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二戰德軍裝甲兵戴了坦克盔,為什麼就是不敢戴美式坦克?原因是什麼

戰爭電影《狂怒》裡面美國大兵駕駛謝爾曼坦克作戰時,都佩戴著標準的美式坦克頭盔,而同時期的蘇軍坦克兵也有標誌性的皮質頭盔,甚至於我軍早期坦克兵的頭盔也仿自於蘇式。然而奇怪的是,在大量的二戰影視或者照片中,很難看見德軍裝甲兵頭戴坦克盔的情況,難道最早組建裝甲師、用坦克橫掃大半個歐洲的德國人,造不出來區區坦克頭盔嗎?

二戰德軍坦克兵

其實你看走眼了,以德國的軍備水平和工業能力,早在1935年籌建裝甲師之初,就已經為坦克兵研製了專用坦克頭盔,並且早於其他國家進行了列裝。不過這款頭盔在德軍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所以未能留下太多的影像,但是這不代表沒有。如果你注意觀察1939年波蘭戰役期間、1940年法國戰役期間的圖片,會發現在德軍早期的一號、二號坦克炮塔上露出半截身子的坦克兵,都戴著一頂碩大的黑色貝雷帽。

其實那就是內襯橡膠的的專用坦克頭盔,正是因為裡面塞了東西鼓鼓囊囊,所以這型坦克頭盔看起來真心有點醜陋。要知道,坦克兵頭盔的主要作用是啥?當然不是像M35鋼盔那般用來保護頭部,坦克兵坐在坦克裡面自有裝甲防護,比普通步兵那一層薄薄的鋼盔安全多了。坦克兵頭盔的主要作用,是保護乘員在顛簸的行駛中別撞腦袋!坦克內部空間狹小到處都是鋼鐵,撞狠了一下子就得懵比,那還打什麼仗了。

德軍早期坦克帽

因此德軍早期加橡膠襯的黑色大貝雷帽,已經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德軍全面取消了這種貝雷帽式的坦克頭盔,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當時德軍裝甲部隊的無線電通訊是比較先進的,直接配備到單車,這也是德軍在戰爭初期“閃電戰”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即坦克作為相對獨立的作戰單元,可以透過上級的無線電指揮和協調,在戰場上形成準確的戰術協同和叢集戰力。

然而德軍這個碩大的貝雷帽極大影響了無線電耳機的佩戴,關於這一點,其實大家自己試試就明白了,我們早年上網用的就是形狀結構類似的耳機,帽子太大必然導致耳機不能最大程度貼近耳朵,在二戰時期坦克巨大的噪音下,那還聽什麼上級指示了。

國防軍坦克兵在蘇德戰場

這一點蘇軍早期就不成,他們的坦克單車不配備無線電,通訊基本靠吼,或者工具敲擊。當然這事也不能跟美軍比,美國人參戰比較晚,同時對飛機坦克乘員人身保護的觀念也比較強,所以人家的坦克頭盔和耳機那是一體的,而德國人已經沒這個時間進行研發了。

第二點原因說出來有點可笑,那就是德國人制造鋼盔和頭盔的方式過於刻板,他們根據德軍士兵腦袋大小設計了至少四種型號的頭盔,這種方式雖然很“人性化”,卻極大影響了產能,沒有做到統一制式,一擴軍產量就跟不上了。而美國人聰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鋼盔頭盔都一個型號,然後透過不同的內襯來解決士兵腦袋大小不一的問題,如此再加上橡膠的短缺,於是德國人乾脆放棄了對坦克頭盔的大規模生產。

國防軍坦克兵黑色服裝

第三點其實是最關鍵的,也證明了德國在機動車領域的先進性,那就是德國坦克的行駛穩定性特好,二戰中後期德國的三號、四號、虎豹等坦克,其負重輪幾乎全部採用交錯排列的雙排大直徑負重輪的設計,並且每個負重輪都有獨立的懸掛系統,相對於美製或蘇制坦克採用的那種扭杆懸掛系統的小直徑單排負重輪,其減震效果非常優秀。所以德軍坦克即使在非常顛簸的路面上行駛,也能基本保持車體非常平穩,坦克乘員與坦克車體碰撞的情況的機率很小,“開寶馬、坐賓士”不是蓋的。

與此同時,德國人也充分考慮了坦克乘員在車內的碰撞問題,他們在坦克車體內部容易與乘員身體發生碰撞的部位都敷設了厚厚的保護層,同樣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而且在炎熱氣候條件下和惡劣的內部環境中,還避免了乘員戴橡膠質或皮質坦克帽帶來的悶躁感,算是另外一種“人性化”吧。在這三種因素的疊加下,1941年德軍裝甲部隊全面取消了橡膠貝雷帽,改以簡單輕薄的戰鬥帽,或者稱為“野戰帽”。

給坦克補充炮彈的坦克兵

另外有一種說法是當年德軍坦克更加追求火力和裝甲,所以時速一般較低,也不大會出現腦袋亂撞情況,因此沒必要進行特別防護,雖然有點牽強,反正也算個理由吧。德國裝甲兵喜歡佩戴的是1935年式無簷野戰帽,上面縫一個帝國鷹徽,下面有一個倒V字的兵種色色條,所以即便是戴同樣的原野灰野戰帽,還是能夠區分出來裝甲兵的,1942年德國軍方下令取消這一兵種色條,但是命令並沒有得到很好執行。

順便說明一下,德軍裝甲兵後來的黑色制服(主要是防髒,坦克在戰場上裡外都埋汰)特容易跟黨衛軍的搞混,尤要注意。德軍裝甲兵雖然也用“骷髏徽”作為標誌,但是這個骷髏形狀尺寸與黨衛軍的並不相同,且裝甲兵只是佩戴於領章上卻不會頂在野戰帽上,最大的特點是兩側領章都有徽。而黨衛軍是把骷髏徽頂在軍帽上,負責集中營看守的“骷髏總隊”也只是單側領章有骷髏徽,不難區分。

德國裝甲兵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