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逐夢】6年時間,她寫壞了七部手機,功夫不負有心人馬慧娟

她是一位普通的農民,可她心中卻燃燒著對文學的追求和夢想,勞動、讀書、寫作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6年時間,她寫壞了七部手機,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她的作品刊登在文學雜誌上,散發出墨香味成為了讀者的精神食糧,也凝聚著她辛勤的汗水和付出,她用寫作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命運,她就是農民作家馬慧娟。

馬慧娟,1980年出生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的一個小山村,這裡是寧夏黃土高原上的西海固地區,長期乾旱少雨,農民是靠天吃飯,遇上好的年景時,畝產可以達到兩百斤;不好的年成,便是顆粒無收了。雖說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但馬慧娟從小就喜歡讀書學習,不到6歲時她就看家中糊牆的報紙學識字了,在上學期間,她的作文寫得特別好,老師還經常將她的作文作為範文念給同學們聽。

可是,就在馬慧娟16歲那年,她家裡種的小麥鏽病導致了莊稼沒有收成,她家除了地裡的糧食能變錢以外,再沒有其他的收入,於是,馬慧娟也就只有輟學回家幹農了。雖說馬慧娟回到家裡種田了,但她讀書寫作的夢想一直在心中燃燒著,畢竟她是中學生,畢竟她有寫作文的天賦,她想作為一個有作為的人,在種田之餘,有閒時她就向周邊的同學借書來看,吸取著書籍中的精神營養。

18歲那年,馬慧娟咬牙拿出自己辛苦攢的18元錢買了她人生第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這本書是寧夏作家張賢亮的中短篇精選。要知道的是,這18元錢對她來說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對於一個富家人來說,18元錢算不了什麼,可對她來說,錢是她摘蕨菜慢慢積攢來的,這錢不知付出了她多少艱辛水。買罷這本書後,她如獲似寶貝,一天一夜就將書讀完了,看罷後又連續讀了幾遍。

從馬慧娟買這本書便可知曉她對文學的追求和志向,她熱愛寫作,她想成為有知識的人,可以想象,正是這本張賢亮的中短篇精選,對她後來寫作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引她走上了文學之路。

在那些日子裡,馬慧娟一邊勞動,一邊讀書,一邊寫作,由於家庭條件差買不起電腦,她只好用手機寫作,一個字一個字在手機上敲打著,無論是在田間地頭幹活,還是在建築工地上搬磚頭,只要有點閒時間,她就要見縫插針,在手機上寫作起來,耳聞目睹的見聞,農村街鄰里的奇聞趣事,所思所悟等都成了她的寫作素材,她越寫越有興趣,越寫越有情趣,寫作速度和寫作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

起初,馬慧娟家裡人對她在手機上寫作也不是很理解,你一個農民,何況還是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女人,再寫,還能靠寫作賺錢養家不成,但她不管這些,依然每天堅持寫作,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終於在2014年底,馬慧娟的散文作品《我們苦中作樂的生活》在《黃河文學》首次發表,這就更加激發了她的寫作熱情,使她一發不可收拾,許多作品陸續在《民族文學》、《中國藝術報》等區內外各級刊物發表了。

幾年時間,她還出版了散文集《溪風絮語》《希望長在泥土裡》《農閒筆記》、報告文學《鹽池故事》《走出黑眼灣》、小說《出路》等。寫出這多文字,僅靠手機寫作,其艱辛就可想而知了。

寫作改變了馬慧娟的人生命運,現在她被聘為紅寺堡鎮文化站站長,2020年,她成為了中國作協會員,如今, 雖說她在寫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她依然保持著農民的本色,她還在莊稼地裡辛苦地勞作著她種田、養牛、養羊,照顧孩子,過著農婦的生活,以她的勤奮和刻苦,相信她會在文字上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