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俗話: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後兩句更經典,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

世間萬物,皆有其度。

有句俗語說的好:“慈不帶兵,義不養財。“

意思是,人若太過仁慈就成不了將軍,太注重道義便發不了大財。

世間萬物,皆有其度,為人處世,亦是如此。

度,是審時度勢,是進退自如,更是處世之道的大智慧。

“慈不帶兵,義不養財”,蘊含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句俗語的後兩句更為經典。

若能讀懂,必定受益終身,人生順遂。

1.慈不帶兵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中講:“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以仁慈之心善待一切,便能英勇善戰,無所畏懼。

可有句老話說的好:“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若是一味地對別人太過仁慈,最後定會被反戈一擊,甚至喪失掉自己的性命。

楚漢彭城之戰時,劉邦大敗而逃,危及性命之時,楚將丁公不忍殺死劉邦,便放他一馬。

後來項羽戰敗自殺,劉邦當上了皇帝。

當年放他一馬的丁公前來投靠,他以為劉邦定會念及往日的恩情,給自己個一官半職。

怎料,劉邦下令將其斬首,理由是他當年對楚王不忠,才令楚王戰敗自殺,這樣的人只能處死,何敢再用。

一個合格的將領不僅要有英勇善戰的勇氣,更要懂得鐵面無私,仁慈有度。

誠以為然,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殘忍無度。

遇事,該鐵面無私時,萬萬不可猶豫不決;遇人,該恩怨分明時,切不能太過軟弱。

為人處世,切莫讓仁慈成為自己的弱點。

2。

義不養財

《莊子·人間世》中講:“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

心中有道義的人,四海之內皆兄弟,朋友有難,他們會傾其所有,仗義疏財。

這樣的人,雖然值得深交,但卻很難積累財富。

有一位開酒樓的富商,他樂於助人,出手闊綽,不論哪個朋友有難,他都毫不猶豫得將錢借出,礙於面子從不讓人寫欠條。

一日,富商的酒樓需大筆資金週轉,於是他便去找朋友討債,朋友卻以母親病重為由拒絕還錢,富商覺得他十分可憐,便放棄了討債的念頭。

而其他朋友也都以自己有困難為由回絕了他,他只能變賣家產,彌補酒樓虧損,一夜之間諾達的家產化為烏有。

很多人認為,我樂善好施,講義氣,別人也會如此對我。

殊不知,人心不是可以對等交換的,付出太多,不但不會換來感激,反而會失去底線,助長別人的慾望。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

絕境之處拉他一把,是善舉;若是一味的講義氣,只會千金散盡,難以積財。

3.善不為官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中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上天公平毫無偏私,但卻會眷顧善良之人。

可在人心叵測,處世複雜的當下,善良也要有鋒芒,只有如此才能看得穿虛情假意和別有用心。

梁下是京城巡撫,當時他負責查一宗命案,在掌握了最終的真憑實據後,本打算按規定將嫌犯李氏父子處死。

可在這個時候,李氏父子跪在梁下面前求情,想讓他放過自己。

梁下的善良是出了名的,便答應放過他們,沒想到李氏父子假意感激,在茶中下毒,將梁下滅口,以絕後患。

善良,從不是頭腦發熱、有求必應,而是睿智的,是有鋒芒的。

當善良失了底線,那定是一場災難,更會成為世間最大的惡。

人活於世,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善良,善良給了好人,會被感恩;善良給了壞人,會被算計。

有的人看似可憐,卻壞的肆無忌憚,不論在不在官場,都要懂得收起自己的同情心。

不要用真心,去換取別人的得寸進尺;

也別讓奸惡之人,肆意消耗你可貴的善良。

4.情不立事

老子有云:“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柔者,不辯。”

善於打仗的人,不會輕易被惹怒;善於勝敵的人,不會隨意與之起衝突;善於處事的人,不會肆意辯駁。

因為他們懂得,沉得住氣,臨危不亂才是智者的品質。

而太過感情用事的人,則容易衝動,率性而為,很難成就大事。

三國時劉關張桃園結義,情意深重。

後因關羽的失誤,孫吳的狡猾,荊州丟失,關羽被殺。

於是劉備起兵伐吳,眾人勸說不可感情用事,可劉備卻一意孤行,最終落得萬劫不復。

感情固然重要,但是太重感情的人,不僅難以成事,還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古語云:“靜不露機,雲雷屯也。”

做人應當沉著冷靜,就像雷雨一般蓄而不發,顧全大局,耐心等待,撲捉機會。

待到時機成熟,便能及時把控,獲得成就。

人生在世,遇事最高明的處理方式,是驚而不亂;真正厲害的強者,是沉著冷靜之人。

心浮氣躁,感情用事者,一事無成;心平氣和,沉著冷靜者,自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