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覺醒年代》主旋律正劇,竟如此吸引我,看完這部劇我還覺得意猶未

不經意間,《覺醒年代》已經播完了,我還覺得意猶未盡。我完全沒想到一部主旋律正劇竟如此地吸引了我。《覺醒年代》剛開播的時候我並沒有去看,因為以前這類劇大多沒給我留下太好的印象,我也不認為這部劇會好看。況且,那時候正在追《上陽賦》等幾個劇,也顧不上這個自以為“一般般”的劇。

那些劇都看完了,除了《覺醒年代》,其他的劇也都不對我的胃口,於是就點開《覺醒年代》試著看看。沒想到,這一看不要緊,劇情一下子就把我緊緊抓住了。看了不到一集,當張桐飾演的李大釗和於和偉飾演的蓬頭垢面的陳獨秀一出場,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放棄了。

有的網友說我讀書少,這我承認,對於陳獨秀、李大釗這些革命先驅的事蹟我確實知之甚少,可能也就僅限於課本上那點,而且也忘得差不多了。而《覺醒年代》正好補充了我急需的部分,我又怎能不追。

劇已落幕,我想談談我為什麼喜歡這部劇。

首先,這種題材這段時期的劇不多見,特別是高質量的劇。

這部劇主要講我黨早期主要建立者在建黨前夕那段艱難的探索歷程,其主要人物陳獨秀及李大釗等的事蹟在影視劇中並不多見,或者只是很少涉及。我相信,和我一樣不瞭解他們的一定大有人在,年輕人更是如此。

而且,不同於枯燥的歷史書,這種以影視文化展現的方式使人物更鮮活,大眾也更喜聞樂見。歷史不再是冷冰冰的,我們可以近距離感受這些革命先賢的一言一行,喜怒哀樂,產生共鳴。

其次,演職人員的優秀演繹。

這部劇的劇組一定是下過苦功夫來還原這段歷史的。場景、服裝、道具都儘量還原那個時代,劇情臺詞也都堪稱經典。正像網友所說,嚴肅厚重之中又不失輕鬆詼諧。我們看到,革命家也不是整天板著臉,他們也有幽默可愛的一面,在艱苦的條件下也會苦中作樂。

本劇很多著名場面令人印象深刻。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的就職演講,一針見血指出北大問題之所在,百年之後,仍是意義深遠。“三顧茅廬”相請陳獨秀,雪中等候,更見蔡公愛才敬才。魯迅親見人血饅頭,閉門不出寫《狂人日記》,辜鴻銘講《中國人的精神》,學子們長城上背誦李大釗的《青春》……

該劇的配樂更是與劇情無縫對接,時而恢宏,時而激昂,時而輕鬆,時而悠遠,極好地烘托了氣氛,無不叫人稱絕。

演員陣容就更不用說了,力求形神兼備。兩個主演於和偉和張桐對人物把握都很到位,尤其是張桐,在《亮劍》中演的魏和尚深入人心,這次飾演李大釗也非常出彩,我是很喜歡的。馬少驊老師這次在《覺醒年代》中飾演大教育家蔡元培,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把一個謙和有禮、寬厚包容,愛才惜才的蔡元培塑造得堪稱完美,演技之王當之無愧。

其他人物如魯迅、胡適、錢玄同、辜鴻銘等也都無可挑剔。還有一眾小演員,李大釗的一雙兒女,陳獨秀的兩個小孩,叫賣的報童都演技線上。就是一句臺詞都沒有的群眾演員,也是全情投入。

第三,這部劇的現實意義。

作為建黨100週年的展播劇,這部劇無疑是成功的。這部劇的歷史還原度還是很高的,比較客觀地講述了人物事蹟,做到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可喜的是,我發現不少年輕人也很喜歡這部劇,就連我十一歲的兒子也看得津津有味。我不知道他是否能真正看懂,但讓他了解一些革命先輩們的事蹟自然是有好處的,也有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讓青少年喜歡這部劇,也是《覺醒年代》成功的地方之一。

可以看出,《覺醒年代》劇組是下足了功夫,精益求精,力求給觀眾奉獻一部精品好劇。他們確實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