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目不識丁這個成語從何而來?目不識丁這個典故是怎麼來的?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曾幾次下令“掃盲”,因為國民文化發展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源動力。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至今,已少有不識字者。

不識字,可用“目不識丁”來形容,那麼,你知道目不識丁是什麼意思嗎?這句成語背後是什麼來由?

落葉需要歸根,文化也需要追本溯源。今日我們便來聊聊,“目不識丁”這句成語的故事和說法,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很久以前,有一位財主姓丁,他很苦惱,他擁有萬貫家財,但是繼承人卻是個鬥字不識的呆兒。

十多歲的年紀什麼都不懂,花重金請了許多位先生,可就是連一個字都學不會。丁姓財主很著急,於是他發出榜文,寫道:誰若能教會丁少爺一個字,可得賞銀十兩。

很多人覺得十兩銀子不算多,須知一兩銀子,在明朝萬曆年間可以買將近200公斤的大米,有了這十兩銀子,幾年都不愁吃喝。所以,十兩是重金。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一位秀才看到了榜文決定試一試。他認為只教會一個字還不簡單,這孩子再笨也不至於連自己姓啥都不知道吧?

秀才很聰明,他決定每天教丁少爺學習自己的姓氏“丁”,做著這般打算,他接了榜。

時間一晃便是九天,丁財主要看看教學成果,要考教少爺。

秀才努力完成了教學工作,但還是有點心慌,怕少爺臨陣害怕,於是便塞了一個釘子給少爺。“萬一忘記了名字,你可以看看手裡拿的是什麼”,少爺聽罷,點了點頭。

到了考校那一天,秀才領著少爺去見丁財主,選了一個“丁”字,問道:“少爺,這個字怎麼念?”

丁少爺不愧是丁少爺,看了半天,愣是想不起來這是啥字。秀才趕緊提醒道:“看看你手裡握的是什麼!”,少爺低頭一看,恍然大悟,道:“一根鐵棒棒”。

秀才一聽,傻了,恨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識“丁”不要緊,我這十兩銀子可就完了。”。

隨著這個故事在民間的傳播,目不識丁也漸漸傳開,當然這只是民間說法。

“目不識丁”取自《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十鬥為一石,一石一百二十斤,兩石二百四十斤,這裡是誇張的說法。旨在告誡他人,再大的力氣,也比不上認識一個字。

注意,這裡將“一丁字”解釋成了“一個字”。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解釋,古往今來,不知多少學者為它爭破了頭。

或許你會覺得這些學者很無聊,將“丁”解釋成“個”不就行了嗎?三歲毛孩都懂的道理。

如果真是這麼簡單,咱們也沒有解釋的必要。因為丁,沒有“個”的含義。

如此說來,問題就嚴重了,沒有個的含義,那麼“丁”是否能解解釋成“個”,一字之差,謬之千里。如果意思變了,那麼,這句成語還能這麼解釋嗎?

“丁”字又是否是古人的筆誤呢?宋代孔平仲在《續世說》道:“一丁字應作一個字。因篆文丁與個相似,誤作丁耳。”。

孔仲平認為後人認錯了,不是古人寫錯了。因為古籍中的“丁”字是篆文,篆文中,個與丁很像,是後人以訛傳訛傳錯了。

然而宋代學者洪邁在《容齋俗考》中卻說:“今人多用不識一丁字,謂祖唐書。以出處考之,乃個字,非丁字。蓋個與丁相類,傳寫誤焉。”。

洪邁認為《舊唐書》作者寫錯了,因為個與丁長得很像,所以寫的時候出現了筆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麼說倒也可以理解。

以前學古文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通假字,可見在古人的寫作中,單個的字有時候表達的不太嚴謹,需要讀者自己揣摩。

再比如,“丁”字本身寫法就存疑。《弇州四部稿》記載:“今人不識字者,稱‘不識一丁‘……莊子謂:丁字有尾。丁尾左引非右引也,然則,莊子亦可謂不識一丁矣!”

一句話,莊子躺槍了,於是乎,目不識丁又多了一個新出處,因為莊子說“丁尾”應該向右。

奈何,人家莊子將這句話用在一個哲學命題中,此丁非彼丁。非要斷章取義,將莊子的“丁”放到文字上來說,實在牽強。

“目不識丁”就介紹到這裡,成語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成語,我們需要追本溯源。

學海無涯、窮經皓首,文化是學不完的。我們應該保持一顆不斷學習的心,去見證中華文化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