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歷史上曹操麾下的頭號名軍師,他的人設竟然是個吃貨?

導言:陳壽的《三國志》裡對他的記載幾乎都跟食物有關

三國時期曹操麾下聚集了眾多智謀之士,而荀彧、荀攸叔侄可以說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其中荀彧的才能比較偏重於戰略和運營方面,除了制定戰略方針以外,他還負責選拔和配置高階人才;而荀攸則更擅長戰術層面,在戰場上臨敵決勝的本領無人能出其右。

一、少年神童到海內智士

荀攸出身於潁川荀氏這樣一個還算是顯赫的家族裡,自幼喪父,被寄養在自己的叔父家裡。

他叔父的酒品不太好,有一次在醉酒後誤傷了在當時只有七八歲的荀攸。從這以後荀攸就長了記性,在家裡出入、玩鬧時都留心躲著叔父。叔父開始還不以為意,後來也漸漸發現荀攸總躲著自己,問明原委以後,他才知道自己小小年紀的侄子竟然如此聰慧,因此驚訝不已。

荀攸十三歲的時候,他的祖父在廣陵太守的任上去世了,荀攸跟著叔父一起去參加葬禮。在葬禮上,有一個自稱是廣陵故吏的人主動請求參加守墓,在場的大人們都沒什麼意見,荀攸卻突然跑到叔父跟前,說這個小吏臉上的神色很不正常,恐怕事有蹊蹺。荀攸的叔父雖然也不盡信一介孩童所說的話,但看到平時總躲著自己的侄子居然主動跑到自己面前,他也覺得事態有些嚴重,於是就找人抓住那個小吏盤問,結果一問之下,果然那個小吏在當時剛剛殺人亡命,想混在守墓隊伍裡隱匿自己的行蹤。這一次荀攸的才智徹底征服了自己的親友們,年僅十三歲的他在這次事件當中表現出來的觀察與推理能力,就算是與虛構出來的動漫人物相比都不遑多讓。

荀攸雖然從輩分上來說是荀彧的侄子,但他的實際年齡卻要比荀彧還要年長六歲,在人丁繁盛的大家族裡,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所以年紀較大的荀攸要比荀彧出名更早一些。189年,以外戚身份入主朝政的何進擁立少帝劉辯登基,為了打壓宦官集團,大量徵召海內名士進京輔政,而荀攸的名字就在第一批被招募的二十多人之中。

何進此舉一改自兩次黨錮之禍以來,天下有識之士晉身無門,難以參與朝政的局面,頗有勵精圖治的意味。而剛剛年過而立、才智過人的荀攸也被授予黃門侍郎這樣一個可以接觸皇帝的顯要官職,可以說前途一片光明。

二、輾轉流離的仕官經歷

可惜好景不長,疏於防範的何進很快就在宮廷鬥爭中被原本已經一敗塗地的宦官們殺死,在由此引發的種種混亂之中,一度被朝廷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河東太守董卓反而搖身一變,以救駕元勳的身份入主洛陽,執掌大權。

雖然董卓剛開始的時候也想盡辦法給自己打造一個良好的公眾形象,比如他破格提拔潁川荀氏裡的名人荀爽,在95天的時間裡讓荀爽從白身(平民)升到了三公之位,對包括荀攸在內的、由何進招募的那一批海內名士也親信有加。但隨著董卓為了樹立個人威信擅行廢立之事,他苦心經營的人設全部崩塌,留在歷史上的只剩下廢帝之後、凌虐士民、“人神所疾,異代同門”的千古罵名。

一時間,關東各地英雄豪傑蜂擁而起,豎起吊民伐罪的旌旗;朝廷以內仁人志士暗中結黨,商議誅滅國賊的義舉。荀攸也積極參與其中,與鄭泰、何攸、伍瑟等人一同謀劃行刺董卓,最終他們的計劃功敗垂成,荀攸和何顒一起被投入死囚牢。

當時的情況可說是萬分兇險。和荀攸一起坐牢的何顒也算是個頗有膽略的俠義之士,他曾經為了朋友臨死時說的一句話就親手斬殺了那個朋友的仇人,義勇之名傳遍天下;後來在洛陽仕官時,何皎也敢作敢為,就是不與號稱驕橫的袁術結交,多虧有人暗中迴護,才不至遭到這位“路中悍鬼”的毒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以膽氣而聞名的何尚,在下獄後就恐懼得自殺而死。荀攸卻像個沒事人一樣,很是達觀。幸好在不久之後,王允、士孫瑞、呂布等人合謀刺殺了董卓,荀攸也得以免去牢獄之災。

在《三國志》裡,陳壽記載荀攸在獄中狀態的原文是“言語飲食自若”,這是在荀攸的個人傳記裡第一次提及到跟食物有關的話題,很有趣的一點是,後面我們再讀下去還會發現不少提到食物的地方。

三、圍繞兵糧設計戰術的名軍師

從長安脫險以後,荀攸一度想去地勢險要、士民殷實的蜀地避禍,透過一番運作,荀攸從朝廷取得了蜀郡(成都)太守的官職,但因為當時天下紛亂,去蜀地的道路不太平,荀攸只能暫時停留荊州待機。

曹操西迎獻帝,遷都許昌之後,大量徵募天下名士,智謀出眾的荀攸自然也在被徵召之列。求賢若渴的曹操親筆寫信給荀攸,勸他放棄到蜀地等待時機的想法,儘快入朝與自己一同平定天下大亂,荀攸從此出仕曹操。

之後曹操為了替長子曹昂和愛將典韋復仇,出兵攻打宛城的張繡。以軍師身份隨軍出征的荀攸給曹操分析說,張繡“以遊軍仰食於(劉)表”,也就是說張繡軍隊的吃飯問題完全是靠劉表來解決的,而劉表也不願意出這筆“伙食費”,所以張繡和劉表之間有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圍而不打,等張繡的糧食消耗殆盡,就可以誘降張繡,從而不戰而勝。如果急於進攻,互為唇齒的張繡和劉表一定會聯合起來,這樣反而難以取勝。

在為曹操奠定霸業的認為此次出兵志在必得的曹操沒有聽從荀攸的意見,調兵遣將急攻張繡。結果劉表果然像荀攸預言的一樣出手救助張繡,曹軍戰事不利,只能撤退。經此一役,曹操對荀攸的才能更加看重,在以後的戰事中幾乎對他言聽計從。而荀攸也在這次獻策當中顯露出了自己特別關注兵糧的思維特點。

官渡之戰中,荀攸圍繞兵糧設計出了各種精彩的戰術。在延津渡口,荀攸籌劃以糧草輜重為誘餌引誘敵軍,斬殺了袁紹的大將文丑;在曹袁兩軍對峙於官渡、曹軍“軍食方盡”的狀況下,荀攸獻計截殺袁紹的運輸隊,奪取糧草;當叛逃的許攸帶來袁紹屯糧於烏巢的關鍵情報時,又是荀攸力排眾議,力勸曹操火速進攻烏巢,將袁紹糧草付之一炬,幫助曹軍取得官渡大戰的決定性勝利。

平定河北以後,曹操這樣表彰荀攸的功績:“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陳壽在《三國志》裡也評價荀攸“算無遺策、經權達變”,是堪比張良、陳平的名軍師。

結語:

俗話說“功高不如救駕,計毒莫過絕糧”,荀攸圍繞軍糧來制定各種策略正是他高明的地方。不過在他的個人傳記裡又不止一次出現“飲食”、“仰食”、“軍食方盡”之類提到食物的語句,這到底是巧合,還是陳壽有意為之就不得而知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魏書》、《後漢書》、《全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