖的次子大耆遠遊南京求取功名,湯顯祖寫下了《望耆兒二首》告誡自己的孩子。

這首詩是這樣的:“遊閒不是兒家業,大好歸來學種田。”

或許,我們可以從湯顯祖的作品《智志詠示子》中找到他崇尚耕讀合一的答案,那就是:

“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惰士鮮明體,昏人無出意”。

最後,再講一個關於湯顯祖的小故事吧。

在湯顯祖歸隱約10年的時候,遂昌計程車民感念這位縣令的教化之德,居然合資委託了畫師來為他畫像,預備為之建立生祠。

而湯顯祖聽到後非但沒有欣喜,反而帶有幾分愧疚,感嘆道:他們祭祀我,我何以祭祀他們呢?

湯顯祖,可謂世間奇男子,文學才情高,品德操行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