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崇禎皇帝的後代為什麼沒有人能當上皇帝?南明的滅亡跟他們有關係嗎

公元1644年,滿清入關中原,清朝順治帝入進了紫禁城,這預示著以後的日子裡滿清將是中原的主人。滿清入住紫禁城前,是農民軍李自成將明朝皇帝趕出了皇宮。大明結束了它的統治。而大明餘部在南方重新建立政權。明朝的宗室皇族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南明王朝。南明遇到了一個大難題。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一大難題就是“一國之君”。擁立的帝王本應是崇禎皇帝的兒子,而崇禎皇帝的這幾個兒子一直下落不明。所以明朝剩下的大臣們只能在皇族血統中的宗室中推選出一位國君。

當時最被推崇的三位候選人是福王(萬曆皇帝的孫子)、潞王(萬曆皇帝的侄子)、桂王(萬曆皇帝的第七個兒子)。按照即位順序來說,本應該在福王和桂王中選出一位皇帝,而當時由於桂王在廣西那邊離原首都南京太遠,所以大多數都同意擁立福王。

在當時很有勢力的東林黨大臣們與福王的父親老福王曾經有過過節,擔心福王會對他們不利,於是想辦法阻止福王,改立潞王。最後在朝中最有話語權的兵部尚書做出決定只好讓桂王即位,所有人都等待桂王來到南京時,沒想到福王自立稱帝,所有人無奈,只好接受。

新軍上位做得第一件事不是保家衛國而是享樂,這樣的帝王帶領的大臣們又會好到哪裡去呢?南京淪陷後,福王被俘。南明的幾個皇帝中最後一位皇帝是桂王。桂王稱永曆帝,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永曆帝在位時曾有三次機會可以翻盤,可惜都失去了最佳機會。

第一次機會是永曆皇帝和農民軍合作一起抵抗清軍的入侵。與大順軍的殘餘部隊一起反攻清軍,卻多次大獲全勝,收復了多個省份。正在有所好轉時,原大明將領容不下農民軍,內部矛盾激化,最後農民軍被排擠走了。清軍趁機會大規模攻打,永曆皇帝最後被迫逃到西南方向。正在無助時,迎來了第二次機會。

第二次機會是另外一支農民軍的到來,農民軍的總指揮李定國打得清軍節節敗退。農民軍的另一個指揮孫可望見李定國在軍中的威望超過了自己,於是兩人又打起來了,孫可望失敗後投靠清軍,這一次本來有反轉機會,結果因為內部矛盾清軍大勝,吳三桂殺死了膽小懦弱的永曆帝。

此後,奉大明正朔的鄭成功,率領大軍,揮師北上,直接攻到南京,本來兩面夾擊的南京已是口中肉,但鄭成功同意清軍守城總督的要求:三十天後投降,沒想到鄭成功中了緩兵之計,等來了援軍。1683年,最後的臺灣也成了清軍的天下,南明失去了最後一次機會。

從此以後的200多年的時間裡,成為了大清的天下。你認為如果南明在開始解決好第一大難題,選擇合適的君主,再把握好機會,是否有可能絕地反擊的機會呢?請在留言區寫下你的評論。歡迎轉發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