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吳廣和陳勝的關係如何?為何兩人的計劃天衣無縫,卻還是被拒絕了?

我們讀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名字叫做《陳涉世家》。

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兩個人物,一個叫陳勝,字涉,一個叫吳廣,字叔。

兩個人因押送徭役而相識,並最終結成同志,共同商議了「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死國可乎」的正確道路。

在確立了大計方針之後,二人又詳細地研究了極具可行性的細則,以亂離怪神威眾,以挑起事端來殺秦尉,以大丈夫當做大事來鼓動徭役,以扶蘇和項燕為名攻城略地……

二人的計劃可謂天衣無縫,執行的過程也相當完美,二人的隊伍到達陳縣之時,已經有了幾萬步兵幾千騎兵六七百輛兵車,於是陳勝在陳縣稱王,國號張楚。

至此,課文也便結束了。

這便是當年的語文課本告訴我們的全部資訊,也很少有語文老師對陳勝吳廣的最終結局進行補充,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很多學生都只知道陳勝稱王了,但並不清楚陳勝稱王后的故事,更不知道陳勝、吳廣最後遭遇了什麼樣的悲慘結局。

實際上,語文課本上的內容只是節選,節選自司馬遷撰寫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的《陳涉世家》,在這篇節選內容的後邊,還有很多的篇幅來描述陳勝的所作所為。

陳勝稱王后,並不清楚該如何做一個王,刻薄寡恩,以殺戮來威眾,最後鬧得眾叛親離,成為孤家寡人之後,軍事上又不低秦軍,最後被自己的車伕殺害。跟陳勝一起謀劃「舉大計」的吳廣,則早在陳勝之前,便被部下殺害。

司馬遷清晰記錄了陳勝是如何慣用殺戮的。

陳勝早年間曾給地主家扛活,幹活累了歇歇的空當,跟一同幹活的工友說,「苟富貴,毋相忘」。若干年後,陳勝發達了,成了王了,當年的工友也找上門來了。

起初,陳勝好吃好喝地招待工友,工友也樂得合不攏嘴,於是,越來越多的工友聚攏到陳勝身邊,工友們相會,便有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舊情,所以陳勝的陳年舊事就都被毫無保留地抖摟出來了。

這時候,陳勝的一些臣子就提出,不能再叫他們這樣肆無忌憚地說下去了,說這麼多,使陳勝的底細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陳勝的威嚴就沒有了。

陳勝一琢磨,對勁啊,做王嘛,就是要有神秘感,這些昔日的工友們破壞了王的神秘感。

為了保持神秘感,陳勝懲戒了帶頭講陳勝陳年舊事的工友,懲戒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砍頭,咔嚓一聲,人頭落地,脖子上一個碗大的窟窿。

其他工友見情形不妙,也都逃之夭夭,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跟陳勝親近了,陳勝成了孤家寡人。

其實,這只是陳勝不懂怎麼當王的冰山一角而已。

司馬遷善於使用「互見法」,項羽的「互見」在劉邦、陳平、韓信等人傳記中,陳勝的「互見」則在張耳陳餘的傳記中,閱讀張耳陳餘的傳記,能看到陳勝格局上的低下。

陳勝早年間曾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勝雖有鴻鵠之志,但卻不清楚鴻鵠該在哪一片天空上飛,張耳、陳餘給出了正確的選項,但陳勝卻在慎重思考後否掉了,陳勝最後的敗亡,也在此註定了。

相比之下,成為西漢開國皇帝的劉邦可是聰明多了,幾乎每一次,都能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劉邦成為秦末奮起的諸侯中唯一一個笑到最後的人,所以後世的成功者很少有研究陳勝的,但大多都在研究劉邦,研究劉邦為什麼能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說到底,鴻鵠能飛多高多遠,看的不是鴻鵠有多遠大的志向,而是看鴻鵠有多大的本事,陳勝是一隻本事不夠的鴻鵠,因此稱王六個月,便敗亡了,可悲可嘆。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陳涉世家》、《史記·陳丞相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張耳陳餘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