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傾聽青未了|百年李村大集的前世今生

□作者 陳敬剛

在青島長大的孩子一定都聽過“李村集”,童年時也一定被大人拖著去過李村大集,尤其是臘月裡準備年貨的時候,大個的開花饅頭,紅彤彤的鞭炮……似乎小時候和過年有關的記憶總是和“李村大集”聯絡在一起。

李村大集位於李村河灘,始建於1892年,距今有120多年的歷史,每逢農曆二、七舉行大集,一派繁榮熱鬧的景象。李村大集最早見於文字記載,是明萬曆《即墨縣誌》,其建置篇載:“市集,在鄉十二。李村,在縣南六十里。”據此可知,在明朝,李村大集已屬鄉間12大集之一。清同治《即墨縣誌》,對李村大集也有載錄。同治十一年(1872年),即墨縣內有城集4個、鄉集39個,李村大集為其中之一。至清朝末期,李村大集已形成繁榮一方、輻射百里的規模了。

清末至民國時期,大集以自由交易為主。交易的商品有糧食、海產品、手工製品、木材、禽蛋、蔬菜、水果等。交易品有本地自產的,也有產自外地的,還有煤油、火柴等洋貨。延續幾百年的李村集在清末遇到一次意外的發展契機:1897年德國強佔膠澳之後,將此劃分為青島和李村兩個區,前者為市區,後者為鄉區。德佔時期修築的臺柳路從李村經過,並且在這裡建起了華人監獄,西邊又建了滄口火車站。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英聯軍為了打擊德軍,從仰口經李村北部的王埠莊附近到滄口之間,修了一條簡易鐵路,用於運送大炮和軍用物資。就這樣,李村成為了當時的交通樞紐,人流的興盛帶來了物流的發展,作為民間貿易的李村集也就逐漸繁榮起來了。

1928年的《膠澳志》則記載了當時李村集的繁華景象:“李村,距青島市三十里地,當李村河之中流,為四通八達之地,鄉區之交通路線,悉以此為中心點。村貿易亦聚於是,河崖有市集,每逢陰曆二、七。鄉民張幕設店,米麵、布匹、木器、傢俱乃至家禽等應有盡有,臨時營業恆得千數百家,集會人數二三萬。”此外,周圍農村的家庭手工業也被帶動起來,當時的李村集也不僅僅是一處市場,這裡有吹拉彈唱的藝人,有討論家長裡短的茶會,甚至還有傳播中外新聞的演講。其實李村大集建成之初,集市上就有各種民間文藝活動與演出,柳腔戲是這裡群眾喜愛的戲曲,如今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山東快書也在這裡發跡,除此之外,拉洋片、變戲法、打漁鼓、打蓮花落、練把式賣藝的比比皆是。李村周圍村子裡的秧歌、鑼鼓、高蹺、彩車等更是遠近聞名。正因如此,島城著名文史學者魯海說:“當年德國人看到的李村大集並不單純是一個交易場所,還是一個文藝場所,朋友們聚會、喝酒,欣賞演出,只是,現在這些都沒有了。”

解放前,李村大集已躋身山東省4大集市之一。民國十七年(1928年)《膠澳志》對李村大集的交易情況有過記載:李村大集逢二、逢七為集日,利用李村河的沙灘為臨時市場,其買賣之繁盛,可謂“首屈一指”,每年的72個集日,四面八方趕集的人,皆彙集於此,年均每次臨時賣店約1200家,魚類、雜貨、種子、古衣、錢攤、食物攤不計在內,其陳列物品的總值,每次不下9000元(銀元)。當農事閒散時,又逢天氣晴朗,賣店可至1400家以上,物價總值可達萬元以上。李村大集全年陳列總值不下70萬元,按交易3成計,交易額可至21萬元。

1949年,社會安定,物價低廉,大集年成交額在百萬元左右,並呈逐年上升之勢。1963年,國民經濟進一步好轉,大集交易額逐年上升。1978年改革開放後,農村體制改革,農民收入增加,李村及周邊城鄉購買力提高,李村大集重新進入了繁盛時期。

百年李村大集儘管嘈雜、凌亂,卻從不同角度生動地折射出這座城市最真實的鮮明特徵。它曾經給無數在島城北部居住的青島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在經歷了上百年的風雨滄桑後,“功過參半”的李村大集在去年6月份“封集”,退出了跨世紀的歷史舞臺,從此塵封於人們的記憶中。這裡曾經是演繹人間煙火的鮮活劇場,也是一座濃縮城市百姓故事的攝影棚。誠然,它並不是彰顯青島城市魅力的名片,但這座百年大集真實而鮮活地集中展現過平民百姓的市井生活。儘管這裡喧囂、嘈雜甚至髒亂過,但誰也不能否認它始終保留著青島乃至整個山東地區樸實無華的歷史韻味。

主播/後期剪輯:李天賜(實習)

編輯:朱若彤

值班主編: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