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過年過節都該吃啥?家鄉這些“食俗謠”告訴你

家鄉那些“食俗謠”

文 | 孫景璞

萊州人非常重視傳統節日飲食文化,千百年來繼承老祖宗傳下的習俗,並不斷革新。為了秉承傳統,編創了一些民謠、童謠,朗朗上口,通俗易記,婦孺皆知。

當然,受地域的影響,食俗也不相同,城南和城北就有差異,甚至城北的南部和北部也不相同。筆者是城北南部人,所收集的歌謠,主要是這一帶的習俗。

年餑餑

二十八日把面發,蒸些餑餑祭祖先。

餑餑蒸得白又白,來年是個豐收年。

餑餑蒸得開口笑,日子越過越香甜。

餑餑蒸得高又高,全家祈福保平安。

春節麵塑

春節蒸餑餑,型別實在多。

發紙大餑餑,就蒸這一個。

頂上一個鼻,塞上一個棗。

內包一銅元,越聚錢越多。

祭天隨紙燒,留在發紙窩。1

中型棗餑餑,要做二十個。

每個六個鼻,各塞一個棗。

用來供祖先,五個一堆高。

用來供神仙,祈求日子好。

壓鍋面元寶,財運年年好。

壓鍋用面魚,年年有餘兆。

壓鍋面富貴,福祿吉星照。

還有豆腐糕,幸福日子步步高。

春節餃

春節餃,“寶什”包。2

包銅錢,財運好。

包紅棗,生子早。

包豆腐,福來到。

包栗子,立業牢。

包紅糖,甜蜜紅火日子好。

包米糕,幸福家庭步步高。

敬財神

初二日,敬財神。3

早吃水餃聚元寶,

中午吃乾飯,雞鴨魚肉少不了。

酒肉敬財神,發財致富運氣好。

元宵節麵塑

元宵節做“提兒”4,頂上一個鼻一個棗。

帶把的“戒餑餑”5,頂上一個鼻一個棗。

供祖先,供神仙,祈盼日子年年好。

元宵節做盤龍,老輩人叫“聖蟲”。

姿態不一樣,大小也不等。

大者上供用,小的放面甕。

二月二龍抬頭,才能取聖蟲。

小小面刺蝟,瞪著綠豆眼。

放在草垛裡,柴草燒不完。

二月二

二月二攤煎餅,大囤小囤一天井。

五穀豐登圍圍滿,惠民政策是保證。

二月二吃糕豆6,人不害病地豐收。

什麼糕?黃米糕。什麼豆?滑石豆。7

又甜又脆有嚼頭,吃完糕豆快剃頭。

二月二吃苞米花。苞米花,打屋埧,

蠍子蚰蜒不進家。

三月三

三月三,蒸麵燕,大燕小燕做一千。

鄉間孩子分著吃,長大都是好兒男。

三月三,吃雞蛋。

雞蛋在眼上滾滾,永遠明目不害眼。

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省,高粱米粥,乾菜餅。8

端午節

端午節,吃角粽。

幾角粽?四角粽。

幾條稜?六條稜。

什麼米?大黃米是黃金粽;糯米做的白銀粽。

什麼粽子最好吃?大棗、豆沙、醬肉型。

入伏立秋

入伏餶餷立秋面,誰要不吃拉半年。

立秋的餃子入伏的面,吃了一輩子不遭難。

頭伏餶餷,二伏面,三伏烙餅煎雞蛋。

七夕節

七月七,炸面魚。面魚黃,面魚香。

愛吃鹹,加點鹽。愛吃甜,加點糖。

新增一些天然色,炸出的面魚更漂亮。

烏黴(方言音)黑,綠色莧,紅莧顏色更新鮮。

七夕節,乞巧節。做些巧餅供“姐姐”。9

紅鯉魚,綠荷葉,瓜果鳥獸做一些。

用油炸,下鍋烙,

兄弟姐妹平均分,一人一串各管各。

中秋節

八月十五月兒圓,鮮棗黃米豆子飯。10

大蔥豬肉包子香,月餅西瓜敬月仙。

八月十五做月糕,萊州麵塑手藝巧。

大月糕,小月糕,個個插上大紅棗。

一層糕,二層糕,玉兔坐在上面笑。

佛手糕,甜瓜糕,看看誰家做得好。11

冬至

冬至前一天,萊州人過“婆山”。12

家家戶戶吃乾飯。

冬至叫“過冬”,家家戶戶要“蒸冬”。

發麵包子蒸一鍋,日子起發,熱氣騰騰。

臘八節

臘八節,臘八粥,傳統美食歷史久。

多種米,多種豆,

大棗蓮子桂圓肉,煮成米粥粘稠稠。

臘八天,剝大蒜。大蒜要用醋糖醃。13

此菜名叫“義和菜”,春節佳餚辣酸甜。

辭灶

臘月廿三,民間叫“小年”。

白菜豬肉餃,送“一家之主”去上天。14

糖瓜15粘又甜,請灶王爺上天多美言。

舊灶碼16要燒掉,新灶碼牆上粘。

除夕日

除夕日供祖先,雞鴨魚肉五大碗。

增福財神更重要,魚肉供上三大碗。

家堂菩薩吃素餐,豆腐粉條最清淡。

家人中午吃乾飯,白菜豆腐肉片為大餐。

民俗註釋:

1。從除夕開始,在天井裡擺上一張天地眾神桌,供上牌位、香爐和各種供品。桌在地下用六個土壑壘成一個防火、防風雨的窩子。裡面放上個發紙大餑餑。初一日早晨,在窩子裡燒紙錢。

2。正月初一早晨的餃子叫“元寶”,裡面包著一些寓意諧音吉祥的什物,這些什物叫“寶什”。

3。過去初二是敬財神的日子。要大放鞭炮,大吃大喝,比七月廿二隆重。

4。“提兒”是頂上插棗的圓餑餑。

5。“戒餑餑”是帶長把的圓形棗餑餑。

6。糕豆做法是把加糖蒸熟的薄片黃米糕切成菱形小塊,曬乾後炒成的。口味脆甜香。

7。滑石豆是萊州特有的風味小吃。先把黃豆煮熟,加上糖精和滑石粉拌勻,曬乾,再炒出來。口味脆酥香。

8。清明節正是糧食和蔬菜青黃不接的季節,只能吃高粱米、小麥粒、苞米粒等煮成的粥和玉米麵或高粱面做成的乾菜餅子或菜糰子。乾菜是去年秋天曬成的蘿蔔葉子和白菜葉子。

9。“姐姐”,即織女。

10。與清明節相反,中秋節是收穫的日子,用新的大黃米和鮮大棗、黃豆等做成的粥,叫黃米豆子。

11。月糕也可寫成“月高”。小月糕是一個圓餅,捏上花邊,頂上插個棗或做上個小面兔子或小猴子。大月糕是多層的,每層一個圓餅,餅上做上一圈瓜果的造型,如桃子、石榴、佛手、甜瓜等。有兩層的、三層的,頂層做上兔子拜月或猴子搗碓。晚上,孩子們拿著月糕街上“圓月”,邊歌邊舞,展示自家的月糕作品。

12。“婆山”(音),此日與婆婆有關,說兒媳婦這天必須回婆家過節,不然對婆婆不利。

13。臘八醃上蒜,到春節時蒜醃透了。吃時,忌說“散”,所以又名“義和菜”。

14。舊俗稱灶王爺為一家之主。

15。糖瓜是麻渠大糖的一種,形狀像甜瓜,像乒乓球一樣大小,表面不粘芝麻。

16。灶碼即灶神的畫像。

原文發表於2023年1月18日《煙臺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