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的銀票怎麼防偽?假銀票容易製作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很少使用鈔票,大多都是線上虛擬支付,前些年人們還擔心假錢的使用,不法分子造假錢的技術越來越發達,甚至普通人難辨真偽,我們只能透過用手摸,或者對著太陽光看防偽線,這對於真假難辨的假鈔來說,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能透過專業機器或者專業人士辨別真偽。現代技藝如此高超,才會有假鈔的誕生,那麼在科技落後的古代也會有這樣的假鈔嗎?要是有的話,古代人是怎麼辨別真偽的呢?

我們經常看到古裝劇中人們使用的錢分為兩種,一種是金、銀、銅等材質作為貨幣交易,而另一種則是紙幣,又被稱為銀票。北宋的“銀票”誕生後,四川的“交子”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銀票,由於紙幣便攜易帶,而且面額較大,可以進行大額交易,所以宋朝以後銀票的使用得到推行,隨之而來的就是偽造假鈔的活動,歷朝歷代也採用了多種防偽措施針對市面上層出不窮的偽造紙幣,今天就來總結一下古人常用的防偽辦法。

首先朝廷會控制印鈔用的材料,不是什麼紙都可以用來印鈔的,銀票紙需要一摸上去就能感受到與普通紙是截然不同的,有一次負責制鈔的官員發現了一種紙,名為川紙,光亮潔白,非常耐用,而且製作工藝極其複雜,民間很難獲得這樣的紙,所以朝廷下令禁止川紙的採購,這樣造假者就無法輕而易舉造假,因為造假的成本會很高,還要冒著被官府抓走的風險。到了明朝,朝廷採用的桑皮紙,而清朝採用高麗紙,這些紙都極難獲得,可能一般人看不出差別,但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另外朝廷在製作銀票之時,還考慮到要讓銀票美觀,象徵國家,所以會請名家大師為其作畫,所畫圖案複雜精美,而且不同的銀票版本,圖案樣式也會不同,有風景圖案,也會有京城街道等,還會有花紋邊框,造假者很難將其模仿到一絲不差。

不僅如此,明清時期還有了原始水印技術和防偽印章技術,票面上還會印有大量的防偽微雕文字,古代雖科技落後,但能工巧匠的雕刻技藝很精細,官府會花費重金請到超高水平的雕刻大師,造假者自然不可能請到,這可是違法行動,普通人定然不會鋌而走險。我們現在紙鈔上所有的水印技術和防偽技術都是源於古人的智慧發明。

就算造假者完成了前兩項的工作,他們也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朝廷會更新銀票款式,銀票不是一張一張做,古代的印刷技術比較發達,每次印鈔之前,朝廷都會做出一個印鈔模板,光在紙上畫出圖案還不夠,工匠還需要根據銀票圖案雕刻出模板,並在起上新增獨特的雕刻細節,等到票版完成了以後,再把銀票用紙和色墨加到模板之上,不只是官用紙,就連色墨都是特質的,配料保密,造假者搞不到配方,最終在假票上呈現的色彩也無法和真鈔相比,等到最終模板拍板後,這才能夠大規模地發行紙鈔。

所以說官方模板是最重要的,若是被不法分子拿到模板的話,他們就可以做出真假難辨的銀票,在市場上造成不小的動盪,所以國家會在印刷完鈔票後,將所有的模板全都銷燬掉,完全不留給造假者偷竊的機會。

當然國家也會定期更新換代,等到造假者研究出來可以混淆真鈔的假票之時,國家已經換了新樣式的銀票,即便他們“僥倖”做出了一些假鈔,但朝廷會迅速做出應對措施,造假的銀票不可能大規模地在市場上流通,國家會將損失控制在可調控的範圍內。

現代有先進的驗鈔機,古代也有相應的驗票機構,有專門的工具和驗票人員,任何假票都可以被辨別出真偽,完全不給假票存貨的機會,一旦查出來,那麼造假之人就需要承擔朝廷的判罪,那可是砍頭死罪,古代的每張銀票上都寫有“偽造者處死”字樣,這就足夠對普通人起到威懾作用,但仍舊避免不了有膽大之人鋌而走險。

畢竟風險越大,利益越大,哪怕現代的防偽技術如此發達,但總會有不法分子挑戰國家的底線,最終懲罰自然不會輕。

現代人的實體貨幣就是紙鈔了,但古代的銀票受眾範圍並不廣,一開始銀票的發明就是為了做生意的商人便攜只用,他們總不能每次都拖著沉重的箱子去做生意,而且箱子裡都是金銀錢財,這樣的招搖,最容易招到賊人惦記,所以作為存摺憑證的大面額銀票就問世了,不過適用人群往往侷限於商人,普通老百姓是很難用到的,他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到的就是些碎銀子罷了。而用於銀票流通的錢莊自然也有獨特的防偽技術,他們雖不是印發銀票的官府,但日夜與銀票打交道,自然有辨別真假的經驗,所以假票想要流行,絕非是容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