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桃花顏色好如馬,榆莢新開巧似錢 ,又到了榆錢飄香

“桃花顏色好如馬,榆莢新開巧似錢”。隨著春風吹綠了楊柳樹的枝頭,榆樹的枝條上也爬滿了一串串亮晶晶的翠綠,淡淡的清香隨風飄散,誘著人們的味蕾。又到了榆錢兒掛滿枝頭的季節,又是榆錢飄香時。

記得小時候的老家,房前屋後、路邊溝邊種植最普遍、生長最茂盛的就是一棵棵的榆樹。榆樹有著極強的生命力,一粒成熟的榆錢隨風飄落在哪裡,便在那裡發芽破土而出,隨手拔起一棵幼苗,往房前屋後、溝旁一栽指定成活,不需要澆灌、施肥,不需要剪枝呵護,一、兩年的功夫,就能長到一人多高,待和煦的春吹過,榆樹的枝條上逐漸變柔變綠,不經意間,它便滿懷激情,綻放出一串串園園的、薄薄的、重重疊疊的、翠綠色的榆錢,“輕如蝶翅,小於錢樣”。每每此時村莊都被一串串、一團團、一片片的翠翠嫩嫩榆錢點綴著,隨著微風榆樹枝條蹁躚起舞、輕柔妙曼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早已垂涎欲滴的小夥伴們,像猴子一樣敏捷爬上樹,品嚐這大自然饋贈的食品,新鮮的榆錢來不及洗便塞進口中,“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是老家大人的口語,榆錢經牙齒的咀嚼頓時一股清香在嘴裡滋生,甜甜的、黏黏的、滑滑的……這一定是春天的味道。

每到榆錢掛滿時節,我都爬上樹收穫多多的榆錢,因為母親能做很多花樣的榆錢飯,榆錢清洗乾淨用少許面一拌蒸熟後澆上蒜泥,叫蒸榆錢;洗好的榆錢用面調成稀糊用油一煎,叫榆錢呱嗒;最普遍的吃法還是蒸榆錢窩窩,可以充飢當飯吃。老家人對榆錢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榆錢和“餘錢”同音,每年吃榆錢預示著每年有“餘錢”。

榆錢不會在榆樹枝上停留很久,一週左右就被榆樹葉子取代,受到榆錢恩惠的人們只有期待明年榆錢再掛滿枝頭。

改革開放以後,物質豐富了,生活富裕了。榆樹漸漸地被楊樹和風景樹種等取代,榆樹也越來越少了,榆錢也變成了一種珍貴的、時尚的食品。人們總喜歡在榆錢季節採摘放在冰箱裡儲存,慢慢品嚐美味佳餚。

歲月在榆樹的濃濃淡淡中漂逝著,時光在榆錢兒的萌芽與飄零中流淌著。然而榆錢留在心中的印跡卻愈加清晰。那甜絲絲、黏滑滑的榆錢味道永遠不能忘卻,不僅因為它是我童年的樂趣,更多的是它承載著我濃濃的鄉愁。

  作者簡介:

姜佃廣,男,山東梁山人,醫務工作者,喜愛文學,在報刊、網站發表新聞報道、散文、詩歌、小小說等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