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文物流失時,為什麼不能丟,古人是怎麼處理那些丟失的文物的?

對於文物愛好者來說,最為傷心的事情莫過於我們的國寶流失海外,下落不明。在清末民初時,這種情況司空見慣,也成為了文物流失最為嚴重的時期。到了今天,國家富強,但依然有些違法犯罪分子鋌而走險,將珍貴文物走私海外。在2002年,為了保護華夏文物瑰寶,我國就設立了“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每年撥付5000萬元購買重要的文物,讓它們踏上回歸之路。

然而,5000萬元說起來很多,但對於動輒上億的文物藝術品市場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比如在設立專項基金的當年,一件《研山銘》手卷,就花費了2999萬元。而且,這還是先期由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已購回的情況下,半賣半贈的定向拍賣。那麼,這件文物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其實,它是一幅字畫。在北宋時期,晚年的米芾得到了一塊靈璧石。當時的人就喜好這些奇石,這塊石頭外形酷似小山,又可以當作硯臺研墨,所以米芾將其命名為研山。米芾對他愛不釋手,幾乎達到了抱著睡覺的程度,於是就有了這副《研山銘》。它以39個字行書寫道:

研山銘五色水浮崑崙潭在頂出黑雲掛龍怪爍電痕下震霆澤厚坤極變化闔道門寶晉山前軒書

如果論字面意思,無非就是顯擺自己的收藏十分了得。但如果論到書法技術,真讓人頂禮膜拜。這39個字,集中體現了米芾講究個性和情趣的特點,跌宕生姿,氣韻深厚,在書法理論的框架內,最大程度釋放了個人的情感。米芾的名氣很大,又以行書水平最高,《研山銘》真可謂之代表作。

除此之外,在這件作品的第二部分,就是《研山圖》及這塊硯臺的外觀圖。這塊硯臺確實很奇特,但奇歸奇,小珏實在沒有能力欣賞,也看不出哪裡好,值得讓見多識廣的大書法家抱著睡覺。米芾就是擔心我們看不懂它的好,又特意用隸書註解:

華蓋峰、月嚴、方壇、翠巒、玉筍下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嘗神遊於其間、龍池、遇天欲雨則津潤、滴水小許在池內、經旬不竭。

好吧,他這麼註釋之後,小珏總算看懂一些門道。最後,米芾還用篆書題寫:寶晉齋研山圖不假雕飾,渾然天成。一副字畫,竟然囊括了米芾的三種書體,價值當然非同小可。

作為書畫作品,在當時應該就只有這兩部分。但它經過歷代名家收藏,在後來的裝裱中添加了第三部分,那就是米友仁、王庭筠和清代書畫家陳浩的題跋。米友仁是米芾的兒子,也是大名鼎鼎的書法家,他特意在上面註明確係米芾真跡。王庭筠是米芾的外甥,也做出了類似的結論。另外,宋朝內廷的印章,賈似道、柯九思、於騰等歷朝名人的印章多達23方,更是為這件文物增光添彩。

創作和流傳的過程相對清晰,但這件文物在近代時卻不知情形地流失到了日本,被一傢俬人博物館收藏。後來,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重金購買了這件文物,並以定向拍賣的形式讓國家文物局以2999萬元委託拍下。

在拍賣之前,當然也經過了慎重的研究。當代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的啟功先生就認為確係米芾真跡,感嘆多看一眼是一眼。著名的書畫鑑定家徐邦達認為米芾和米友仁的字跡確定無疑,至於說那幅《研山圖》到底是誰所畫不得而知,但也一定是宋人作品。

就是因為知名度這麼高的大家站臺,國家才肯花費近3000萬元拍下,並且交由故宮博物院珍藏。雖然也有些許雜音,但總得來說,這件文物的可信度極高。

很多朋友私信問小珏,到底在哪裡知道這些文物知識的。其實,無非就是多看點書罷了。現在平臺搞活動,小珏向您推薦一套比較實惠的文物書籍,連結奉上: