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殘: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巖穴棲真圖軸,別號殘道者、石溪和尚

髡殘 巖穴棲真圖 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髡(kūn)殘(1612~1673)為湖廣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俗姓劉,字介丘。為僧後,改名髡殘,字石溪,號白禿,又號曳壤(曳即古“天”字),別號殘道者、白禿翁、庵主行人、電住道人、天壤殘道者;晚年署石道人、石溪和尚;法名智杲、大杲。和石濤合稱“二石”。

畫技小道,興衰亦關乎時運;

丹青一理,庸奇全賴以人品。

與漸江、石濤、八大山人一樣,

髡殘這位用袈裟掩裹著精神苦痛的前朝遺民,

艱難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歷程,

並在創作中堅持著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審美追求。

髡殘 活法圓機 手卷 設色紙本 成交價250萬元

髡殘年輕時聰敏好學,讀經史、習舉子業。

國難當頭時,曾參加抗清鬥爭,

失敗後避難林莽,備受摧折之苦。

他是個稟賦孤耿、性格剛烈的人,

他的知心好友程正揆稱他

“性耿直如五石弓,寡交識,輒終日不語”。

他的削髮出家過程也體現了這一性格:

“一日,其弟為置氈巾禦寒,

公取戴於首,覽鏡數四,忽舉剪碎之,

並剪其髮,出門徑去,投龍山三家庵中。”

鄧顯鶴在《石谿軼事》中也說

“師一夕大哭不止,引刀自難其頭,血流被面”

果真是個血性漢子。

髡殘 松巖樓閣圖 南京博物館藏

但他做出這個突然而毅然的決定,

最根本的原因恐怕還是目睹物是人非的現實,

感到復明無望,諸事皆空,

為了掙脫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向現實進行

僅有可能的抗爭而不得已才做出的人生抉擇。

時為清順治八年,髡殘年40歲。

髡殘 結社林泉圖 (日)泉屋博古館藏

髡殘出家後,曾至南京,

得法名知杲,入雲棲派系,

後回湖南,居桃源餘仙溪龍半庵潛心禪學。

於清順治十一年再赴南京,

先住大報恩寺,後居牛首祖堂山幽棲寺,至死。

曾同高僧覺浪、繼起、檗庵及學人名士

顧炎武、錢謙益、張怡、周亮工、龔賢、陳舒、程正揆等相結識。

但生就的孤耿性格依然未改,

亡國之恨也一直縈結於懷。

他身體孱弱多病,

卻先後13次赴南、北二京拜謁明皇陵。

他不但自己始終以大明遺民身份自居,

而且要求別人也要這樣。

髡殘 山水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蕙榜雜記》載,

他的僧友熊開元(釋檗庵)遊鐘山後見到他,

被問及如何行禮,熊開元回答說:

“吾何須行禮?佛之道,君父拜之,於君父不拜。”

髡殘聽後勃然大怒,叱罵不已,直逼得熊開元認錯方止。

可見這位遁入空門的儒生對明王朝的忠心。

被強行壓抑的感情之火一直燃燒在內心深處,

如果可能,他情願與這世道一併焚滅,

但他又做不到這一點,

他能捍衛的僅是自己的信念而已。

他曾在自己的畫上寫道:

十年兵火十年病,消盡平生種種心。

老去不能忘故物,雲山猶向畫中尋。

清 髡殘 蒼翠凌天圖 紙本設色 南京博物館藏

繪畫對有些人來講,

是一種消遣,或是一種求得騰達的工具和手段,

但對髡殘來講卻絕不是這些,

他致力於繪畫創作,乃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是調治“心病”的一種舒絡劑,

亦即是一種被毀滅了的人生價值的僅有可能的自我修補。

這一點他在自題《溪山無盡圖卷》上寫得很明白:

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懶惰。

若當得個懶字,便是懶漢,終無用處。

如出家人若懶,則佛相不得莊嚴而千家不能一缽也。

神三教同是。

殘衲時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誦,

稍餘一刻,必登山選勝,

一有所得,隨筆作山水畫數幅或字一兩段,總之不放閒過。

所謂靜生動,動必作出一番事業,

端教作一個人立於天地間無愧。

若忽忽不知,惰而不覺,何異於草木?

髡殘 嵐氣朝暉圖 瀚海拍品 成交價78。4萬元(另開)

強調不能懶惰,強調要幹一番事業,

批評自我暴棄,不甘心受命運的擺佈,

力爭能於無為中有所作為,

把生命的價值體現於有生之年(而不是死後的天國淨界),

這較之那些未出家的有閒文人,

不是有著更為強烈的濟世務實的儒家思想嗎?

但這是一種在凍土上的耕耘,

一種看不到收穫的播種,

髡殘自己也很明白,畫裡的春風再浩蕩,

也吹不綠大明的舊山河了。

但他還是勤奮而嚴肅地不斷畫下去,

因為只有在這個精神世界中,

他才能使自己的心緒得到平衡,

使自己存在的意義得到認知,

也才能看到自己所追求的真、善、美。

髡殘 秋暉蒙釣磯 1661年作

髡殘 層巒疊翠 紙本設色 成交價322萬元

髡殘性格直率,感情熱烈,

又有著嚴肅認真的治藝態度,

從而形成了自己深厚華麗、面貌幽深、

格制雄闊、筆墨蒼勁的藝術風貌。

在藝術氣質和創作追求上,

他多少與石濤有些相近,

即二人在繪畫本體意義上都著力較多,

也都有著奔放縱恣的藝術才能。

但二人又有明顯區別:

石濤恃才使氣,睥睨古今,脫盡畫家窠臼;

而髡殘對前人成就甚是尊重,

尤其對“元四家”更是潛心研修、廣擷精華,

幾經融匯而後成自家面貌。

(節選自《讀者欣賞》2011年第3期《大師巨匠》欄目)

髡殘山水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