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人都是怎麼過年的?放假、守歲、拜年、貼對聯,全都有

中國的每一個節日,絕非無中生有。大大小小的節日、千千萬萬戶繚繞出的煙火氣,牽動著每一代中國人的心。

春節,是中國的農曆新年,也是集除舊佈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傳統民俗大節。

那在封建時期,古人都是怎麼過年的?都有哪些習俗?

“春節”的歷史其實只有110年!雖然過年的習俗已然存在數千年,但把正月初一這一天叫作春節,卻是在辛亥革命之後才確立的。

1913年的7月,在袁世凱的批准下,這才將農曆新年更改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並從1914年開始實行。

而新中國成立前夕,將公曆的一月一日作為新年伊始,農曆的正月初一則為春節。

在文獻《盤古王表》中,便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之說,這便是最早的“春節”。

古代的春節稱呼各異,譬如:歲首、元旦、新春等。它起源於虞舜時期的祭祖活動,傳說舜即位之後,便要依禮祭拜天地,祭拜當日便為歲首,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農曆新年始立。

但最終定型還是在漢朝,原因在於夏商周時期,曆法多變導致農曆新年的具體日期無法固定。於是在漢武帝時期,這才把農曆新年固定在夏曆的一月一日,此後被歷代延續。

商周時期,只為祭祀。生產力限制了原始社會的發展,人們普遍較為愚昧,對於自然界中無法解釋的現象多以“神蹟”籠統概括。

在《呂氏春秋》中便有:“前歲一日,擊鼓驅疫癘之鬼”。

此時的農曆新年被當作始祭祀的“吉日”,人們在這一天會用“犧牲”來告慰神靈,祈禱來年風調雨順,能遠離“疫癘之鬼”。

等到周朝,這種祭祀物件慢慢從神靈演變成祭祀先祖。

秦漢時期,多為:蜡祭、換桃符、燃爆竹。秦始皇大一統之後,在農曆新年每年的十月初一做“蜡祭”,主要是稟告先祖,慶祝豐收。

等到西漢時期,除了祭祖還有燃爆竹、驅除“山臊”的習俗。此外,官府還會準備農業慶祝活動,這時的新春禮儀被稱為“團拜禮儀”,而各地官員需要前往都城朝賀天子。

東漢的歲首與西漢無異,在《後漢書》中,有著“設桃梗鬱儡韋茭”,即換桃符的由來。這算的是比較特色的民俗了,但還是以國家祭奠為主,算不上多熱鬧。

魏晉時期,守歲、吃五辛盤一樣不能少。據考證,在《風土記》一書中,便有在歲首之夜,不眠以待天明之說。

民族交融之下,出現了許多新的風俗。譬如:終夜不眠為“守歲”、親朋好友互贈為“饋歲”、長幼聚歡祝頌為“分歲”。。。

平民百姓還會“祭蠶神”、“吃豆粥”,皇帝亦會與民同樂,登高臺、賞花燈。

更為有趣的是,還有吃五辛盤一說。這裡的五辛指的是:大蒜、韭菜、雲苔、小蒜、胡荽此類味道辛辣、氣味很衝的食物。

此時的人們覺得,五辛可以發五藏之氣,在新春之際,下五辛可以養氣。

魏晉之後,農曆新年的習俗越發世俗性。在封建社會下,生產關係和生產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人們溫飽之餘,開始追求“娛樂”。

社會形態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習俗的變化,等到了唐宋時期,元旦更具“普及性”。

隋唐時期,延續守歲之餘,登門“拜年貼”,女子飾以梅花妝。唐朝詩人沈佺期在《守歲應制》詩中便描繪了宮廷守歲的盛狀。

為了祝賀新年,各家各戶無不準備“拜年貼”,以此來互贈。而李商隱也在《隋宮守歲》詩中,闡述了“梅花妝”這一習俗。

梅花妝為壽陽公主閒臥含章殿時,恰逢梅花飄落於眉眼間,宮女見狀其美,爭相效仿而成。而後婦女便在各自的臉上畫上各種妝容,以此來迎接新春。

據說,唐朝睿宗時期還出現了“休假”,每年的農曆新年都會休政七天,讓官員們休息。

宋朝時期,已然開始寫春聯、吃餃子、放“編炮”了。宋朝的春節與今日大同小異,當時的宋朝百姓不但講究在紅紙上寫下吉語,還會飲屠蘇酒。

在宋朝黃休復的《茆亭客話》中,便講述了蜀後主孟昶時期,人們開始在桃符上題字,以接新年。

民間除了吃餃子,還開始用紙筒和麻莖製成圓狀物,用來填充火藥後編成串,做成“編炮”(鞭炮)。

此外,宋代的婦女,還會在將米粉纏繞成塊,在其中藏入吉言,等待家人抓取,以此來討個好兆頭。

而孩童則會提著燈籠在大街小巷奔走,抓取“痴呆”來向翁嫗戶換錢,絲竹聲中同樂歡度除夕。

元朝時期,以“白”為尊,餈糕互贈親友。眾所周知,元朝是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在習俗上與漢族有所不同。

元朝崇尚以白色為尊,在蒙古人眼裡,白色代表著吉祥。他們把農曆新年稱為“白節”,會在這天穿上白色的吉服。

權貴之家會舉行隆重的受朝儀式,平民百姓則會進行拜年活動。除此之外,還會安排酒席宴請親友,互相贈送用黃米做成的餈糕。

明朝時期,多流行送“飛帖”、鞭春牛。明朝的農曆新年延續以往的習俗,不乏有賞燈會、貼門神、接灶神這類。

明代《元宵曲》便唱道:郎莫看燈去走橋,白綾衫氅撒嬌嬌……但比較獨特的為送“飛帖”。

新年之際,拜年不講求入府門,以一“飛貼”權當做賀歲。在文徵明《拜年》詩中雲:“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而鞭春牛就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儀式,等到這一天,人們會牽著“春牛”行走在大街小巷,巡遊田間。然後以鮮嫩的柳枝條鞭打春牛,吟唱歌謠,迎來芒神,以祈禱來年的五穀豐登。

清朝時期,吃沙琪瑪、跳慶隆舞、立索倫杆。皇帝會寫下福字賞賜群臣,於皇宮之中舉辦元日宴。

民間會在除夕這一日,製作沙琪瑪祭拜先祖,還會去請舞者跳慶隆舞,並在院中樹立五米高的木杆,頂上放錫升,錫升裡裝有豬五臟,供喜鵲來食用。

從歲首到春節,雖然名稱隨著朝代的不同亦有變化,但其中對於新春的喜悅和文化不變。

春節習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血脈”的延續,這蘊含在煙火氣中的人情味始終不會消散。

參考資料:

[1] 楊瀲。 古代都是如何過春節的?[J]。 養生保健指南, 2021, 000(001):P。52-54。

[2] 葉匡政。 古代中國人怎樣過春節[J]。 百姓生活, 2013(2):64-65。

[3] 李莉。 中國人過春節的習俗從何時開始[J]。 百科知識, 2018(4):1。

[4] 北晨。 古人過春節種種風俗[J]。 南國博覽, 2012(2):3。

[5] 周舟。 古人如何過春節[J]。 科學啟蒙,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